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精准心理扶贫途径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形势下我国教育扶贫力度持续加大,根据教育现状和贫困人口的教育需要开展精准扶贫是下阶段扶贫工作的核心。文章以高职院校的心理扶贫工作为研究对象,从健全心理扶贫流程、构建心理扶贫体系及优化心理资助方法这三方面浅析了精准心理扶贫的途径。
关键词:新形势;高职院校;心理扶贫;精准资助
目前我国教育扶贫工作已经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随着扶贫工作的日益推进,经济困难学生受助覆盖面及受助金额都已大大提高,下阶段的脱贫攻坚重点在于聚力精准施策。而狠抓落实经济帮扶的同时并重心理扶持、做好“扶志”与“扶智”相结合,正是精准资助的关键。
结合资助育人的相关精神,精准资助应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其综合心理素质,培育其“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爱国奉献”的品德,提高其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精准心理扶贫可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工作。
一、心理扶贫过程全覆盖
当前高校资助工作大部分始于贫困生“申请”,止于资助金“发放”,这一过程难以考虑心理动态发展变化规律,更难以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心理建设。在“申请-认定-公示-资助”这些环节之外,心理扶贫还有大量工作可做,其工作流程及内容应相对独立完备,并力求实现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全覆盖。
(一)德育宣传:加强德育是心理扶贫的首要抓手。相比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更偏重对学生技术技能等职业素质的培养,人文素养相对偏弱。由于学制偏短,除开实训实习等时间,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长往往不到两年半。这些客观因素限制了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实施和成效。因此,应充分利用好各种隐性教育时机开展德育工作。如学生进校前,心理扶贫工作就应拉开帷幕,在录取通知书信件中发放关于“奖、助、贷、勤、补、减”资助政策和资助意义的解读资料,开辟资助热线和绿色通道。学生进校后,营造友善和谐的校园心理氛围,减少对贫困的歧视。同时就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及大学生理财规划等相关知识开展校园宣传,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开展好普及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集中测评:精准扶贫首先需要精准识别扶贫对象,了解学生真实心理状态尤為重要。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工作的心理普查环节,对全体新生开展心理测评,建立心理档案,整理出家困生心理档案库,为精准心理帮扶提供有力参考依据。同时根据测评结果找出学生思想上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思政课、心理健康课、就业指导课等公共课程进行教育和引导。此外,由于主客观相互影响,部分心理问题在相应环境刺激下也具备更高的“致贫”隐患,因此,针对如人际敏感、自卑、虚荣心强的同学可设立心理扶贫预警机制,给予更多关注。
(三)调研访谈:除通过心理普查进行大规模测评之外,对普查筛查的重点及预警对象、资助认定过程中确定的重点帮扶对象以及由辅导员班主任或同学反映可能被相关问题困扰且具有一定隐患的对象,都应进一步开展个别调研访谈,深入了解学生详情。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人尊严和隐私的前提下,尽可能通过家庭背景调研、其他师生的侧面评价及个人自评等隐形资料收集方法来多方位了解学生,以制定精准帮扶方案。
(四)动态评估:心理状态会随环境变化而动态发展,当前心理状态不能代表以后。学生进校时有人际、适应等心理问题,毕业前有就业择业压力,不同时间节点有不同的应激源。因此,精准资助不能以单次发放资助资金或单次谈话谈心为终结,心理帮扶工作必须常态化,建立动态评估机制,对标学生不同需求进行在校期间全覆盖式的跟踪帮扶。根据学校具体校情可每月或每周对关注对象心理状况进行评估,收集汇总其心理状况月报、周报表,对重点对象从进校到毕业的全程形成动态管理档案及评估机制,既能更精准地评估扶贫效果、总结有益经验,又能及时排查隐患、预防极端危机个案。
二、构建心理扶贫体系
实践中,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资助与心理健康工作往往各自为政、缺乏良性互动,不利于育人目标的实现。心理扶贫精准化应结合心理健康工作与资助工作并优势互补,对工作内容进行标准化建设,构建相对完备的心理扶贫体系。
