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培养路径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在逐年递增,就业问题也随之日益凸显,主要问题包括大学生综合实力偏低,与岗位要求不匹配,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不足,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欠缺等,对此,高校应引导大学毕业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在校期间积极锻炼,加强适应社会的能力,而学校也应该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就业方面做出正确的指导。从多个方面来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的因素,并重点对如何培养和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培养路径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朝着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在很多程度提升了高校的招生规模,高校学生的人数近年来在不断的提升,相应的毕业生队伍也日渐壮大,因而也使劳动力市场趋于饱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愈来愈严峻。就目前的具体形势来看,企业在投资的方面的欲望不断降低,且大众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降低,这些都是影响企业招聘的因素。从而导致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持续上升。针对这一问题,各大高校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对目前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大学生毕业竞争力的有效提升。
  一、就业竞争力的概念与构成因素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就业竞争力就是针对于毕业生个体而言的一种综合能力,这一能力是毕业生综合素养的具体表现,且在竞争方面表现的最为突出,也就是毕业生赢过其他毕业生获得工作岗位的能力。此外,就业竞争力是短期的,一般仅在就业阶段表现出来。从狭义视角来分析,就业竞争力的基本概念和特指大学生适应就业市场所反映出来的综合能力, 也是其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从微观视角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主要包括专业知识能力、通用能力(即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与沟通能力)、自我管理技能(即意志品质能力,像诚信、坚毅等)。此外,就业竞争能力与毕业生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密不可分。其中,心理素质特指高校毕业生的心理条件,主要包括毕业生的就业意识、性格、职业气质、情感等心理构成因素。一个合格的就业者应自信,有自主意识,性格须刚强、果断,情感应富有理性色彩。身体素质则要求就业者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思路敏捷。知识素质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满足就业岗位的标准要求,高校毕业生须掌握广博的知识和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体系。能力素质则包括创新实践能力、分析能力、科学决策能力、精准的预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合作能力与社交能力等。
  二、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一)大学生专业水平不高,综合实力较差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只是对所学专业的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并没有深入分析某一类具体的学科的具体内容,学生在大学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使有限的,并不能全面了解某一具体领域的知识,其所学的知识面较窄,导致其专业水平不高,而高校普遍对于大学生的管理较松,大部分是需要大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自主的去学习,因此导致大学生的专业水平不高,综合实力较差。
  (二)大学生缺乏就业方法和技巧
  当代大学生社会经验较少,并且没有实际参加工作的经验,高校教师也基本不给学生讲解就业的方法以及技巧,学生在面试中缺乏就业知识理论的指导以及就业方法,只能依靠不断面试并且在面试中不断总结经验后掌握就业方法和技巧,从而提升就业竞争力。
  (三)大学生就业意识的转变
  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下,大学生就业意识发生了较大转变,其热衷于热门行业以及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而相对于热门行业,有些行业转变为冷门行业,导致热门行业求职人员爆棚,而冷门行业确无人问津。而且当代大学生由于眼高手低,不想就职于农业或者其他影响所谓的面子的行业,因此导致大学生的就业率较低。
  (四)高校缺乏科学的就业指导
  每個高校都有就业办或者就业指导中心来指导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而高校每年的毕业生很多,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一般只有几个人,他们不能指导每一个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而且他们不清楚每个行业或者某个企业的用人需求,只是进行常规的离校或者就业表填写工作,并没有进行实际的毕业生指导工作,导致毕业生缺乏科学的就业指导,从而降低了就业综合竞争力。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培养路径
  针对以上现状,为了提高高校毕业生的专业水平,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提出以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的路径,以期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提供参考性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就业指导的作用
  政府应重视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培养路径,加强与各高校、企业以及各单位的联系,引导学生了解其用人需求并将就业指导官网上发布各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从而使毕业生可以及时掌握就业标准并且前去求职,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政府就业指导的作用,有效加强学校与各用人单位的沟通,便于及时掌握人才需求信息,而且有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高校应加强就业技巧和方法的指导
  高校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中或者闲暇时间向学生贯穿讲解就业的技巧和方法,使学生了解就业的技巧,从而使学生在面试中运用所学到的就业技巧和方法,增加其就业竞争力。高校还应当定期组织毕业生召开就业技巧和方法的会议,并且邀请相关专家或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老师进行培训,在培训中重点讲解就业的技巧和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就业技巧水平,增加其就业竞争力。
  比如教师应当讲解就业的前景以及本专业的前景以及发展路线,使学生认识到行业的发展路径以及晋升路径,也可以讲解政府的扶持政策等让学生了解其就业前景的状况,并且教师应当讲解面试的礼仪礼貌、穿搭、讲话等方面的技巧,使学生明确面试时的穿搭以及说话技巧,让学生要注重自我修养以及品德的培养,时刻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并且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回答问题的技巧,让学生面对专业问题时能够游刃有余的去回答问题,从而取得面试官的好感,这样就可以增加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其次,高校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设置科学合理的学生发展目标以及学生培养方案,多举行比赛以及实践教学的活动,使毕业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充实自我。而高校应当针对当代企业对于人才需求的整体要求而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毕业生就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并且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基本需求。而当代企业更加注重的是毕业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实践技能,因此高校在日常管理中应当多举行创新成果大赛或者某一类具体的活动,并且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表扬以及物质奖励,以此来增加毕业生的兴趣与参与度。而高校更加应当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的教导以及专业技能的培训。比如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高校教师不仅仅应当进行理论实践的教学,还应当使学生对于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实际演练以及操作,使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且教师应当多培养学生日常办公需要的软件中的操作方法,使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均具有办公软件的操作技巧知识,比如WORD、PPT等办公软件,教师应当传授使用技巧与方法,使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就业途中增加其就业竞争力。而且,高校不应当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应当还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在教授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能力和素质。
  (三)企业应给予毕业生支持与理解
  用人单位应当针对其用人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加强与各大高校的合作,着力推进校企合作等方式在提升就业竞争力方面充分发挥积极的作用。并且毕业生由于其专业水平不高,实践能力不强,因此各大企业应当给予毕业生更多的包容以及理解,给予毕业生更大的成长空间,不要期待毕业生在就职后就立马上手,将所有事物处理的井井有条,毕业生的成长需要时间以及空间,企业应当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稳定和谐的工作氛围,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
  (四)毕业生应当提高其专业水平,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高校毕业生应当不仅仅是学习课堂上教师教授的知识,还应当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多看专业相关的资料,丰富自我的专业知识,提高自我的专业水平。并且毕业生应当培养自己的个性以及爱好,使自己更加具有特色,通过接受主体性教育,培养自我的学习态度,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以及勇于实践的精神,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此外,毕业生应当转变其就业观念,不应当歧视某一行业或者某一职业的人,摒弃眼高手低的不良習惯,踏踏实实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就业以及工作,切勿好高骛远,毕业生应当真正放下所谓的面子,兢兢业业,到社会需要、个人适合的岗位展露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
  四、结语
  当代国家降低了大学准入门槛,使得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升入理想的大学进行学习,导致每年的毕业生人数较多,而大学生由于自身问题或者社会问题导致了热门行业挤破头、冷门行业无人问津的两极分化状态,当代大学生要想在就业过程中脱颖而出,必须自己本身足够优秀,自己具备了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动手实践能力,并且政府以及企业均应当根据本身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政策以及策略来吸引优秀人才,但更为重要的是大学生本身应当完善自我才能以及实践能力,提高自我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朱颖.高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育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2] 赵志川,陈香兰.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及其提升[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04).
  [3] 陈树东.论构建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4).
  [4] 俞峰.培养经济理性思维: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路径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2006(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968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