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古代档案载体及其产生与演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勇 王瀚

  摘要:档案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古代文明的优秀成果,反映人类迈出的每一个步伐,成为认识过去和展望未来不可缺少的依据。档案通过自身的记载,向后人揭示历史的真相,而档案载体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中国古代档案载体主要是甲骨、金石、简牍、缣帛、纸质。文章考察研究中国古代档案载体的产生与演变,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开发与利用档案。
  关键词:甲骨档案金石档案简牍档案缣帛档案纸质档案演变
  Abstract:Archives truly record the excellent achievements of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re? flect every step taken by human beings, and be? come an indispensable basis for understanding the past and looking forward to the future. Ar? chives reveal the truth of history to posterity through their own records, and the archives carri? er also chang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arriers of ancient Chinese ar? chives are mainly oracle bones, gold and stone, bamboo slips, silk and paper. In order to protect, develop and use archives better, this paper stud? ies the generation and evolution of ancient Chi? nese Archives carriers.
  Keywords:Oraclearchives;Epigraphicar? chives; Slips archives; Fine silk archives; Paper ar? chives; Evolution
  中国古代档案的年代之久远,数量之庞大,内容之广泛,价值之珍贵,堪为举世罕见。甲骨、金石、简牍、缣帛、纸张等多姿多彩的中国古代档案为世界留下了极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1]因此,考察研究中国古代档案载体的特点、产生与演变,不仅对研究人类历史以及档案的产生和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保护、开发和利用古代档案也有具重要的实现意义。
  一、甲骨档案
  (一)甲骨档案及其特点
  甲骨档案主要是指刻写在龟甲、牛肩胛骨或其他兽骨甲骨载体上的文字材料。甲骨档案按出土地点不同,可分为河南殷墟甲骨档案及陕西甲骨档案两种类型,其中陕西甲骨档案又分为眉坞岭甲骨档案、周原甲骨档案、齐家甲骨档案、未央骨签档案,河南殷墟与陕西甲骨档案,其在载体、文字、形成时间、反映的内容等方面又各有特点。河南殷墟甲骨档案,载体主要是龟甲,用的是单一的文字,主要形成于奴隶社会的殷商时代,反映的商代后期的历史情况,而陕西甲骨档案载体主要是牛骨及其他兽骨,用多种文字刻写,形成于不同社会的不同时代,反映不同的社会和朝代的历史情况。郭沫若主编的《甲骨文合集》将甲骨文内容分为阶级和国家、社会生产、思想文化及其他在内的四大类共二十二小类。[2]
  甲骨档案有如下特点。一是载体硬度比较大,耐久性强。甲骨档案载体主要是龟甲和牛肩胛骨及其他兽骨。在甲骨文书的形成过程中,甲骨要经过锯、削、刮、磨的整治,还要经过凿、钻、灼烧,用锋利的刀刻卜辞的程序,足以可见其硬度之大,而且堅固耐久。从公元前14世纪至前11世纪,历时几千年仍能保持原貌。二是载体形式多样。龟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是主要载体形式,如扶风县齐家村西周甲骨档案就是以牛肩胛骨作为载体。但也有其他的载体形式,如眉坞岭甲骨档案就完全是以兽骨牙为载体,小屯村甲骨档案中也出现了以鹿头骨作为载体的情况。三是信息存储量以及密度比较小。虽然一条完整的卜辞大致包括有前辞、命辞、占辞、验辞四部分,且甲骨档案反映的内容涉及面比较广泛,但其存储容量仍存在局限性。一份龟骨或牛骨最多可以刻30字左右,如果以Byte作为信息存储量单位,则其容量为20 Byte至60 Byte。根据《史记·龟策列传》的记载,占卜的时候“其卜必向北”,而记录占卜结果的“龟甲必尺二寸”,一尺相当于23厘米左右,据此可换算出其存储密度约为0.11B每平方厘米。
