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思政课教学信息化背景下改革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学应紧跟社会的发展趋势,逐步实现信息化教学,以推动思政课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同时还应与“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相结合,培养一大批政治正确、思想科学、品质良好、信息素养高、创新创业能力强的优秀人才。本文将简单分析信息化背景下通过思政课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必要性,并就相应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创新创业型人才 高校思政课教学 信息化背景 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1-0-01
  高等教育在新时代下应面向社会,为经济社会发展而服务,为社会输送更多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现代社会信息化发展已成必然趋势,同时我国强调“大众创新,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高校应当进一步创新和改革思政课教学模式,致力于通过思政课培养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一、信息化背景下通过思政课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必要性分析
  高校思政课教学有一个最核心的目标就是要经由多种教学方式来树立学生端正的三观,并将此作为指导方向,带动学生不断前进。而在信息化背景下实施教育改革,必须要确保教学观念、方法、内容及效果等均与預期的目标相符合,最终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从这一角度来看,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同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改革的情况息息相关,因此需要以培养创新创新型人才为中心,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不断实现思政教学形式及内容的突破,令二者之间可以相互促进。面对当前的信息化背景,高校思政课有必要推进理论教育改革,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面付出更多努力。思政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而高等教育也逐渐摆脱了应试教育的束缚,把重点放在了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上,所以教学观念和方式也一定要随之发生转变。教师应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内容,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再把学生的成绩作为主要考量因素,而是真正去了解学生的需求,让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不断增强,为信息化时代提供更多优质人才。
  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与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改革策略
  1.转变传统的观念和方法
  教师应当把握好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规律,不断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及方法,把思政课的内容与自身情感有机结合,进而以情理交融的方式和学生展开沟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比如教师可利用微信、微博等,随时随地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动态情况,对症下药地开展思政教育,并在情感熏陶之下,强化学生道德、政治等方面的认知。高校学生具有着个体差异性,教师应对学生予以足够的尊重,鼓励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并始终把学生放在教育的主体位置。要以情感沟通为主,知识讲解为辅,真正运用好信息化时代的有利条件,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培养更多创新创业型人才。在思政课上,教师需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加强实践应用能力。可运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形式来实现对知识的简化,拓宽学生眼界,确保其能够正确看待当前社会中的现实问题。以此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提升社会竞争力。与此同时还需引导学生多学习信息化背景下的计算机技术,让学生树立起明确的目标,成为优秀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2.革新高校思政教学内容
  一谈到高校思政课教学,不少人都会立即想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一系列的知识。不可否认,在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多数教师都是给学生讲授这一类的知识内容,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端正学生的政治倾向,提高其思想素质。而在当前的信息化背景下,单单只教学这方面的内容已显得有些不足,高校思政教师也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变化的脚步,拓展思政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并确保学生能吸收更丰富的知识。基于目前高校中对于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把一部分创新创业的相关知识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与时代性,促进相应的人才培养速度进一步加快。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获取更多教学资源与素材,并在对这些资源与素材进行严格筛选与整合后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既能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补充,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具拓展性的内容。尤其是大量真实案例被引入到教学内容之中,配合多媒体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展现出来,更能吸引学生兴趣,同时以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思政教学重难点知识。
  3.全面创新信息化教学手段
  在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手段的创新需要扎根于软件与硬件,因此必须对这两方面加以重视并采取合理手段进行处理。高校应当通过调研方式,了解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思政课信息化教学手段对软件与硬件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启发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自我创新,同时过宣传引起社会企业对高校关于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软件和硬件需求的市场重视,实现高等教育和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与此同时,高校还应当对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实际应用和具体教学效果等情况进行调研,以此为依据完善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自我创新和引进校外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素材。
  4.有的放矢地培养新时达大学生
  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应当面向整个社会,为社会输送符合需求的优秀人才,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和创新进步。只有深入了解社会、市场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地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对此,高校应当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重点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调研,从而制定出较为完善的、系统化人才培养基础指标。以基础指标为参考,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进行适当调整,能够有效培养出思想科学、政治正确且职业道德、创新精神等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结束语
  综上可知,高校需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改革思政课教学,进而适应信息化背景,加强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对此,高校应当转变传统思政课教学观念与方法,革新教学内容,全面创新信息化教学手段,有的放矢地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真正做到面向社会并为经济社会发展而服务。
  参考文献
  [1]董晴晴.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7(14):77-78.
  [2]赵欣,陈伟.高校思政课融入创业型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7,32(01):16-19.
  [3]魏芳.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讨[J].经贸实践,2016(18):26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954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