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我国高校开设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已有数十年之久,但是由于学科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不一致,现阶段培育出的人才普遍出现就业困难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应当立足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基础之上,探寻出真正满足社会需求并且与时俱进的办学方向与培养目标。本文将针对我国现阶段高校中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进行分析,并对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高校运动 人体科学 专业人才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4(b)-0119-02
人体科学专业开设后,随着时间的积累,积攒了些许的办学经验,在此期间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为我国体育乃至身体康复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时代发展速度过快,此专业的发展未能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受到了很多阻碍,例如毕业生难以选择合适的职业就职,市场对于康复师的需求小于供给等等,故而此专业的学生日益减少。所以应该从专业本身与市场需求这两方面考虑,对教学方向与内容进行精准定位。
1 高校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我国高校自开设人体科学专业以来,虽有坎坷磨难,但是也克服种种困难,摸索出一些教学经验,除此之外也借鉴了其他国家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举措,锲而不舍的为社会输送新时代的人才。我国现阶段此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有以下几项,首先要与现阶段我国国情以及社会发展相适应,其次需要此专业的学生专业素养高、能力强,基础知识扎实,可以在竞技体育康复、预防等领域发挥自己的作用。与此同时要求本专业的人才能够适应多种工作,主要囊括学科科研、健身指导、体制测评、局部复健等工作。
2 现阶段我国在此领域的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开设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已有数十年之久,积累了许多经验,但是经验仍旧不够丰富,再加上办学条件具有一定约束性,造成很多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的问题,进而限制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这对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阻碍,主要有以下几个制约因素。
2.1 课程设置方面的制约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主要由运动技术、运动人体以及康复医学三个部分组成。本专业的运动训练或者理论性课程比社会体育和体育教育专业少,但是大约也占了总课时的三分之一,而运动人体类的基础课程的课时占比也与其他体育类专业相差无几,此类课程包含运动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以及保健学等与运动有关的课程。除此之外,本专业还开设运动保健以及康复等系列课程,例如中医学、针灸学、推拿按摩、康复医学、运动营养学等。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每门课程的课时受到一定的限制,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专业课的课时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压缩。因此运动医学类的课程所占的课时就相对较少,由于上课时老师教授的知识较少,知识层次较浅,学生毕业后无法与康复医学等专业学生竞争医学类职位。更何况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所开设的医学类课程缺乏临床医学专业中各项主要的专业课程,比如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等,而且体育学院不会专门开设相应的实验课程,学到知识得不到及时的实践,往往达不到一定的效果。除此之外,现阶段我国体育类专业实行的是4年制本科,而医学专业为5年制本科,其最后一年为实习实践,因此,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医学专业的学生和康复医学专业的学生相比,既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又缺少实习的时间。这种现象就造成了此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工作难寻,专业不对口等等就业问题。要解决此类问题,必须认识到本专业课程设计上的不足,从自身出发进行相应的剖析,再制定出科学合理可持续的人才培养策略。
2.2 学位授予的限制
根据我国学位授予的规定,除了经过教育部允许的几个体育类大学可以授予理学学士的学位之外,其他的体育院校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只能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但是我国现在的医院、诊所、药店等医疗机构也只接受医学学士的毕业生,康复类门诊也仅仅招收几名理学学士毕业生,因而即使此专业的学生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实践能力,也很难进入这些地方工作。我国现阶段的就业政策不利于此专业的发展。
2.3 职业准入的限制
上文所叙述的两种限制条件,直接导致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优秀人才的就业面受到限制。而且我国的某些国家政策也对某些职业的就业有一定的限制,其中受到限制的职业就有医学类职业。比如在康复师类的规范中就规定,除医学类专业毕业的学生之外,其他专业的毕业生不能进入康复医学领域担任康复治疗师的工作。也就是说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与康复治疗类职业无缘。
3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策略
面对如此激烈的就业市场环境,高校必须及时转变此专业的教学策略、方式以及教学内容,针对影响就业的问题,结合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确定此专业的功能以及人才就业方向,改变培养方法,推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发展。
3.1 进行课程改革,培养多功能人才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需要结合专业自身的特点与社会的需求,有目标的培养专业人才。高校一方面需要进行课程课时占比的多少,另一方面也需要改变康复医学类课程的上课模式以及内容。真正的根据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功能,制定最合理的课程安排方案,进行专业的改革。
3.2 改革教学方法,增强自身竞争力
时代的发展,对于学历以及专业都有了新的要求,但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招工单位不再只注重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及学历,逐渐的将招聘重点放在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上,比如交际能力、处理问题能力、专业知识实践应用能力等,所以高校需要进行相应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课上对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课程,甚至可以适当加入解决实际问题的课程等。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考试考核方法,增加对基础知识的实践能力的测试,让学生真正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增强自己的能力,拥有更强的就业竞争力。
3.3 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很大可能进入体育运动伤员的康复系列部门工作,这些部门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积极地服务态度。但是服务型工作可能会给工作人员带来身体甚至心理两个方面的压力,因此,高校在进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时,需要注意对学生服务意识以及服务态度的教育,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能力,增强他们服务他人的意识,提高他们的服务技能,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工作时能够从容面对,发挥自己的作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
4 结语
總而言之,我国高校的高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现阶段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在培育出更多更全面的专业人才,并且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社会服务能力,在校学习的内容可以更多的趋向于运动以及残疾复健等方面,还需要国家政府部门多多扶持,既不浪费国家的教育资源,还帮助专业学科健康成长。高校也需要深入市场调查,解市场之所需,积极改革自己的教学内容以及方式,设置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助力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乔地才,康道峰,刘晓莉,等.我国高校运动感人体科学学科建设现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225-228.
[2] 贺建龙.对当前高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J].运动,2015(16):99-100.
[3] 池瑜忠.高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发展探析[J].商,2014(25):27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63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