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家庭、学校、社会工作机构联动的儿童性教育途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儿童性教育问题是儿童整体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需要被重点看待。本研究通过对69名家長以及80名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分析了目前儿童性教育的现状以及各主体存在的不足,提出要在保留家庭、学校的主体优势上,将社会工作机构嵌入到儿童性教育中,进而形成主体多元联动化、教育方式多样化、对象全覆盖的家庭、学校、社会工作机构联动的儿童性教育途径。
  关键词:儿童性教育;家庭;学校;社会工作机构
  我国目前有关性教育研究大多集中在性教育重要性、紧迫性认识方面,缺乏对儿童性教育现状及对策的研究。在少量的对策研究中,大多是强调家庭、学校的作用。本研究立足于我国目前儿童性教育的现状,在分析家庭和学校在儿童性教育中所遇到的难处的基础上,引入社会工作机构这一类具有专业性知识的组织,探索一条由家庭、学校、社会工作机构联动的儿童性教育途径。
  一、儿童性教育的意义和影响
  科学的性教育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十分关键,能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性意识,减少其青春期体征变化而产生的不良情绪;完善儿童对性别的认识,有利于正确的社会性别角色的形成;树立科学的性价值观,传授科学的性知识,纠正性行为偏差。性教育对人的一生非常重要,在儿童期对孩子的性进行压制、抵触、故弄玄虚,会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留下不快乐的性态度,更易导致他们在未来对性犯罪、同性恋等产生兴趣。早期的性教育对将来收获美好的人生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儿童性教育不仅利于儿童的成长,还有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促进两性间的和谐相处。
  我们对儿童性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然而,儿童性教育的缺失毋庸置疑是我国儿童性教育的现状,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没有给予儿童性教育足够的重视。近年来,随着媒体报道和曝光量的上升,儿童遭受性侵的事件频频出现在社会的视野中。仅2014年,被媒体曝光的儿童性侵犯案件则多达503起,是2013同比的4.06倍。人们渐渐开始关注并呼吁儿童性教育的发展,
  二、当前儿童性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
  (1)态度与行动存在差距。在本次问卷调查中,92.75%的家长认为有必要开展儿童性教育,认为没必要开展儿童性教育的家长比例为零。家长认为开展儿童性教育具有有利于儿童形成正确科学的性观念、增强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预防性侵害及形成正确的性观念等意义。并且,家长在对儿童性教育主要的责任主体进行重要性排序时,家长选项的平均综合得分最高。家长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的参与度明显低于其认识层面的积极性。当问及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是否会主动和孩子谈及性话题,并进行性教育时,仅有17.39%的家长表示经常会,而很少或者从不的家长占比高达39.14%。此外,目前我国一些家庭中,仍存在着刻意规避性问题、打压性好奇、性用语难以察觉等问题。
  (2) 缺乏科学的儿童性教育知识。家庭性教育十分关键,而有效的性教育要以科学完备的性教育知识和方法为基础。在调查中发现,约为72%的家长不能掌握较全面且科学的性知识。并且这种不足是超越学历差别的,我们通过简单数据分析发现,家长的学历与其性知识的掌握情况是不相关的。可见,学校内的科学文化教育无法让家长获得科学全面的性知识。此外,家长对于开展儿童性教育的起始年龄的认识也有所不足。其中,认为起始年龄应在3-6周岁的家长仅占样本的5.8%,认为应在11--14周岁开展儿童性教育的家长约占55%。儿童性教育有两个关键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4岁,另一个为青春期阶段。可以看出,家长们对于青春期时期的性教育比较重视,但大多数家长忽略了婴幼儿时期的性教育,儿童性教育起始时间偏晚。但是,婴幼儿时期的性教育极为关键,心理学家认为,3岁左右的孩子,已处于一个特殊的性心理发展阶段,心理学上称之为“性蕾期”。如果父母在这个阶段教育不当,可使孩子的性心理发展受到挫折,影响深远。此外,根据国际研究,越早接触性教育的孩子越会更好地保护自己,避免受到性侵害和疾病的发生。
  (3)与学校、社会工作机构等其他责任主体联系较少。在问及“您孩子所在学校进行性教育的频率”时,63.77%的家长表示“不太清楚”,这反映了大多数家长不了解、不关注其孩子所在学校开展性教育的情况,也体现了目前开展儿童性教育的各种主体之间缺乏合作,而这种单独开展的、片面的儿童性教育效果是十分有限的。更为突出的是,在本问卷调查中高达94.2%的家长没有参与过社工机构组织的有关儿童性教育的课程或者其他形式活动,这种现状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在儿童的学校教育过程中,家长之间的关系网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本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家长之间仅是偶尔或者很少讨论有关孩子性教育的问题,在家长之间的关系网络中没有形成良好的儿童性教育沟通氛围,说明家长还未将儿童性教育的重要性置于学业教育那样的高度。