  (二)甲骨档案的产生与演变
  我国档案工作的历史源远流长,商朝晚期(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用于记录占卜活动而产生的甲骨档案是目前中国已知最古老的档案载体。由于早期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人类对一些自然现象还无法解释,占卜活动成为当时盛行的习俗,商朝时,一切行事都要由史官占卜并记录在一定的载体材料上。诸如祭祀、征伐、年成、天时以及商王的游猎、疾病、生育、今夕来旬的祸福等都要通过商王或史官,用龟甲和兽骨卜问于鬼神和先王先公,以求得保佑与赐福。龟在当时象征神圣、代表着神灵之物,其外壳坚硬且布满花纹,留给古人足够的想象空间,龟甲就成为了当时最适宜的占卜材料。然而可供占卜之用的龟甲数量稀少,于是在畜牧业发达的商代,质地坚硬易于显兆却更为易得的兽骨成为了龟甲的替代品。供祭祀所用的牛死后,取出其肩胛骨并妥善保存,占卜后将相关信息刻录在龟甲或兽骨上,大量的甲骨档案就这样产生了。
  远在三千五百多年前,人们迷信神鬼,以为人的一切活动都要受神的支配。当时,商王从处理国家大事到安排重要的家庭事务,都要事先求神问卜,以表示他的行动都是按照神的旨意来办的,任何人不得违抗。由于当时迷信严重,甲骨档案的形成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程序。占卜之前要对甲骨材料进行锯、削、刮、磨的整治,作好占卜准备。占卜的方法是先将龟的腹甲和牛的肩胛骨刮削平整,加以凿刻,然后用火烤炙,观看甲骨的裂纹来推断事情的凶吉。占卜之后,就把卜事人的名字、占卜的日期,事件的内容以及神示的结果都刻在甲骨上。经过以上一系列程序,甲骨文书制作完成。随着年代的变迁,就成了今天的甲骨档案。甲骨处理与文字刻录工作很不方便,加上石器与青铜器也是当时的档案载体之一,所以甲骨并没有被广泛使用。这样,甲骨载体在商朝后期以后逐渐被其他书写材料所代替。   甲骨尽管坚固耐久,但毕竟来源有限,制作程序繁多,且较为笨重不便于传递,与大量产生的公务文书不相适应。受西周先进文化的影响,秦大批兴起以石头作为书写材料的石刻档案。刻石取材容易,传世久远,便于保存,弥补了甲骨的不足。
  二、金石档案
  (一)金石档案及其特点
  金石档案是金文档案与石刻档案的统称。《吕氏春秋·求人》载:“故功绩铭乎金石。”高诱注:“金,釧鼎也;石,丰碑也。”石刻档案主要指以文字形式镌刻在石质载体上的、有保存价值的历史活动记录,金石档案主要包括金文档案和石刻档案两大类型。金文档案又分为铜钟铭文和铜质官印两类,石刻档案又分为墓志铭表、学宫文庙书院、寺观殿宇、城楼桥梁、摩崖石刻、砖雕等其他六类。“金书铁券”是古代遗留至今,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尚属独一无二的特殊载体的档案文献。“金书铁券”的形状为“半圆柱体”,体积为:长37.5cm,宽21.2cm,厚2cm。正面204字,每字大约1平方厘米。[3]内容实质为古代君臣之间订立的“盟约”,即“合同条款”。金书铁券的名称、形状、体积、内容(约定条款)这几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从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砖雕,即刻有纹饰的砖石。由于其造型精美、制作成本高,故在古代常作为墓穴建筑的装饰品深埋于地下。与用于装饰地面建筑、种类繁多、存世量大的瓦当不同,根据现有出土实物的情况证实,砖雕的种类稀少,且存世量也不多。
  金石档案有如下特点。一是经久耐用。金石文字质地朴实无华,书法笔动随意,经久耐用。二是选材容易。石刻档案选材比较自由、容易,其信息存储量随石头体积大小而差别较大,有的石刻上只刻了几个字或几十个字,有的则刻了上百字。甲骨、简牍等随着时代进步而逐渐作古,石刻的生命力仍在。三是内容丰富。金石档案内容丰富,它包含了中华民族不同时代意识形态的情趣与理想,既有皇帝的诏谕和敕命,又有忠臣将士的兴国良策;既有明贤先哲的伦理道德,又有革命烈士的功德颂章,它浓缩了从古迄今的历史。
  (二)金石档案的产生与演变
