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正月初五习俗:“送穷”“迎财神”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正月初五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节点,宋代苏轼有“泛泛东风被破五”句。明谢肇《五杂俎》谓“闽中俗不除粪土,至初五日,辇至野地,取石而返,云‘得宝’”。清中期以后,初五逐渐被重视:北京风俗,初五以内不得以生米、生面下锅,妇女不得出门,至初六规矩方破;山西解州“正月五日,缚纸妇人,夤夜出之街衢”,叫作“送穷”;山西冀州正月初五一早起床,剪五个纸人同少许炉灰置筐中送至大门外,焚香放爆竹或者点燃纸人,称为“掐五穷”;豫东地区,正月初五一早擀面片,整张下锅煮熟作为早饭,谓之“补窟窿”。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这些风俗逐渐演变,形成了全国性的民俗“破五”“送穷”“迎财神”。
  为什么把正月初五叫作“破五”
  民间习俗,过了腊八就是年,一方面要作物质上的准备,一方面要把各种禁忌告知孩子:不能说诳话、说谎话;不小心打破了碗盘杯盏,要说“碎碎(岁岁)平安”;不能打人、骂人,否则会给被打骂者带来一年的晦气和厄运;不能生米煮饭、生面搅面汤,否则会疙疤地,影响一年的收成;不能朝外扫地、倒水,否则会扫走、倒掉一年的财气;不能催人起床、做事,否则会让对方感到一年都被人催着。这些禁忌会坚持到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一到,举家大扫除,所有禁忌都被破除,所以正月初五叫作“破五”。
  “破五”一到,禁忌解除,意味着春节活动的第一阶段基本結束。因为破除禁忌的日子特殊,所以要有仪式,于是大江南北不同区域的民众,根据自己的愿望和需要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比如“吃饺子”“送穷”“接财神”。
  “送穷”
  传统文化中,笤帚、扫帚是打扫卫生的工具,因与不洁的东西为伍,所以也是不洁的。天象学中把彗星称为“扫帚星”,它一旦出现就必然有灾祸降临人间,于是民间就把不能给人带来好运的人或东西称为“扫帚星”。俗传大年初一是扫帚的生日,所以大年初一忌讳动用扫帚,否则会招来“扫帚星”,扫破财运、扫来晦气。后来把大年初一的忌讳推而广之,于是整个春节期间都不能动用扫帚。烧煤渣、灶火垃圾等,都要积聚起来,如果扫地,只能从外向内扫,寓意是“招财入门”,如果向外扫就是“扫财出门”了。扫在一起的垃圾不能随手倒掉,只能集中存放,因为民间认为春节期间的东西如垃圾、废水都是沾了福气、财气和喜气的,扔掉了垃圾、倒掉了废水就是扔掉了福气、财气和喜气,是不祥的,可能招致一年的霉运。不但中原地区有此习俗,山西、湖南、湖北以至广东都有春节期间忌倒水、忌扫地的习俗。
  这种忍耐一直要坚持到“破五”。正月初五一早,一家人起床后要彻底清扫,然后把聚集的垃圾集中起来扔掉,有的地方还一边向外扫地一边燃放爆竹,意味着将一年不吉利、不如意的东西都驱逐出去,让它们远离自己家。春节期间垃圾和废水都是财气,弃之不祥,但积聚的时间久了自然影响生活,于是古人认为到了“破五”这些积聚的垃圾就由福气、财气变成了“穷土”,必须清理并马上送走,称作“送穷土”,简称“送穷”。
  同是“破五”打扫卫生的“送穷土”习俗,因为地域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有些地区“破五”“送穷土”送的是“五穷”,即赶走“智穷”“学穷”“文穷”“命穷”和“交穷”,“破”的“五”是指这五个穷鬼,称为“送五穷”。民间认为,五个恶鬼会随着春节下界的神仙来到民间,躲藏在家中僻静的角落里伺机捣乱、祸害,所以每年“破五”大扫除时乘机把它们清理出来,与积聚在家中的垃圾一同扔掉,然后燃放爆竹吓跑它们。有的地方“送穷土”送出的是“穷媳妇”“穷子”。陕西民间正月初五以纸扎妇人,称为“五穷妇”“五穷娘”,纸扎的妇人身背纸袋,人们把从初一就积聚的垃圾连同屋内的秽土、杂物装入妇人所背的纸袋中,送到大门外宽阔的地方燃放爆竹炸之,或者点火焚烧,称为“送穷媳妇出门”,又称“送穷土”。传说姜子牙封神时封其老婆为“穷神”,并令其“见破而归”。民间为了防止“穷神”趁春节期间进门,就在门上挂红笺以吓阻,并把正月初五叫“破五”,迫使“穷神”早回天庭以免祸害人间。“破五”当日,家中主妇把门上的挂笺摘下来扔出去或烧掉,叫作“送穷神”。中原地区祭送的穷鬼称“穷子”。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文宗备问》:“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称穷子。”从此,“穷子”成为人人害怕的穷鬼,为了不招惹他,中原民间春节期间不扫地,垃圾聚集到正月初五送给他,以顺利地让他离开自己家,称为“送穷子”。明清以后,“穷鬼”被尊为“穷神”。
  “接财神”
  “送财神”“接财神”“祭财神”是春节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众追求、向往富裕生活的重要表达,也是营造春节喜庆气氛的一种活动。其中正月初五“接财神”习俗是主要内容。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爷的生日,所以很多人家春节之前就置办好供品等到初五为财神贺寿。有“送穷”“迎财神”双重风俗的地方,初五一大早先打扫卫生“送穷”,然后打开大门,燃放爆竹烧香“迎财神”。与“送穷”不同的是,“迎财神”燃放的爆竹是从大门外开始,一边燃放一边往里走,意思是把财神从外边迎到家中。
