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结构和解构主义对比视角下翻译实质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传统结构主义翻译理念中,翻译就是在“忠实”原则的指导下,用译入语完成对原文的复制,译文与原作之间是一一对等的关系,译文绝对服从于原文,从而忽视了译者的主体地位。解构主义翻译观,作为一种后现代主义的全新翻译理念,彻底颠覆了传统结构主义中的二元论,它克服了传统翻译理念中以原文及其作者为中心的局限性,改变了译者的边缘性地位,解决了传统翻译观中过度强调原文及其作者的主体性而造成原文作者与译者之间地位失衡的问题。文章通过对比结构主义翻译观与解构主义翻译观,旨在进一步分析翻译的实质,说明翻译是对原文解构后重新整合,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
  关键词:结构主义翻译观;解构主义翻译观;翻译实质
  一、结构主义翻译观
  纵观古今中外,译者及其译作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结构主义中,受传统的 “忠实” “信” “等值” 等翻译原则和二元论中以原作和作者为中心的影响,翻译的实质就是以语言为工具,完成对原文的复制。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身份、教育水平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因素,对译文的影响微乎其微,只要译作达到“信”这一标准,便可以称其为好的译作。英国著名结构主义翻译理论家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在1790年( A. F.Tytler)出版的《论翻译的原则》(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一书中,充分阐释了自己对于翻译的见解,而且他还提出了著名的 “翻译三原则”,这三项原则在翻译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泰特勒认为翻译实践必须遵循三大原则: 1) 译作应完全复写原作的思想; 2) 译作的风格、笔调应与原作保持一致; 3) 译作应与用原文创作的作品同样通顺。在泰特勒看来,不管从风格、内容、笔调还是其他方面讲,译文都应该实现对原文的完全复制,二者应该实现一一对等,这也就是翻译的实质。
  我们不能否认“信”的重要性,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我们不难发现,如果一味片面追求“信”而忽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及读者的受众心理等其他因素,只会导致翻译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例如“High buildings are like mushrooms in Dalian”这句话中,“like mushrooms”一词,如果按照结构主义的翻译原则,直接译为“如蘑菇一般”,但是,我们在这里还要考虑到读者的受众心理,对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来讲,这个直译出来的句子,未免晦涩难懂,所以我们要采用意译和归化的翻译方法,充分考虑译入语的使用习惯,将之翻译为“如雨后春笋一般”。这样,译者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既完整地传达了原文意思,又充分考虑其他因素,完成了这一句子的翻译。
  二、解构主义翻译观
  解构主义,又称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法国兴起的一种质疑理性、颠覆传统的全开放式的批判理论,它以解释哲学作为哲学基础,主张多元性地看问题,旨在打破结构的封闭性,消除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中心观念,颠覆二元对立的西方哲学传统。解构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消解性”和“解释性”,核心是“解构”,打破原有的系统和结构,让瓦解后的各要素与其他要素自由组合,从而产生无限延伸的知识网络,增加了知识的多元性。德里达在《语音与现象》、《论文字学》、《文字与差异》三部著作中,详细阐释了解构主义的翻译观点。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一思潮在西方翻译界的影响与日俱增,给传统的翻译观带来巨大冲击。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本雅明、德里达和韦努蒂等。
  本雅明于1923年出版的《译者的任务》一书,被认为是解构主义翻译观的奠基之作。文中,本雅明首先谈到了可译性的问题,这是翻译过程中的限制性因素,也是首要考虑因素,世界各国之间的著作,正是由于作品的这一本质特征,才得以交流。本雅明指出一部作品的可译性具有双重意义: 能否找到胜任的译者或原文的本质是否适合翻译并要求翻译。可译性也代表着原作的生命力,原作只有经过翻译,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之间传播,方可大放光彩,被人们所熟知,并且得到认可,得以传承。但是译作并不是原作的复制品,不需要百分之百相似,相反,译作是原作生命力的延续,是原作的来世。然后,在谈到语言之间的远近关系时,本雅明提出一个重要概念—“纯语言”,他认为,“译者的任务就是通过对作品的再创作,不断突破自身语言的障碍,解放他自身语言中被流放到陌生语言中的纯语言。” 他还将“纯语言”比喻成花瓶,区别于其他,这种花瓶由碎片组成,原作和译作为花瓶砸碎时掉落的碎片,都需要重新组合。简言之,译者在翻译时,需要对原作进行充分解读,然后利用自身条件,再考虑译入语的使用习惯及文化影响等,将文本重新组合,形成译本。由此可以看出,本雅明充分肯定了译者的地位,也将传统的原作和译作以及原作者和译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转变为彼此相互依赖的关系。
