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古代陶瓷窑炉的发展与演变略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国陶瓷产品之所以可以领先世界,一枝独秀,除了取之不尽的原料、用之不竭的燃料和不断传承与发展的技术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有一套相对完备和先进的窑炉体系。本文从中国历代陶瓷窑炉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入手,通过对比研究,揭示出窑炉的演变过程以及对不同时代制瓷业的影响。
  关键词:窑炉;发展脉络;烧成制度;景德镇
  1 前 言
  “陶”字在古代有两种解释,一种即传统的解释:用黏土烧制的器物:(1)“器用陶匏”《礼记·郊特牲》;(2)“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吕氏春秋·仲冬纪》。第二种解釋是:陶 (yáo )通“窑”,窑灶的意思:“陶,烧瓦器土室也”《一切经音义》(唐贞观间释玄应所撰)。
  从字形构成我们也可以发现,“陶”字篆体字写法中左部首是:      ,可以当作是一座龙窑;字体的右半部分为:      ,像是一座早期圆窑。所以,在陶器诞生之初,人们就把它与窑炉联系在了一起,甚至可以说,窑炉的产生与发展是陶瓷器制作的重要先决条件。
  2 窑炉的诞生期
  2.1无固定窑址的平地堆烧
  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尚未掌握改造大自然的本领,也不会熟练使用复杂的生产工具,这一时期陶器的烧制主要采用无固定窑址的平地堆烧。方法是将晾干的陶坯堆在一块平地上,四周围上一圈柴草,然后直接点火焙烧,待柴草燃尽熄灭即可。这种方法由于周围密封不严,火力不集中,而且烧成温度最高也仅为700℃左右,致使做成的陶器质量很差,同时烧成后的颜色也不均匀,胎壁很脆,容易损坏,成品率十分低[1]。此方法是最简单最古老也是延续时间最长的烧成工艺,甚至在当今云南西双版纳佤族和傣族的制陶过程中,仍然使用这一烧成方法。
  2.2泥皮薄壳“窑”烧制法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出现了一种介于无窑烧成和穴窑烧成之间的烧陶方法,这种过渡形式被称作“泥皮薄壳窑烧制法”。虽然将它称之为“窑”,其实稍作对比就能发现,这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陶窑,因为真正的窑是可以反复多次使用的,但这种泥皮薄壳窑是一次性的,为了能更好地燃烧和保持内部温度,只是在平地堆烧的基础上多了一道用泥土将堆好的柴草封起来这一步骤而已。
  当里面的火焰熄灭之后,陶器基本烧成,这时,用钝器将外面的泥皮薄壳敲碎,取出产品即可。这种方法和最初的平地堆烧法相比,增加了保温外层,可以使内部温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而且,这一方法大量在黄河流域的部落之中使用,也许可以把它当做是北方馒头窑的原始形态。
  2.3 竖穴式升焰窑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至商代时期,还流行一种竖穴式升焰窑。即在烧成室的下部挖出燃烧室,通过火道与烧成室上下连接,燃烧室与烧成室之间有镂空隔板式的构造。这种窑的建造经常利用河岸或崖壁的断面,相对省工省力,也利于建造。但是由于泥质的隔板承重能力有限,所以规模普遍不大,直径一般在1 m左右,时间久了也容易坍塌。竖穴式升焰窑最大的特点是窑内热能交换充分,且热量散失较少,使陶坯的烧成温度较高[2]。
  2.4 横穴式升焰窑
  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一种新型“窑炉”结构——横穴式升焰窑,到了商周时期,它的使用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并一直延续到战国时期。
  横穴式升焰窑里的火焰是以横向平躺的方式进入燃烧室的,并非竖穴式升焰窑的垂直竖向关系,它的火膛和烧成室处于水平状态,这样更有利于控制升降温速度。考古发掘表明,虽然升焰窑在黄河流域以外的地区也有发现,但中原地区尤其较多,是此地区仰韶文化至龙山文化时期的一个典型文化遗存。
  与之前相比,横穴窑首次有了明确的“火膛”、“燃烧室”、“投柴孔”、“烟道”的概念,就烧成温度和保温效果上来说,升焰窑升温速度和降温速度都比较快,利于氧化气氛的形成,此外,由于烧成室在最顶端,温度相对较高,烧制出来的器皿也更加致密和坚硬。
  升焰窑的出现,是中国制瓷窑炉历史的一大变革。但是,无论是平地堆烧还是后来出现的原始形态的穴窑,都只能烧制出陶器,绝无生产瓷器的可能,最大的原因就在于窑温较低,缺少稳定的升、降温以及保温、冷却的必要过程,更无法产生可控的气氛。
  3 窑炉的发展期
  3.1 馒头窑(圆窑)