  (二)学校
  (1)性教育开展频率低、形式单一。在调查其所在学校儿童性教育开展的情况时,仅有13.8%的教师认为较好,还有11.3%的教师表示不清楚。在询问具体的频率时,28.8%的教师所在学校从不进行性教育,而仅有5%的教师所在学校一学期两次或者更频繁的开展儿童性教育。可见,目前学校儿童性教育开展情况并不客观。此外,在教育形式上比较单一,一般为由校内老师进行简单的性知识教育、组织学生观看性知识视频、外请专业性教育人士进行讲座等。以这些教育方式进行性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仅仅作为知识的接收者,并不能真正的参与到教学中。而且,这种形式受众广泛,内容涉及层面较浅,只具有普及性而缺乏针对性,不能较好的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2)教师群体缺乏主体性、主动性。在态度上,95%以上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开展儿童性教育。并且大多数的教师都很清楚目前我国儿童性教育缺乏的现状。85%的教师认为学校开展性知识教育的困难在于性教育相关的教材缺乏,性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而当问到儿童性教育主要的责任主体时,66.3%的教师选择了家长,其次为学校。从上述的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的主体意识不明确,一方面认识到了问题的所在,另一方面又不能积极主动的去解决问题,其儿童性教育观念停留在以家庭为主的层面上,这大大的限制了学校在儿童性教育中发挥的作用。   (3)教师缺乏专业的培训,性知识掌握不全面。大多数教师获取性知识的途径是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而了解獲得的,除此之外,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培训,缺乏科学开展儿童性教育的专业技能和素质。67.5%的教师对性知识有一定的认识,认识较全面的仅有15%,还有一定比例的教师对性知识的认识处于较低的层面,这是非常不利于学校儿童性教育的开展的,还可能会对儿童的性观念健康发展产生误导。
  三、完善儿童性教育机制的途径分析
  (一)社会工作机构的优势与局限
  将社会工作机构纳入到儿童性教育体系中,首先是因为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价值观符合性教育的要求。其次是社会工作具有角色功能优势,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扮演着教育者、支持者、倡导者、使能者、资源连接者等角色。社会工作机构是一个新生的主体,相较于家庭和学校而言其普遍性还远远不足,在调查中发现,94.2%的家长都没参与过社工机构组织的有关儿童性教育的课程或者其他形式活动。我们一般认为这种现状是由经济、地域等多方面因素导致的。通过简单的数据分析发现,家长是否参与过社工机构组织的有关儿童性教育的课程或者其他形式活动与其学历、家庭收入以及居住地是没有关系的(详见表1),这说明目前我国社会工作机构在参与儿童性教育方面发展比较落后,对儿童性教育参与不足,发挥的作用小。
  关于社会工作机构参与到学校对儿童的性教育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一些教师担心社会工作机构无法保证其讲授内容的质量,或者会影响到学校正常教学或学生学习,甚至害怕其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引导。社会工作机构要发挥更多的主动性,积极建立起与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并且在不断的更新完善自身知识和技术以适应学校和家庭性教育的发展和要求。关于社会工作机构的作用,大部分的家长和老师都希望其能提供科学全面的性教育知识和方法,这证明了,当前的儿童性教育的整个主体体系里需要这样一个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主体(见表1)。
  (二)建构家庭学校社工机构联动的儿童性教育机制
  (1)主体多元联动化。在现有的儿童性教育过程中,我们把家庭作为最重要的教育场所,其次是发挥学校的作用,而这种作用也是有限的。儿童性观念健康的发展需要一个全面的、优良的氛围,单凭某一个主体是难以实现的。我们应该建成由家庭、学校、社会机构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儿童性教育体系。我们应该对每一主体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进行明确的划分,提高各个主体的责任意识,共同发挥作用,形成一种科学的、系统的、全面的儿童性教育体系。在家庭、学校、社会工作机构这三个主体之间,形成交互的信息交流体系,实时了解并引导儿童的性健康发展。学校要与固定的社会工作机构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弥补学校在儿童性教育中的不足。家长也可以与社会工作机构建立联系,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性教育观念,了解儿童的身心成长。