(一)以心理健康课程及活动为依托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已逐步完善,应充分利用好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发挥出资助育人及心理育人的功效。在心理必修及选修课程中有效开展课堂思政,针对正确认识自我、正确面对贫困、情绪管理、挫折教育及感恩教育等章节应重点讲授,使学生掌握常见心理问题的辨识技巧及自助方法。同时,结合时政热点及学生工作重点积极开展相应心理健康主题活动,打造525心理月、双十精神健康日等常态化的品牌心育活动,营造校园良好心理氛围、提升学生综合心理素养。
(二)开展好个体辅导、个体咨询及团体辅导
心理课程及活动是针对异质化的群体同时开展的普及教育,而精准扶贫还应着重针对贫困生群体或个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心理咨询服务供小于求的困境,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融入到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才能填补这一空缺。辅导员、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机会多、对学生的熟悉程度高,在具备一定心理工作专业胜任力的前提下,他们开展个体辅导有着天然优势。即程度较轻的心理困惑由辅导员们开展个体辅导,相对复杂和严重的个案由心理专兼职教师开展个体咨询,还可以通过招募或推荐的方式组建小组并开展团体辅导,以此为学生提供优质、足量的心理服务。
(三)畅通心理帮扶绿色通道
提高心理扶贫的效率必须减轻学生获取相应资源的难度、畅通心理帮扶渠道。心理健康工作方面,第一应加强心理咨询服务宣传让学生明晰咨询的方式方法、增强求助主动性;第二对相应群体给予优先咨询等政策倾斜,使其能更及时地得到心理帮助;第三在心理个案接待过程中,教师需加强专业敏感度,注重对家庭经济背景、个人金钱观等信息收集,排查相关隐患。在资助工作方面,首先常规工作中应注重加强对学生心理状态的评估和考量,发现心理状态欠佳者注意妥善处理、及时联动;其次在资源分配时适当倾斜,如同等条件下勤工助学岗位竞聘,心理问题学生可优先考虑。还有网络平台建设等工作则需多个部门协同合作,信息化时代利用大数据平台全面收集学生信息,准确评估学生需求,学生也能更便捷地获取资讯和服务。 此外,心理扶贫还有一项重点工作急需建立绿色通道,即危机个案干预。学生心理危机个案干预一般具有突发性、急迫性等特点,往往要求家长来校配合工作。对于家境较差者,家长来回交通、住宿、带学生治疗、陪读需停工或辞职等情况都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与压力,这往往也是影响家长积极配合的重要现实因素,甚至让部分家庭因病致贫或返贫。为这类家庭提供一定经济补偿,或应急宿舍、或校内临时过渡性工作等,都将为该生的心理帮扶提供极大的支撑,对于做好精准心理扶贫具有重大意义。
三、优化心理资助方法
(一)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
心理扶贫的重点并不是对心理问题的“治疗”。相反,对心理问题的消极关注以及对贫困生的刻板印象都违背了“扶贫必扶志”的初衷。当众诉苦、互相比困正是这种错误理念下的产物,它们都会严重损害受助者的心理健康。精准心理扶贫应运用积极心理学视角,挖掘受助者身上的潜在积极能量,对受助者抱以积极关注,着重从乐观、自信、韧性、希望、感恩这几个维度培育其心理资本,警惕对贫困本身和心理问题的污名化和贴标签。
(二)优化队伍建设
精准心理扶贫需优化队伍建设,建立以心理专干、资助专干和辅导员为主的工作队伍。人员招聘环节对学历专业、业务水平、思想政治素养等严格把关,定岗定责时合理配置,入职后定期开展业务培训、鼓励心理与资助交叉领域的科研研究、不断提升和改善工作短板。如心理工作者需进一步熟悉和了解资助政策,资助专员则需提高心理问题的辨识能力及心理帮扶技巧等。还应充分调动专业教师、后勤人员等全体教职工的参与性,积极贯彻全员育人理念。
(三)激活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是个体尤为重要的生存资源。心理扶贫要由“输血式”转化为“造血式”就应充分激活受助者自身的社会支持系统。这一方面是指让受助者意识到他们原本就拥有的资源进而更好地加以维护和利用,精神资源如亲人的关爱、好友的支持,经济资源如国家扶贫政策和社会人士帮扶等;一方面则指帮受助者开发新的社会资源,如通过教授人际交往技能使其改善同伴关系、结识更多新朋友,或通过加强学业和就业指导来“授人以渔”,从而持续获得更多发展性的社会支持。
最后,教育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之一。只有更好地发挥出新形势下精准心理扶贫的功效,才能真正改善受助者整体面貌、全面提升受助者素质、产生持久的扶贫效果、最终达到脱贫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晨怡,余芬.新形势下高职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探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2] 周莹.贫困大学生心理精准帮扶模型建构——基于社会支持和情绪调节的链式中介效应[J].山东社会科学,2019.
基金项目:湖南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课题17XS14:基于精准扶贫体系高职贫困生心理資本提升策略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780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