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形势下高校创新型学生社团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我国高等学校面对教育新形势的背景下,学生社团的建设与管理要求人们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创新型社团的建设应该因势利导,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与指导教师加强联系,共同制定明确的建设和管理目标,建立合理的管理模式,并创建具有特色的活动与品牌文化。在人才培养方面,应为学生提供更多受教育和实践锻炼的机会,开展学术性交流和培训活动,以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创新型人才。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facing the new situation of education in 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student associations require people to do a good job in education and guidance work.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associations should be guided by the circumstances, solve the current problems, strengthen the contact with the guide teachers, jointly formulate clear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bjectives, establish a reasonable management mode, and create the unique activities and brand culture. In terms of talents cultivation, we should provide mor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receive education and practice, and carry out academic exchanges and training activities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with professional quality.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新形势;创新型社团;创新人才;培养
  【Key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udent associations; new situation; innovative associations; innovative talents; cultiv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0)02-0134-02
  1 引言
  高校学生社团是自由、民主、自主的社会团体,是学生交流思想、讨论学术和高层次精神文化追求的重要载体,對大学生的大学生活乃至人生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1]。本文以理科生物类学生社团为例,简要探讨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
  2 高校学生社团发展面临的问题
  在国家教育新形势下,各高校对学生社团的制度建设特别是思想政治管理进一步加强,但也参差不齐[2],下面主要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对学生社团管理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总结。
  2.1 学校管理部门对社团的限制
  学校社团联合会是联系学校管理部门和学生社团的纽带,是学校层面对社团的管理机构,但往往缺乏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和奖励机制,同时,由学校各部门如教务处、学生处和二级单位参与管理,各部门管理职能不明确、不统一,特别是对专业性强的创新型社团的管理不到位,由于不能充分了解社团的专业特点,因而在管理中存在不利于社团专业活动开展的制度,导致社团活动不够深入透彻。
  2.2 学生社团自身建设不完善
  学生社团应在学校管理制度下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相关管理章程和奖惩制度,但学生社团建设过程往往缺乏专业指导,其制度中相关章程多套用学校相关文件,具有通用性和随意性,缺乏针对性,且在执行过程中敷衍了事,难以起到指向标的作用。
  2.3 与指导教师关系松散
  部分学生社团的成立仅为达到学校要求,随意请一位指导教师挂名,而在社团运行中缺乏与指导教师的沟通。一是因为学生本身不希望教师对社团活动进行过多干预而刻意避免与教师的交流;二是教师本身对社团管理不够关心,专业课教师对社团管理章程及实时政策不够了解,行政教师又缺乏专业知识。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不够对创新型社团的发展制约严重。
  3 创新型学生社团建设
  社团的建设是一个集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发展和积累的过程,一个好的规划和发展模式是社团建设的重要基础。
  3.1 社团的发展目标
  创新型社团的组建和发展目标应当是明确的,创新型社团应适应和响应我国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新形势与大环境,应以召集有共同兴趣爱好和追求的学生,在正确政治思想的指导下,以推动科学创新为导向,促进社会科普宣传为己任,以夯实个人专业素养、锻炼自身社会适应能力、力求把所学专业反馈和应用到社会服务中作为主要目标。
  3.2 社团的管理模式   社团是由单个会员组成的自由社会团体,对会员的服务与个人发展是社团发展的根本所在。作为创新型社团,其管理模式应不同于教学管理,做到实际与学习兼顾,应定期为学生开展理论学习与研讨活动,提供更多的实践活动和学习机会,以满足学生会员的学习需求。创新型社团的管理与娱乐型社团的目的有所不同,因此,管理模式也应因根据社团的性质具体设计。创新型社团的管理应兼顾社团的统一管理和学生个体的自由发展,社团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活动场地,为学生会员的创新需求服务。
  3.3 社团的品牌文化与特色活动
  社团的活动中科普宣传活动是重点活动,同时,创新型社团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在活动策划和组织中应结合自身特点,开创具有特色的品牌活动,并逐步深入、完善并传承,社团活动应有主有次,将主要活动做精做深,次要活动做广。
  3.4 加强与指导教师的联系
  社团的建设与管理都不应离开指导教师的参与,特别是专业性强的创新型社团。指导教师的专业指导和专业平台的提供,是社团专业水平提高的必要条件,指导教师也应关心关注社团的发展,及时了解社团发展进程,以进行及时指导。考虑师生的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都比较繁重,双方应约定时间定期会面,共同商讨社团发展,同时,指导教师应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4 创新人才培养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创新型社团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指导教师应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教师的指导方式是决定能否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
  4.1 科学兴趣与价值观培养
  学生社团活动不同于传统教学,学生社团是由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自由参加组成的学生组织,其目的性和兴趣爱好都是较明显的,更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指导教师在培养学生时应以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方式为主,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思考和探究科学问题的能力,尝试参加社会服务活动和创新创业训练等。
  4.2 分流培养
  进入社团的成员有着不同的目的,部分学生是出于对社团专业知识的热爱与渴望,部分学生主要是希望进入社团开阔视野、锻炼自己,为个人的大学生涯增添色彩。因此,在社团的人才培养中要根据会员的不同目的与兴趣进行分流培养,各尽其所能,发展其所长。但在具体实施中应找到切入点,将社团活动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等进行有效衔接。
  4.3 学术活动的开展
  创新型学生社团是专业性社团,这需要指导教师甚至多位专业指导教师的参与和指导,并投注大量的精力和经费,教师应尽量把有科研需求的学生纳入个人的科研项目中。社团会员在积极学习与研究的同时,通过社团组织开展学术性社团活动,有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和应用,从而提升学术创新实践能力,社团应积极联系指导教师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与研讨或技术培训活动,通过活动促使社团会员的交流,同时,把个人的学习经验与成果相互展示,邀请其他专业人士进行技术培训等活动,在促进社团发展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4.4 创新创业实践
  作为创新型社团,创新创业实践和比赛活动是社团的一项特色活动,既可以作为教学活动指导大学生参加专业竞赛,也可以进一步作为实践活动对创新创业项目进行落地实施。学生社团的重要作用是连接学校与社会,社团的社会实践活动应作为社团建设的重要组成。创新型社团同样也应把创新性社会实践融入社团活动,定期开展专业性的科学普及活动、社区服务和中小学科普等服务性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团队有相关科普活动便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同时,学生也把教师的研究成果和理论传播到社会中去,进一步服务社会。
  5 結语
  在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要求人们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学生社团的建设与管理中,要求人们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创新型社团建设是在普通学生社团基础上建设的更专业的学生社团,其具有更强的独特性,在建设过程中应兼顾社团组织建设和社团成员培养,在社团的建设过程中,应树立明确的建设和管理目标,积极进行活动反思与总结,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为学生会员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实践锻炼机会,从而培养更多具有专业素养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型社团在创新和创业等人才培养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以兴趣为前导,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丰富性,学校等主管部门应给予必要的政策、平台和经费支持,出台更多的鼓励政策。
  【参考文献】
  【1】戴立瑞,王文静.高校社团对在校大学生的成长影响[J].求知导刊,2018(9):50.
  【2】黄璐,魏宏皓.学术性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影响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8(4):38-4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2349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