  金文档案是继甲骨档案后中国历史上又一种珍贵特有的历史档案。青铜器上铭文刻字最早出现于商朝,古时先民以金属统称为“金”,称金为黄金,称银为白金,称铜为赤金,是为“金三品”。[4]故后世人把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称为“金文”。石刻档案则产生于秦代,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学派兴起,各抒己见,争奇斗艳,需要记录的文字大幅增加。青铜的冶炼技术虽有所提高,其产量仍不足以作为文献载体。石刻体积大,可以记载很多内容,而且取材容易,所以在秦代,石被广泛用于书写材料,大量的石刻档案就这样产生了。
  通过对青铜器铭文的研究,可将金文档案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可称之为铭文的初起阶段,时间跨度从商朝晚期出现青铜铭刻起到进入西周时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青铜器物多雕刻精美,造型大气磅礴,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艺术性,但冶炼青铜器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刻录铭文,而是为实际使用服务。第二阶段可称为铭文的发展阶段,从西周早期开始,随着铸器技术的成熟,记录的铭文内容也随之发展,刻录篇幅越来越多,涵盖范围越来越广,青铜器具也多为刻录铭文服务。这一阶段的铭文也逐渐体现出其书史性质,被称为金文档案。第三阶段为西周中晚期到春秋战国时期。这一阶段的铭文书史性质日渐式微,刻有铭文的青铜器具多被用于装饰。战国时期,铭文也进入了终结时期。
  金文档案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后,石刻档案开始崭露头角。学界一般将春秋战国至秦代的石刻档案称为刻石,这一时期尚处于石刻档案的发展初期,数量也不多,铭文内容普遍较短,也没有统一的文字格式;所用石材也并不考究,多将形状各异的竖石经过简单加工即可使用。先秦时期的《石鼓文》刻石是战国时期最早的石刻档案,因其形状似鼓而得名,共计十枚,现存于故宫博物院中。汉代是石刻档案的形成阶段,西汉时期的《莱子侯刻石》等二十余种石刻档案大多形状不甚规整,其范畴仍属于刻石。但在这一时期,前代的“碑”逐渐发展成为后来的石碑。西汉晚期(公元前26年)的《孝禹碑》就已初具石碑的形制。东汉是中国古代石刻档案的第一个发展高峰,原来立在宫庙里的竖石演变为刻写记功颂德文字的石碑,原来立在墓穴旁的厚木板(柱)演变成记写死者姓氏、籍贯、生卒年月和生平事迹等纪念文字的石质墓碑。[5]在这一时期石碑的形制趋于稳定,雕刻时也更加注重艺术性和美感。魏晋时期是中国古代石刻档案第一个发展高峰过后的低谷期,该时代碑的形制更为规范,碑文书体也由隶书向形态方正的楷书过渡。隋唐时代,中国石刻档案进入成熟与鼎盛阶段。刊石立碑在这一时期重新盛行,出土的这一时期石碑大多也选材精良,雕刻华丽,且拥有统一的形制标准。
  石刻档案耗材成本低廉,加工难度低,坚固且易于保存,其内容与形制也多根据所处时代的文化特点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美感,因而从春秋时期直到民国末年的石刻档案至今仍时有所见。
  三、简牍档案
  (一)简牍档案及其特点
  简牍档案就是以竹片和木板为载体,对当时社会各个方面进行的原始记录。现在通行的《辞源》注:“简牍,即书牍。古时无纸,书于木片曰牍,书于竹版曰简。”简和牍的根本区别不在于质料,而在于形状。简是狭长的薄片,可以编连成册。牍是宽厚的版,宜于单件使用。牍多用木制,但也有竹制的。简的长度不一,二尺四寸、二尺、一尺四寸、一尺二寸均有,所容字数也不同,有40字、30字、25字、22字不等。
  简牍档案的种类大体可分为4种[6]:①文书档案。主要包括皇帝下达的诏书、政府部门发布的文书、契约、私人书信。②律法档案。简牍中的律法档案主要为秦律和汉律两种,其中秦律简牍档案比汉律简牘档案内容较为系统丰富。③籍簿档案。簿是簿书,古为赋税之依据;籍,则是人事档案。汉简中籍簿档案较为丰富。④证件档案。即为通行证和身份证。在汉代,无论是官吏还是一般平民,要往来于各地,必须持有政府发给的证件才能顺利通过设置在各交通要道上的关卡。   简牍档案有如下特点。一是做简牍的材料,质地坚硬、纤细。木简大多是一种木料制成,竹简则为短穗竹或与苦竹近似的竹子制成。地区不同,简牍用料有所不同,但总体上,简牍质地坚硬、纤细,不易破裂,便于长久保存。二是比较经济,获取容易,随地可取,即使当地没有,也容易买到。在当时金石不易携带、缣帛不易保存、造纸术尚未出现的情况下,竹木简牍作为记录方式和信息载体是较为适宜的一种选择。
  (二)简牍档案的产生与演变
  由于春秋中期生产工具的进步,农业、手工业有了很大发展,商业也相应发达起来,整个社会有了巨大的变革。甲骨、青铜尽管坚固耐久,但毕竟来源有限,制作程序杂多且较为笨重不便于传递。而我国南方盛产竹子,北方盛产木,所以西周王朝的大量政务文书皆书于竹木,称简牍或简册。