  在发展过程中,我们要正确处理多个主体之间的关系,以保证这种多主体协作的儿童性教育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我们要明确,社会工作机构是在保留家庭、学校中原有的好的儿童性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嵌入式到儿童性教育体系中去发挥作用的。它与其他的主体之间并不存在替代或者冲突的关系。这一儿童性教育体系的普遍也需要政府加强相应的社会保障,去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在社会工作机构这个有效主体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为其提供资金支持、政策支持等发展契机。
  (2)教育方式多样化。在教育方式上,我们要结合直接与间接、正式与非正式方式。不同的责任主体使用不同的方法,承担不同的责任。首先,对于家庭来说,承担早期的儿童性教育至关重要,这时,学校尚未介入,家长可以借助社会工作机构去开展家庭儿童性教育。这时年轻夫妻可以在生育前就进行儿童教育相关的培训。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和孩子共同接受相关的性教育,可以激发儿童寻求性教育的主动性,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对家长进行性知识普及提高其性教育知识水平,有利于其对儿童进行科学正确的性教育和日常行为的指导。其次,学校可以通过讲解相应的教材、观看视频进行教育,教材与视频的选择需要与各年龄段学生的发展状况相匹配,然而目前的学校教育难以做到,只达到了基本生理知识和基本性观念的普及。还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发展状况,如果出现了个体性的问题,要及时的联系家长,这时专业的社会工作机构可以介入,去开展针对个体的心理咨询以及疏导教育。对于社会工作机构而言,为家长及学校提供知识和方法是基础,还要参与到一些特定儿童的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中去。此外,社会工作机构要充分联络各种社会资源,发挥其专业优势,帮助学校和家长处理与儿童性教育相关的问题。
  (3)对象全覆盖。“对象全覆盖”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儿童性教育对于各类儿童的覆盖。我们常常忽略一些有缺陷的儿童的性教育,我国大多数的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只局限于传授简单的书本知识或者生活技能。然而,特殊儿童的性教育是十分的重要的,特殊儿童的性教育能直接或间接的提高特殊儿童的独立性、社区融合性和满意度,从而提高其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质量。然而,由于其具有特殊性、技术性,政府无法使用普通的行政手段去实现,因此,需要大量的社会工作机构介入。
  另一个是对于儿童的各成长阶段的全覆盖。儿童性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形成一种与儿童成长相配套的全覆盖的儿童性教育体系。在每一阶段,每一责任主体都承担着不同的作用,而不同主体间的合作通过不同方式的合作可以达成儿童性教育的最优化。比如,在儿童学龄前时期,社会工作机构弥补家庭性教育的不足;入学以后以社会工作机构辅助学校的性教育为主,再提供家庭以必要的支持。
  四、结语
  随着儿童性侵案件频频走入人们的视线中,我们更能意识到儿童性教育的不可或缺,目前我国的儿童性教育发展还存在着很多的缺陷,本文从家庭和学校这两个责任主体出发进行了讨论,提出社会工作机构在儿童性教育中成为有效的责任主体之一的可能性。并提出了一些有助于儿童性教育健康发展的建议,这些建议的可行性还有待于检验,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注重方法在实践操作中的不足及改进。
  参考文献
  [1] 白哲铭,张宇,魏婧,等.我国儿童性侵犯案件现状及防性侵教育进展[J].法制博览,2016(07):77,75.
  [2] 吉利.儿童性教育在家庭场域中的缺位[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02):72-73,75.
  [3] 刘汝佳,李晶.中国式性教育[N].北京科技,2017-3-20.
  [4] 王海丽.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性教育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9.
  [5] 廖琴香.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性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3):208-210.
  [6] 熊利平.智障青少年性教育教学成效研究.重庆师范大学,2005:8-15.
  基金项目:黑龙江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191021216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2390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