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黄淮学院体育学院培养方案中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式及现状分析,并针对发现问题课题组成员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以《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为依据优化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旨为黄淮学院以及全国同类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教育 创新型人才 培养模式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日益加快,体育作为一种可以调节身心、缓解压力的文化活动形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于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促进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提升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性和全局性意义。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对我们提出了关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新理念,在教学内容和课堂组织及教学评价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阶段的各种需求,完善一套适应发展需求的全新创新型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不可缺少的。
一、新时期对不同高校培养体育教育专业人才提出的问题
1.国内师范校高校和综合类高校
我国现如今师范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针对性有着明显区别,但是有些方面也是有着共同点,如都设置了“主修或选修”或修双学位的办法,并可以跨院系跨学科选课,满足了学生多样化需求,并能培养知识含量高的“复合型体育人才”,毕业生就业也有类似的就业选择,如中小学教师,或从事体育、竞技体育、传统体育教学和培训,以及近年来从事体育行业、体育经纪人、体育新闻、体育保健、体育经理等相关职业[1]。
2.体育专业型院校
体育专业院校,体育场地设施相对完善,培养人才的核心力量教师的运动技能水平相对较高,但是师资的构成机构比较单一,“一专多能型”是现在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所要寻求的新道路,这也就对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及教师培养提出了更专业更高的要求。
3.体育专科学校和一般性师范类专科院校
体育院校和普通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相对相同。其中大多数项目的目的是培训中小学的体育教师,也为农村基层体育工作与教学输送人才,或者为农村体育事业及传统项目培养和输送满足条件的专业教练员。
二、优化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措施
1.优化课程结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合格优秀的专业人才必须优化课程结构,在培养方案的设置过程中要注意其核心就是促进学全面发展。如今,体育不再是一个单一的职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也非常多样化。跨学科,研究边缘学科,多元化知识储备和整合的研究已经成为培养体育专业人才必经之路。同时,这些多元化学科也已经成为体育专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新增长点。但是尽管要求更加多元化,但是“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构建以社会分工需求为前提,以身体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理念仍然不变。要想满足体育专业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就必须以专业学科为支柱的崭新新型课程体系,减少课程的低水平输入,增加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先进教学教法及创新思维相结合的课程。增加外语、计算机教学时间,提高选修课比重,加强或扩大实践教学环节,实现从单一专业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的转变。实现单一文化模式向多层次、多方位、多规格、物质教育的转变。实现从继承教育向创造创新教育的过渡[2]。
2.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做好课堂教学改革
课程改革是寻求发展的必经之路,做好加强课程改革,抓好发展的着力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些都能通过课堂的育人功能实现。更为重要的培养途径是让学生的智力和潜能得到开发,也同时能够促进个人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发展[3]。所以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为专业改革注入新模式,引进和学习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不仅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实现封闭教学向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转变;实现教学手段由单一媒体向多媒体教学的转变;实现教学模式由整齐向“多元化”的转变。
3.完善教学评价和管理体系
为了构建新的教育评价管理体制,现行的教育评价体制存在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首先,考试只注意掌握笔试和运动技巧,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教育能力、教学能力和训练能力的培养,并有“高分低能量”的现象;其次,教育评价只有一种形式,它只重视对学生的思想、知识和运动技能的评价,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评价[4]。因此,必须构建新的教育评价与管理制度体系:一是改革传统的评价方法,运用层次评价和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二是完善学分制,实行主次制、双学位制,为学生自由选择课程创造条件;三是实行弹性学分制,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选修课,扩大学生知识面和专业发展空间;四是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加快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为培养体育创新人才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崇喜,面向21世纪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及规格要求的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张庆文,等.体育院校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1(2).31-33.
[3]張玉敏,郑琳娜,孙静,于涛.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知识经济,2013(04):155-156.
[4]李顶伟.松原市创新创业人才培育模式及政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2013.
作者简介
胡强(1963—),男,河南驻马店人,黄淮学院体育学院,教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90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