  简牍档案历史悠久,跨越从自商周至东晋时期十余世纪,在《诗·小雅》中就有记载“岂不怕归?畏此简书”。尤其是由周至汉的一千余年中,简牍是文字记录与档案保存的主要载体。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的又一个动乱的年代,也是古代文书载体材料的大变革时期。公元2世纪汉和帝时,造纸术这项伟大发明的推广及普及使档案载体材料发生了巨变。公元404年,豪族桓玄颁令停止使用简牍,自此纸张最终完全取代简牍成为国家文书的正式书写材料。历经几个世纪的简牍完全退出历史的舞台。
  用于制作简牍的竹木易损坏、腐烂,但迄今为止出土的大批简牍大多保存完好,这主要依靠于当时采取的保存处理措施。从该时期一直到今天,仍然采取对新竹先进行烘干“杀青”,也叫“汗青”的保护做法,就是“以火炙简令汗,取其青易书,复不蠹”,既好写又防腐。《后汉书》:“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李贤注:“以炙简令汗,取其青易书,复不蠹,谓之杀青。”春秋战国时期使用织物包裹简册档案进行存储,称为“帙”。这样可以起到防尘、防止磨损和错乱等作用。同时还采取烟熏灭蠹即以莽草熏杀害虫,晾晒灭蠹等方式。这些原始而有效的方法,成为我国古代档案保护技术的萌芽和诞生标志,并为后世沿用。[7]竹木有容易获取、书写方便等优点,但却十分笨重不易携带,无论是查阅、传递还是保管过程都很不方便。
  四、缣帛档案
  (一)缣帛档案及其特点
  缣帛档案是中国古代以丝织品为载体的公私文书。缣帛是古代丝织品的通称,书写在不同缣帛上的文书也有不同的称呼。由于古代丝织品品种不同,写在缣帛上的重要文件也有不同称呼。如书于微黄色细绢上的称为“缣书”,书写在白色生绢上的称为“素书”。现存的缣帛档案有从长沙楚墓中出土的战国时期的古文书,马王堆一号墓中出土的《长沙国南部地形图》《驻军图》等。
  从考古发掘的原件来看,大致可分为书信、画卷、绘图三种类型。[8]①帛信:最早两件帛书于1908年在甘肃敦煌发现,内容主要反映内地与边疆的往来通信。信中虽未注明日期,但据同时出土的文物考证,系西汉末年东汉初年的信件。②帛画:1942年在长沙战国楚墓中出土的一件帛画,画上有文字、图像,是十分珍贵的缣帛档案,但原件已流失国外。迄今发现的最早一件白描粉画古物为《人物御龙帛图》。③帛图:有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中出土的《彗星图》《行星运行图》《地图》等,对研究战国秦汉时期的天文、地理、医学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缣帛档案有如下特点。一是缣帛质地柔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裁剪折叠,便于携带,展开后不影响书写阅读。二是缣帛书写效率高,其表面平滑易着墨,书写字迹清晰且不易损毁。三是缣帛材质稳定性强,遇水不易变形,且有一定的张力。四是缣帛价格高昂,多为贵族使用,彰显身份。
  (二)缣帛档案的产生与演变
  学界一般认为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缣帛作为书写材料。在当时,简牍主要充当一般性的书写材料,缣帛由于其价格昂贵,往往象征着尊贵与庄重,只有在遇到有纪念意义或重大事件时才会以缣帛为书写材料进行记录。
  缣帛作为档案载体经历的时间跨度比较长,在纸张出现后,缣帛虽已日渐式微,但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作为文人撰文和绘画的载体沿用至今。质地轻薄细密的缣帛也被用来装裱字画。由于丝织品容易虫蛀朽烂,难以长久保存。古代缣帛档案的保管方式有二:一是折叠式存放,即一篇帛书上面未能卷起的东西折成一叠,放在柜子里保存,继承了西周金匮保存档案的传统。二是卷轴式存放,即在一篇帛书的左右或上下用细棍或竹木作轴,然后以轴为中心卷起来成为一束,形似卷筒。这样便于保存,又可减少占据的空间,但轴易生虫。缣帛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为人们发明创造出物美价廉的书写材料提供了动力。经过摸索,终于在漂丝和沤丝的基础上发明了造纸术,纸张问世。
  五、纸质档案
  (一)纸质档案及其特点
  纸质档案主要是指以纸张为载体的书写材料。纸张的类型由造纸使所使用的原料决定,如东晋用稻秆、麦秆造纸,叫“土纸”;又用藤皮造纸,叫“藤纸”或“藤角纸”;北方生长楮树,用楮树皮造纸,叫“楮皮纸”;南方产竹,从宋代开始用竹造纸,叫“竹纸”等。由于造纸原料范围的扩大,造纸工业自然也就迅速地发展。在魏晋时,已经有人用黄叶汁将纸染成黄色;南北朝时更有青、赤、绿等各种颜色的纸,十分美观。
