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后疫情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应对措施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出现了慢就业、缓就业的现象,受到本次疫情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更是难上加难,已经逐渐成为目前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在此背景下,文章分析了疫情时期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在后疫情时期就业指导工作突破困境的应对措施,旨在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后疫情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应对措施
  一、研究背景
  2020年高校毕业生总人数高达874万,比去年新增40万,受到疫情的影响,许多企业大幅裁员、降薪、减少招人,导致就业岗位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成为“史上最难就业季”。为应对目前的就业困境,教育部启动“2020届高校毕业生全国网络联合招聘——24365校园招聘服务”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每天24小时全年365天的网上校园招聘服务,持续推进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要求各省市就业部门为2020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不断线就业服务。各大高校全方位启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实施精准化指导帮扶,简化手续优化流程,提供标准化就业服务,着力抓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二、后疫情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主要原因
  (一)企业劳动力需求减少
  2020年第一季度,為防控疫情全国性暂停复工开市,GDP增速从6%直接跳到-6.8%,行各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受到订单下降、开工限制等因素的影响,许多企业短期内都采取缩招的方式来缓解人力成本压力,同时因为人力成本压力的增加使得企业也更倾向于具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根据供需关系,今年毕业的应届生数目是不变的,企业招聘数量减少,大大增加了应届生求职的难度。另一方面,为避免线下招聘产生的风险,传统的线下宣讲招聘全部取消,改为线上网络招聘。线上招聘时企业提供的岗位并不多,但招聘流流程复杂,线上面试要求较高,相对于线下招聘来写,线上招聘对毕业生来说整体的容错率降低难度曾都。很多学生没有做好线下招聘准备,不适应网上招聘的形式,简历制作存在问题,而导致简历石沉大海。另外还有一些同学面试紧张,导致结果不太理想,只能继续投递简历,等待下一次招聘机会。
  (二)95后学生就业观发生变化
  根据58同城发布的《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毕业生们在就业城市的选择上大都是以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大城市为主同时还有部分新一线城市。选择一线城市的毕业生,主要考虑因素为就业机会多、经济实力强等优势,而愿意留在新一线城市的毕业生,被离家近、人脉资源丰富、饮食习惯适宜、物价低等因素吸引。相对来说,学生不愿意回家乡不愿意去基层就业,因此大城市就业竞争十分激烈,找到心仪工作难度增大。
  在疫情防控的形势下,许多毕业生陷入迷茫和焦虑。对于焦虑的学生来说要么忙碌于“海投”要么奔波于“海面”中,但可能因为面试准备仓促往往收效甚微。同时,在不稳定的市场环境下也显示出毕业生找工作的“求稳”倾向。据调查,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党政机关是当前应届生最受青睐的前三种单位类型。对于部分就业准备不充分的学生来说,眼高手低导致他们失去了相对不错的就业机会。
  此外还有部分同学因为疫情影响打乱了自身的就业规划,产生了消极情绪。疫情加重了他们对就业缓一缓、等一等的想法。“还没想好干什么,先不着急”“没找到喜欢的工作,不如再等等看”……实际上,这些持观望心态的毕业生不在少数,缺少职业规划或找到的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理想,这部分人则更愿意选择“慢就业”。
  (三)95后学生出国升学压力增大
  近几年,考研和出国留学也是大多数高校毕业生的选择。但同时考研人数逐年上升,今年已经达到340万人,比2019年增加50万人。教育部表示,今年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比去年可能增加18.9,万,但仍然不能解决这一缺口。另外对于出国的毕业生来说,在疫情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政府均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限制,签证的申请困难指数提高,国内与出国留学相关的各大考试,如雅思、托福等纷纷延期举行,导致已经申请出国的学生推迟或放弃入学,部分还未参加留学语言考试的同学暂缓申请。
  很多应届生毕业生由于就业的压力可能会转向报考研究生,今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可能会较往年上升。再加上2021届考生的报考人数本来较往年增加许多,高校招生数量一定,此外再加上就业形势的严峻,势必会增加很多二战的考生。对于2021届来说,各方原因导致报考人数的增加,可想而知2021考研竞争程度十分激烈。
  三、后疫情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应对措施
  (一)调动线上招聘平台,做好网络求职招聘
  疫情发生后,国家推出了许多超常规举措,央企国企扩招、研究生扩招、基层就业扩岗,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在线宣讲、线上线下招聘同步发力,多项政策为毕业生提供不间断就业服务。目前教育部举办“24365”校园招聘服务活动,教育部大学生就业网与前程无忧、智联招聘、BOSS直聘、中华英才网、猎聘网等五个招聘网站开展了深度合作,共同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截止4月底,教育部与有关部门举办了近30场大型线上招聘会,其中有6场关于电子商务行业、全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的大型网络招聘会。