  “送财神”是指小商小贩专意上门经营财神年画的活动。经营年画的小商贩,在进入腊月之后,肩担手提,走村串巷挨门逐户拍门叫卖年画:“财神爷来了!”“送财神爷来了!”户主如果说不要则是拒绝财富,意味着新的一年不想发财或不会发财,所以只能客客气气地对商贩说:“劳驾,快请进!”几个小钱就能够买一张,而且也能讨自己家人和小商贩欢喜。小商贩也知道民众的消费水平,所以索价不高,民众也不讨价还价。遇到这种小商贩上门,即使生活艰难的人家也会用粮食或者其他东西换上一张,以图吉利;如果确实买过了,就会说:“谢谢您,请过了!”小商贩很多时候也会携带对联、门神一同出售。规模较大的商贩会在自己的店铺中等待买主,也会主动到富裕人家兜售比较精致的财神画像。
  民间关于财神的传说很多,财神的数量也很多,如果细分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民间对道教神仙的认定,一类是对历史人物和财富象征符号的认定。按照名实之分则分为正财神、邪财神和准财神。   正财神是既做财神的事又有财神名的财神。按照《财神信仰》的说法,正财神又为文财神和武财神,文财神招财进宝,武财神安宅立户。文财神有四位:财帛星君、福禄寿三星、比干和范蠡。道教的财帛星君,民间称为“增福相公”或“增福财神”,古代木版年画的财神大多是他,清代和民国期间的财神像也是他。年画上的财帛星君鹤发童颜、锦衣玉带,一手持“如意”,一手持“聚宝盆”,聚宝盆上写着“招财进宝”四字。据说财帛星君名叫李诡祖,生活在北魏孝文帝时期。他曾任曲梁县令,清廉、爱民,经常以自己的俸禄救济百姓。唐高祖李渊封他为“都天致富财帛星君”。福禄寿三星是文财神的第二位。禄是古代官吏的俸给,禄星是主管官员俸禄的,被认为是财神顺理成章了。福星和寿星,本来跟财富没有关系,因为幸福、长寿都是为人们期盼的,“三星高照,喜庆满堂”,于是三星就一同被供奉了。守财真君比干是殷商末年的丞相、商纣王的叔叔,为妲己所害被纣王挖了心。传说他服了姜子牙的符水,虽然没心却仍然不死,潜入民间广散财宝;一说天庭在选拔主管天下财库之神时,玉皇大帝认为比干能为朝廷尽忠,且无心不会贪财,因此赐予其财神之职。民间认为比干无心所以办事公道,在他的庇佑下做生意的人公平交易、互不坑骗,因此奉他为财神。最后一位文财神是范蠡。范蠡退出政界后驰骋商场,积金无数,他为富而仁,广散钱财,被尊为财神也是理所应当的。
  武财神有两位:一位是黑面的赵公明,一位是红面的关云长。赵公明是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张天师指派他镇守玄坛,尊号玄坛元帅。民间供奉的财神赵公明,戴盔、披甲、着战袍、执护法鞭,黑面浓须,十分威风。关羽是蜀漢著名将军,红面长髯,讲信用、重义气,死后受到历代帝王的加封,并被民间奉为武财神。
  “邪财神”的“邪”本义是“不正当”,但这里用的不是本义,而是干着财神的活却没有得到财神的名,正确的叫法应该是“偏财神”。偏财神最负盛名的是“五路神”。《清嘉录》说:“五路神俗称财神,其实即五祀门行中之神,出门五路皆得财也。”“准财神”是说跟财富没有关系却被供奉为财神的人,最有名的就是刘海蟾。刘海蟾本是一个道士,与钱财没有渊源,但是他的道号叫“海蟾子”,由此附会上了“刘海戏蟾”的民间传说,“刘海戏金蟾,一步一吐钱”,刘海走到哪里金钱就会撒到哪里,于是财神的名号就戴到了刘海蟾的头上。
  “接财神”各地也有不同。有些地方正月初一迎接,有些地方正月初四、初五迎接。正月初一接的理由是,腊月二十三祭灶时神仙要上天复命,大年初一复位,所以一般北方家庭大年初一会给家中供奉的财神上香,然后打开大门燃放爆竹以示迎接。正月初五“接财神”是南方风俗,旧俗除夕黄昏大小店铺关门谢客,正月初五重新开张,一般初五接请财神,因为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生日。清代苏州、上海等地,初五一大早人们敲锣打鼓燃放爆竹,摆牺牲供品迎接财神,民间认为谁先接神谁就会得到利市,于是迎神者争先恐后,怕接得晚惹财神不高兴,就又衍生出“抢路头”的习俗。有人唯恐正月初五别人起得早接走了财神,干脆正月初四就开接了。
  “祭财神”的时间因为“接财神”时间的不同而不同。老北京商号正月初二祭财神比较隆重,有文献记载,祭品需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和整条红色鲤鱼,以祈求新年红火、财运亨通。中原地区商家一般是正月初五开集、开市时,燃放爆竹以图吉利。苏州无论贫富都要“祭财神”,商铺在招牌、幌子上挂红布,开市贸易时老板、伙计一起喝酒,名曰喝“财神酒”。上海“抢路头”接财神后,喧闹喝酒以示庆贺,往往喝到天亮,也叫“财神酒”。江南正月初四、初五有人担挑上街出卖鲜鲤鱼,用作“祭财神”的祭牲,称为“送元宝鱼”。民间传说,“祭财神”需供羊头和鲤鱼,“羊”“祥”谐音,寓有吉祥之意,“鱼”“余”同音,以示“年年有余”。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1581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