  纸质档案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书写方便。甲骨硬度大,需要用尖刀锲刻;简牍、石刻质地坚硬笨重,需要用特制工具经过凿、刻等程序才能完成书写。纸张柔韧性较强、质地轻薄,书写时容易着墨,非常方便,即拿即写。二是容量大。甲骨上最多可以刻30个字,竹简最多也只有40个字左右;石刻上可刻上百个字,但体积相对增大很多。而一张普通的纸可书写几百个字,印刷品可容纳更多的字数,容量远远大于古代档案其他载体。三是制作成本低。相对于缣帛、青铜器而言,纸的制作成本比较低。缣帛为丝織品,价格昂贵,制作起来程序复杂。青铜器是贵族世家的标志,一般老百姓很少使用,说明其制作成本也是相对昂贵的。四是利用便利。纸张轻而柔软,可随身携带,阅读也很方便;保管时可使用卷轴式或水平叠放式进行存放,所占空间比较小,而且使用起来很方便,即拿即用。   (二)纸质档案的产生与演变
  纸张作为书写材料逐渐登上历史舞台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商周时代已经出现了较为完备的文字体系,却缺少记录文字的载体,古人想出了各种记录文字的办法,最初将文字刻录在龟甲兽骨上。春秋战国时期,简牍、缣帛与甲骨、青铜相比,具有材料易得、便于加工、适合书写、质地轻薄等优点,开始作为书写材料逐渐普及开来。但简牍和缣帛也同样有许多不便之处,简牍十分笨重不易携带,缣帛虽比简牍轻但价格昂贵。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终于发明了一种能为大多数人所用的书写材料——纸,纸质档案也就这样产生了。
  公元前2世纪的“灞桥纸”,虽然制作工艺粗糙,成品质量不佳,但却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植物纤维纸。由于纸张是用植物纤维制成的,极易成为档案有害生物生长繁衍的温床,促使古人不断探索药物驱蠹方法。[9]东汉时期的蔡伦总结了民间造纸的经验,改进了造纸的工艺,又选用价格便宜、便于加工的树皮、麻头、破布、废渔网作为造纸原料。[10]随着造纸技术的提高和完善,造纸规模不断扩大,纸张产量不断提高,优越性不断增强。东晋末年,结束了简牍、缣帛的时代,确立了纸张作为档案物质载体的主体地位,并得以广泛使用。纸张作为档案的物质载体能够成为主要载体并独领风骚一千多年,就是因其较之以前的物质载体而言,存储密度高,方便携带,易于生产,且生产原料丰富,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便宜。[11]
  六、结语
  中国古代档案载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经历了甲骨、金石、简牍、缣帛、纸质五个阶段的漫长演变,从不同层面折射出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12]是世界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档案载体演变的考察研究,目的是为了继承发展中国古代档案载体保护技术、方法,吸收当代新技术、新方法,使其得以长久保存,并进一步开发中国古代档案载体的价值,使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得到广泛利用,为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7.
  [2]郝文勉.殷墟甲骨档案的形成[J].档案管理,2003(3):45.
  [3]申玉宝.“金书铁券”解读[J].中国档案,2005(1): 69.
  [4]郭沫若.奴隶制时代[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22.
  [5]徐立刚.中国古代石刻档案的源流与特点[J].档案与建设,2000(12):52-54.
  [6]杨小红.简牍档案百年述论[J].档案学通讯,2000(6):73-75.
  [7]王宗征.中国古代档案保藏范例[J].北京档案, 2015(10):56-58.
  [8]陈子丹.缣帛档案浅说[J].档案,1996(5):37-38.
  [9]麻新纯.中国古代档案保护思想探析[J].北京档案,2005(11):12-15.
  [10]张美芳.中日韩修复用手工纸起源与发展的比较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3(3):55-59.
  [11]丁海斌,方鸣,陈永生.档案学概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2:64.
  [12]王贞.打开档案宝库,尋找历史印迹——《中国档案珍品展》在北京市档案馆推出[J].北京档案,2019(11):4-5.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1810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