  镘头窑始于战国时期,宋代以后由于北方树木燃料逐渐枯竭,后逐渐改为烧煤,是最早以煤为炉料的陶瓷窑。馒头窑在宋代以前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尤其以河北邯郸的峰峰矿区等地较多。规模较大的馒头窑产量十分可观,文献记载大碗窑一次可烧成6万件碗制品,大缸窑一次可烧成各类缸数百件。目前,磁州窑的故乡彭城镇仍然较好得保留有30多座馒头窑以及数十条古老的窑洞。
  馒头窑平均长度约为2.7 m,宽约4.2 m,高约5 m以上,与南方流行的分离式窑炉不同,它最大的特点是火膛和窑室二者合为一个馒头形窑房,故得名。
  点火后,火焰自火膛先喷至拱形的窑顶,由于烟囱的抽力,火舌会从上到下流经坯体后再倒向窑底,烟气从后墙底部的吸火孔入烟囱排出,所以,馒头窑是半倒焰窑的典型代表,其烧成温度可达1300℃。
  馒头窑造型独特,升温速度快、窑内温度高、温度区域分布相对均匀,是中国古陶窑中重要的一支,其特点可以总结为:①建造结构简单,烟囱较矮,基建投资少。②灰坑大而深,在包覆耐火泥的木棒上盖陶瓦架成炉栅,减少了大块结渣。③煤的燃烧阻力大,靠烟囱抽力维持燃烧,难以控制还原焰。抽力过大时,窑内温度和气氛易波动,影响产品质量。④北方寒冷期长,为了保温,必须将窑壁砌的特别厚,不利于瓷坯的快烧速冷[3]。
  3.2 龙窑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在我国南方浙江、江西地区分别出现了带有烟囱的龙窑,它们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陶器的烧成温度。因为这种窑多依山势而建,加之窑身很长,犹如一条俯首而下的巨龙,所以称其为“龙窑”。   早期的龙窑建造技术并不成熟,在浙江上虞地区的龙窑遗址之中,发现了陶器和原始青瓷共存的现象,这说明它既烧制印纹硬陶,又同时烧制青瓷,即通常所说的“陶、瓷同窑合烧”,最迟到东汉晚期结束了同窑合烧的状况,出现了专门烧造青瓷的龙窑。浙江上虞东汉窑址出土的青瓷碎片,经过化学分析和物理测定,已达到瓷器标准。
  最初的龙窑一般长20 m左右,到了宋代成熟的龙窑已经可以达到五六十米,个别地区窑身甚至有七八十米之长,一次可装烧将近三万件瓷器,这对当时制瓷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4]。
  南方瓷胎含铁量高,不适宜氧化气氛而需要在还原气氛中烧成。龙窑窑体为倾斜设置,本身就起着烟囱的作用,火焰抽力大,升、降温速度快,适宜烧成还原气氛,有效地促进了南方青瓷的发展。以越窑为代表的早期青瓷就是在龍窑的发展下出现的,后来又生产出了青白瓷、龙泉瓷、建窑等优秀瓷种。所以,龙窑又被称为“青瓷的摇篮”。
  早期龙窑投柴孔只设在了窑炉的前面,随着窑身的增加,越靠后温度越低。所以,在东晋时期,龙窑两边修筑了保温用的窑墙,墙中开窑门,装窑和出窑均由窑门出入搬运。同时,在窑顶的两侧各开投柴孔,前后两孔的间距一般为1 m左右。开始烧制陶瓷时,首先在窑身前端的火膛点火,等第一排投柴孔下的坯体接近烧好时,窑头停止烧火,改由窑身两侧的投柴孔投柴烧窑,按此逐段往上烧,烧至窑尾结束。这样的烧制方式叫“火膛移位”。有了这一方法,在保证瓷器质量的前提下,龙窑的长度得以不断增加。
  龙窑充分利用了南方多山地和丘陵的地形特征,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成本最优和效益最大化。正是有了龙窑的创造和使用,中国的制瓷业才得以冲破束缚、领先全球,其巨大的产量和稳定的烧成制度,使得青瓷不仅完全可以满足国内需要,一些优质的瓷器还出口到了世界其他地区,成为享誉海内外的畅销品。
  位于乐平市南窑村的龙窑遗址,是有文献记载以来,景德镇市境内已知的最早的窑业遗存,同时,它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长的唐代龙窑遗迹,总长度达到了78.8米。
  3.3 阶级窑
  宋代时,经过窑工们的反复试验,人们开始将馒头窑和龙窑结合在一起,取龙窑之身长与馒头窑之独立的窑室结构,将龙窑窑体用挡火墙分割成一个个依次间接相通的馒头窑,这种新型窑炉被学界称为“分室龙窑”。它由宋代产生的龙窑发展而来,升温和降温速度快,易于把控,可创造出还原性气氛,宜于烧制薄胎和石灰釉瓷器,产品光泽较好,透明度较高,釉色纯美晶莹[5]。阶级窑中,对每一个分割开来的窑室而言,充分具备了馒头窑的优点;但对整个窑身而言,又有龙窑的优势。明代福建德化地区主要使用的就是阶梯窑,这种创造性的将北方的馒头窑与南方的龙窑结合起来的方法,既考虑到了德化本地的瓷器适宜烧中性焰的特殊要求,也充分利用了南方多山地的特点,这一发明开启了中国窑炉发展史上的“混改”序幕,为之后的“集大成”式的窑炉以及景德镇“镇窑”的发展演变提供了技术基础和经验借鉴。
  3.4 马蹄窑
  马蹄窑因形如马蹄而得名,早在东汉时烧造技术已接近成熟,至元代兴盛于景德镇,随后因制瓷技术的发展进步而逐渐淘汰消亡。它的出现是由于南北交流,北方工匠将砌窑技术传播到了景德镇,由馒头形窑炉逐渐演变为马蹄形窑炉,它是元代主要烧制瓷器的窑炉。