  对高校就业工作者来说,应准确调动线上招聘平台,提高整合、分析、传达学生需求与就业信息的能力,做好信息对称的传达者。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网络双选会、空中宣讲会、远程面试、就业网课等信息平台正在逐渐改变或重构传统就业工作模式。高校要结合社会需求和学校特点,拓展招聘空间,拓宽招聘渠道,拓新招聘形式,打造开放式、共享式、全天候就业市场。各高校通过就业信息网、微信公众号、微博、手机APP客户端等新一代移动多媒体平台,及时向高校毕业生推送招聘招考信息、提供就业一站式服务、解答毕业生关注问题,构建起“用人单位—高校—毕业生”三位一体的线下线上无缝衔接的就业信息发布平台,为毕业生提供“不见面”的全天候就业服务,助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二)精准掌握学生意向,做好线上摸排工作
  疫情期间,通过线上班会、各班就业联络员会议、一对一电话、QQ和微信沟通等方式,及时与学生沟通,对2020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全面摸排,精准掌握毕业生就业情况和求职心态,建立实时就业动态数据库,启动就业信息动态周报制,确保就业服务惠及到每一位学生身上。运用大数据技术全网搜集各地区各行业招聘信息,根据毕业生求职意愿和用人单位需求对信息进行智能匹配,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学院就业群组向毕业生每日推送。
  对毕业生意向的地区、行业、企业性质以及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顾虑进行调研,通过了解学生的需求,分析就业指导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更新就业指导服务的理念,完善就业指导服务的辅助保障体系,重视不同学生群体在就业指导服务需求上的差异,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充分就业。
  (三)上下联动形成合力,线上拓宽就业渠道
  高校领导老师、辅导员、各班就业联络员全面投入2020届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结合院领导联系学生年级、院领导联系学生班级工作制度和相应的年度就业工作计划,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带动和帮扶。线下召开就业工作会议,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就业工作日常管理;线上通过QQ群开展就业工作人员信息交流,全体教师充分利用多个网络平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招聘信息,发布各类就业需求信息,确保就业信息服务通畅无阻。学生也积极联系班导师和毕设导师为其推荐就业机会,更好地把握专业优势,从而减少就业压力。
  进一步发挥就业信息网、相关微信公众号、QQ工作群等就业信息化平台的作用,积极利用各种渠道收集就业招聘信息;充分调动用人单位信息库资源,主动联系友好单位进行招聘,全力做好用人單位与毕业生的供需对接工作;依托校友会网络平台,发动历届校友力量,为毕业生寻求就业机会。同时邀请行业专家、校友、企业人力资源经理等进行演讲和座谈,学生对自身的职业作出更好的了解,加强就业市场供需衔接,指导帮助毕业生理性择业、积极就业、爱岗敬业。
  (四)分类指导精准帮扶,线上指导明确定位
  对毕业生就业意向情况重新做梳理和摸排,对考研学生、有就业意向学生、未落实就业意向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确保在家学生时刻树立就业目标,积极发挥网络优势,提前选择就业岗位。举办线上年级大会,辅导员全面系统的对目前的就业情况进行梳理,各专业老师对学生对就业去向和自身专业就业情况进行讲解。
  开设线上生涯和就业指导“微讲堂”,结合疫情下学生的思想及心理变化,引导学生合理调整就业预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事业观;开通疫情期间网络就业咨询服务系统,开展线上“一对一”职业指导和就业咨询;开展包括公务员选调生、军队文职人员、银行系统、教师编制等专项线上备考培训;开展疫情下职业规划、远程面试技巧、网申指导等方面的指导类讲座培训。举办就业经验交流会,已就业同学结合自身经历分享疫情期间的求职历程。结合疫情之下学生特定的心理和思想,积极引导学生自我拟定发展方向,扩展自身优势,找准职业定位,合理调整预期,提升就业技能;定期分享简历制作和视频面试的相关技巧,动员未就业毕业生积极参与各类网络招聘活动,实时跟随指导。
  四、结语
  在后疫情时期对于新生应加强职业启蒙教育,合理规划学业,高年级以生涯规划教育为抓手,强化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不断提升就业竞争力。对于毕业生应及时开展就业引导和心理疏导,认清就业形势,根据自身特点做好求职或升学的准备。在倡导学生把握机会、认清形势、明确求职方向、积极主动地做好求职准备的同时,高校应该以“精准掌握”为基础,充分了解学生就业情况和困难;以“形成合力”为渠道,发挥友好单位和校友力量共渡难关;以“转变观念”为要点,及时调整未就业学生的择业观,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以期促进高质量就业。
  参考文献
  [1] 卢孝军.新冠疫情影响下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20(17):20;
  [2] 陈小波.试论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J].产业创新研究,2020(11):139-141.
  [3] 于庆峰.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几点思考[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22(01):57-60.
  [4] 王大庆.疫情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痛点与突围[J].劳动保障世界,2020(18):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3687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