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改革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扩大生源形式,毕业生人数与日俱增,就业压力日益彰显,在开展人才培养和成果认定方面也存在很多的短板。针对此问题,该文分析了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指出现阶段存在的短板,然后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经验,探究改革策略与实施方案,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职  职业技能鉴定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4(a)-0131-02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战略转型发展中,提供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对经济的创新发展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最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地方政府要按规定制定落实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或公用经费标准。这些政策性导向给高职教育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再加上随着“互联网+”“物联网+”“AI+”等新业态的发展,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应用落地都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1  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的定位是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但从近年来的实际就业情况来看,就业比例、对口率、薪资水平等不容乐观。通过大量的调研分析,我们发现,要想真正实现高职教育的角色职责,提高学生的就业数量和质量,完成能力价值转化,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就必须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贯穿和落实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够切实具备就业竞争力、岗位适应力、创业技能。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是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2  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2.1 认识不到位,有效投资和顶层规划缺乏
  随着政策倾斜和高考制度改革,高职院校学生规模逐年增加,根据教育部要求的“双证制度”,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人次和鉴定规模总体扩大。但是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对其的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程度,基本是复用学校的资源,为鉴定考评工作设立临时机构,没有专门的、独立的部门,没有专职的考评员,而由教务人员和兼职考评员实施考评。有的院校甚至没有做普及性的宣传,导致学生对职业技能资格并不了解,甚至一线的专业教师对职业技能鉴定都知之甚少,学生没有参与的积极性,老师没有指导的动力,部分学生会错过在校期间的职业技能鉴定,逐步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学校看不到成效,对宣传、师资、考评设备的投入不足,更没有长远的战略规划。
  2.2 与市场脱节,鉴定项目、题库、考评手段陈旧
  近年来,新的应用技术不断涌现,行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市场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需求規格也呈动态调整。由于学校缺乏专门的师资团队研究和跟进市场的需求,导致鉴定项目处于服务范围窄、项目少的不良状态,再加上院校发展规划中,对职业技能鉴定的预算资金不足,职业技能鉴定项目难以扩大、培训内容和培训质量更新不及时、题目题库更新频率低,而企业的岗位要求每年都在随着市场变化而更新,这就导致院校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内容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再加上职业技能培训的部分师资,缺少实际的企业和产业相关经验,对新的工具、设备不了解,学生在受训过程中遇到问题不能得到实际解决,达不到职业技能实训的目的,不能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从而使学生获得的鉴定资格证书含金量低,得不到企业的认可。
  2.3 与教学实践分离,与教学内容契合度不高
  随着示范校、双一流等品牌专业建设的推进,各个高职院校都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上下足了功夫,取得了可观的成效。然而,根据我们的调研,发现大部分院校并没有真正把握好职业技能鉴定这个校企合作的纽带、实践教学的枢纽,将职业技能培训的内容与实际教学内容相融合的学校并不多见。从而使得职业技能鉴定和实际的教学、就业、创业完全割裂开来,学生很难在日常的课程学习和实训中感受到职业技能鉴定的作用,对其的认识也处于被动状态。
  2.4 鉴定师资不够,培养路径不足
  在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中,师资队伍同样是重要因素,影响着其工作开展的成效,但由于认识不够,认可度不高,导致大部分院校职业技能鉴定没有固定的师资团队,其工作归属于行政工作,由教务人员和兼职人员担任,这也是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瓶颈所在。
  3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改革的策略与方案
  3.1 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完善制度,实施运营性策略
  针对专业老师对职业技能认定了解不够,从而导致学生认可度不高的情况,需要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移动端应用等新媒体针对不同的专业群体,宣传相应技能鉴定的内容、特点、层次,尤其要告知职业技能鉴定证书的用途,提高师生对职业技能鉴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严格落实“双证制度”,实施职业技能鉴定教师责任制。另外,应该做好顶层规划,坚持“放水养鱼”的原则,根据学校师资和设备情况,实施运营性策略,开展对外的技能培训和鉴定业务。
  3.2 结合职业技能鉴定,融入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院校的定位就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习实训体系不完善也将影响学生专业技能、双创意识的提高,严重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了有效解决问题,高职院校应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加强校企合作的同时,积极探索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融入到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促进教学与实践的融合,并在课程实习、顶岗实习等环节中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工作经验的积累,实现学生职业素养与企业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含金量。
  3.3 完善教学体系,将职业技能认定与教学有效衔接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除了融入实训实习之外,还必须融入到我们的课程教学体系,才能渠道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效用得到全面发挥。比如每一年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要突出职业技能证书在整个学业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体系化地给出相应的指导课程。另外要在不同的学期,设置相应的技能课程,并适当改革多元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与转化,为学生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起到辅助和推进作用。
  3.4 拓展渠道,迭代培养职业技能鉴定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对师资的培训力度不断加大,“双师”的比例也在不断加大,职业技能鉴定师资团队也需要相应的配套师资。为了能够有效提高职业技能鉴定的成效,培训师和考评师不但具有理论水平和能力,还要具有企业实践经验,以及对市场和新技术的跟踪学习能力。鉴于目前高职院校该工作现状,为了打造这样的师资队伍,我们应该拓展渠道,坚持“专兼结合,逐步内化”原则,招收一线的企业专家,形成混合团队,同时输送有能力的师资到企业一线培养,逐步形成一支稳定的高水平职业技能鉴定师资团队。
  4  结语
  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成果认定的重要的手段之一,我们必须从态度上给予重视,培养优秀的配套师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实施中将其和实际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进行深度衔接、融合,结合移动互联网、AR等新兴信息技术应用优化培训和鉴定手段,我们相信职业技能鉴定能够逐步成为人才培养标准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 顾丽亚.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实践探索[J].职业,2009(32):133-134.
  [2] 沙德艳.浅谈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J].职业圈,2007(5):18.
  [3] 林珺嫔.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与教学衔接的思考[J].职业技术,2013(6):36
  .①作者简介:钟宝芬(1984—),女,广东梅州人,本科,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职业技能鉴定与人才培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005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