  德里達,“解构主义之父”,他的思想是后现代主义的重要理论源泉。德里达认为解构主义的核心就是彻底否定形而上学。他通过《巴别塔之旅》一文,对文本的不可译性作了充分的阐释,德里达认为不可译性主要源自翻译无法在利用语言共性和保留语言差异性之间找到平衡。这也是巴别塔故事中提到的,巴别塔终止了包括圣经在内的一切翻译,所以上帝在禁止人类翻译的同时又呼唤翻译,其中包含了一种矛盾思想,德里达也因此提出了债务人的想法,上帝这种矛盾身份,促使其成为第一债务人,即原文,原文在其产生的那一刻起就有了翻译的需求,这从某种程度上也肯定了译者的地位,所有译者都有权讨论翻译,译者的地位绝不是次要的或从属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翻译的实质不是简单的复制原文,在翻译过程中,忠实原则并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摒弃传统的以原文为中心的一元论,向多元论发展。德里达并未从意指方式或体裁等角度考虑可译性的问题,而是认为文本中的专有名词、词语的多义性及多语言混杂给翻译任务提出了挑战。德里达的对于好的翻译的定义,和韦努蒂在《译者的隐身》一文中提到的归化策略有异曲同工之妙,德里达提出的使用的语言恰到好处没有歧义,也就是韦努蒂提出的要把源语本土化,符合译入语的使用习惯。   三、翻译的实质
  在最开始接触翻译这门课程时,我们都会被灌输一种思想,即翻译的标准“忠实”,而且在翻译时深受其影响以至于不能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翻译是一项及其复杂的活动,作为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既要阅读并充分理解原文,以保证准确无误地传达原文的思想,同时又要充分考虑读者的受众心理,以保证譯作符合译入语的使用习惯,为广大读者所接受。这对译者来说是极大的考验。因为翻译同时还受到政治、历史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从解构主义角度来看,笔者认为,翻译的实质就是阅读和写作,是对原文的解构,然后重新组合。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能抛弃“忠实”原则,只是由传统的以作者和原文为中心转变为译作和原作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译者对原文的理解过程也就是阅读过程,编撰译文也就是写作的过程。由于译者的受教育水平、经历经验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等的不同,对原文的理解以及译作也会有所差异,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我们评判一篇译文好坏的标准,翻译作为一项社会活动,受众面广,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出发,我们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一刀切。
  四、结语
  通过对比传统的结构主义翻译观和新型的解构主义翻译观,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翻译实质的不断演变,翻译从原始的遵从“忠实”的简单复制,逐渐向阅读和写作转变,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译者的主体地位不断得到肯定,有利地推动了翻译研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86.
  [2]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2-5.
  [3] 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346.
  [4] 陈永国. 翻译与后现代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5: 4.
  [5] 贾欣岚,刘轶菲.本雅明与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之比较分析[A].天津:天津大学学报,2015.
  [6] 谢华杰.试论林纾翻译的解构主义特征[A].广东:学习与实践,2013.
  作者简介:赵雪(1994.02- ),女,汉族,山西晋中人,2018级翻译硕士研究生,大连海洋大学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研究方向:英语翻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968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