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微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璐平

  【摘 要】大学生正处于心理的成长期,正确引导他们认识微时代带给他们生活、学习方式以及思想和行为模式产生的深刻影响,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文章从微环境中最具代表性的微博、微信和微社区三种技术入手,分别分析了他们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提出了充分运用这些技术的建议。
  【关键词】微环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微时代是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通过便捷高效扁平化的传播,微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人们由此可以收集或提供更多的信息、发表多元化的意见或建议。大学生正处于心理的成长期,正确引导他们认识微时代带给他们生活、学习方式以及思想和行为模式产生的深刻影响,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微博拓宽了大学生的信息源,也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传播渠道
  微博是最先拉起微时代大幕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在传统的学习环境下,学生获取信息主要是依靠老师课堂传授,以及课后对图书馆书籍、报纸、期刊的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互联网的普及,更多的只是将这种方式电子化,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完成课堂学习和电子期刊、电子数据库的利用。微时代的到来在很大程度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比如微博能够从单纯的文字、声音到图片、文字、声音为一体的信息,学生获取信息更快捷。
  值得注意的是微博对于信息的传播,尤其是突发事件的报道几乎达到了“秒互动”,传播速度空前,大众对于新闻事件的关注程度一度影响到了事情的解决进程,受众互动参与的热情空前。在这个过程中,微博的及时性、公开性、匿名性、平等性等特点使其很容易成为谣言滋生和传播的土壤,特别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观点的左右,而卷入到舆论的漩涡中。面对这样一个双刃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抓住微博对大学生信息获取的积极意义,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微博中的负能量。
  引导大学生在微博这种新媒体中具有更强的更正确的判别力,关键在于日常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现在的大学生基本是90后的,他们是新生一代,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思维开阔,富有活力和创造力,但同时也存在着容易冲动,思想不成熟,独立性、适应性差,过于强调自我,容易忽视责任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教学和生活管理工作,渗透到各项教学管理和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去,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真正做到教书育人。要注意网络发展趋势和所产生的社会道德问题,把“网络法制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新内涵。要深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中营造浓厚的人文精神氛围,为日益个性化的大学生提供广泛的人际交往舞台。要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使他们在对社会不良现象的分析中自觉增强免疫能力。
  二、微信改变了大学生的沟通方式,也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快捷的发布平台
  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快速发送文字和照片、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手机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职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微信还整合了朋友圈等社交网络的功能。微信发展势头迅猛,国内用户已经突破4亿,国外用户也近7千万。对于当前的大学生,微信已经成为基本的对外联系工具,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和变化,充分利用微信的便捷性、普遍性作为发布传播信息的新平台。
  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下,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以书信、电话为主,在新媒体环境下出现了手机短信、QQ、MSN、飞信、邮件等新的交流方式,直到现在的微信交流,大学生的交流范围不断扩大,交流的时间更自由,思想政治工作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方式,与学生开展交流。一方面打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心理芥蒂,在一个更加平等开放的环境中进行交流;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把当面不好意思讲的话用这些方式向教师表达出来,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心理距离,便于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的发挥。
  此外思想政治工作还可以借助微信构建起与学生家长的工作合力。家庭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特别是家长,对于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影响很大,所以要充分发挥家长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通过与家长、学生构建起微信联系通道,与家长及时沟通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出现问题让家长知道并协助解决,不要等到学生出现严重问题了,家长才知道学生的情况,走出思想政治工作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
  三、微社区丰富了大学生的社交手段,也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教育环境
  2013年,微社区正式推出,作为一种全新的移动社区产品它引入了微信公众平台与手机QQ,基于话题和共同兴趣,促使用户从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转为信息制造者,共同完成移动社区的话题与内容创造,为大学生表达个人情感、展示个性风格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载体。
  教师提高思政工作者的服务意识,主动在微社区内,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成立文学、体育、旅游、摄影等兴趣圈,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交往群体;也可以在微社区内开设心理咨询室等内容,在更加自主、平等、隐匿的环境中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敏感问题的途径,尊重和保护学生隐私,增加其对老师的信任。在微社区中,设立讨论区,让大家对社会热点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及时对价值观存的误区给予纠正,班级的事情师生之间通过讨论进行充分讨论,一方面疏导某些学生的不良情绪,另一方面便于老师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便于指导以后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雪.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析[J].商, 2014(01).
  [2] 李玉.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若干问题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3] 陈文娟.微博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江南大学,2014.
  作者简介:陈璐平(1986- ),女,汉族,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团委辅导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62993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