  唐代马蹄窑以木材为燃料,特点是易于燃烧,火焰长,加之马蹄窑并不是主流的窑炉,不被世人所重视,故而火膛结构比较简单,既不设漏灰装置,又不设通风道,只在窑门内砌出一个低于窑床的凹槽,柴薪可直接投在火膛内燃烧,前面留出投柴孔兼做通风洞;宋代改用煤为燃料,煤的燃点比柴薪高,不容易发火起燃,燃烧后,火力的持续性又不如木柴强。另外,用煤作为燃料,升温速度较慢,为适应这一变化,宋代窑工对马蹄窑,特别是对火膛的建构进行了改革,尤其是增加了通风道和漏灰装置等[6]。
  3.5 葫芦窑
  葫芦窑是瓷都景德镇特有的葫芦形瓷窑,最早出现于元末明初,直到明朝末年出现了蛋形窑(镇窑)后才逐渐停止使用。明代的葫芦窑兼具宋元时期龙窑和馒头窑的优点,但窑身与阶级窑相比短了许多,对地形的要求也不高。其窑形颇具特点:腰部内折,分为前后两室,窑前有火膛、灰坑,窑后室设烟囱。前后两室又宛如两个“馒头”,它的产生对整个明代景德镇制瓷业的发展和清代镇窑的形成做出了杰出贡献。
  葫芦窑按照使用薪柴的不同可分为两种:烧松柴的官窑型葫芦窑和烧树枝杂木的槎窑。目前学术界普遍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官窑型葫芦窑的发展之上,而忽略了槎窑的研究。据传,景德镇鼎盛时期的槎窑有百余座,清·《景德镇陶录》中记载:“柴窑多烧细器,槎窑多烧粗器,前代厂制,一窑兼用柴、槎,四六配烧,今悉搭民窑,分柴、槎为二帮,故有柴窑、槎窑之称[7]。”其中“柴”指的是松柴,“槎”泛指树枝和杂木。
  景德镇市陶瓷文化遗产研究所保护中心主任周荣林介绍说,柴窑和槎窑的区别实质上就是官窑和民窑的区别。柴窑是专门烧制官窑细瓷器的,槎窑是烧制普通日用粗瓷的。粗瓷中最典型的,产量最大的代表是渣胎碗,这种碗因售价便宜而深受百姓欢迎。
  4 窑炉的定型期:镇窑的发明与使用
  明末清初,瓷都景德镇御窑厂附近一带出现了一种新的窑型,称景德镇窑,简称“镇窑”,当地人亦习惯直接称之为柴窑。
  镇窑从诞生之初就有着明显的“混血”倾向,它是由元、明时期的葫芦形窑发展演变而成的,结合了龙窑、馒头窑、马蹄窑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窑炉史上真正的集大成者。
  镇窑窑床前低而后渐高,倾斜度为3°左右,吸收了龙窑的斜坡状设计理念。窑室前部高而宽,后部低而窄,略呈扁长圆形,似平卧在地上的半个蛋,故又称之为“蛋形窑”,蛋形窑结构合理,烧成制度稳定,设计科学,砌筑材料造价低廉、施工方便、装烧量大,可分为十几个不同的温度区域,适合于多种坯釉,一窑内装入多类瓷器品种可同时烧成,堪称奇迹。
  蛋形窑的建筑结构,无论是在烧成气氛的把控还是瓷器质量的提高,亦或是在燃料消耗等方面,均较龙窑、馒头窑和阶级窑等更具优势。所以,明清以来景德镇制瓷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和这种窑的采用分不开的。此外,随着中国制瓷业的发展和推广,德国的卡塞勒窑、英国的纽卡斯特尔窑等,也是仿照这种设计来建造的。
  5 总结
  窑炉的起源、发展、改良与进步极大的推动了中国陶瓷产业的发展,对中国陶瓷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清晰的历史渊源和传承脉络,对研究我国制瓷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在长期的发展中,窑炉的规划、设计与修建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制作特点,因而,也具有广泛的、不可多得的民俗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华文图景收藏项目组编,《简明大众收藏手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01,第36页.
  [2]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编,《新绛孝陵陶窑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2,第160页.
  [3] 周彝馨,吕唐军著,《石湾窑文化研究》[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14.03,第54页.
  [4] 沈柔坚、邵洛羊,《中国美术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12月第1版,第284页.
  [5] 李默主编,《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发明家》[M],广东:广东旅游出版社,2013.10,第111页.
  [6] 熊寥著,《中国古代制瓷工程技术史》[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14.07,第387页.
  [7] 主编陈雨前,《中国古陶瓷文献校注.下卷》[M],湖南:岳麓书社,2015.07,第748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553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