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欣赏: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金 黎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
涛走云飞,花开花谢,
你能把握这摇曳多姿的季节?
烦恼总是无情夜,
笑语欢言难道说那就是亲热?
温存未必就是体贴,
你知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哪一句是情思儿凝结?
哦,借我一双慧眼吧,
让我把这纷纷扰扰,
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八十年代末开始兴起的行业歌词创作,既给词坛带来新的创作题材,同时,也带来相当的难度。行业歌词的创作如何艺术化的难题一直困扰着词家们。难在何处?难在首先是艺术的,然后又是行业的。应该说,阎肃先生的《雾里看花》,为此树立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据阎肃先生回忆《雾里看花》创作过程时说:“当时是商标法颁布十周年,央视经济部要主办一个晚会,我去帮助策划,说这假烟、假酒的,什么都假,真烦人,不如写一首打假歌,他们说好。可是找谁谁都不写,最后来了个谁出主意谁写。我说这有什么,我写。可是一写起来可就犯难了,真不好写,犯愁了两天……打假的歌里有个大家共同关注的道理,因为这个大家才喜欢它。什么道理呢?就是怎么来分辨出真的假的来。而这些又都是理性思维的东西,又怎么把它变成形象的东西呢?开始苦于找不到词儿。忽然,我想起年轻时,我在西南工作时看川剧《金山寺》,戏中有个绝活,靴子踢到脑门上,一只眼睛贴上,成了三只眼,这只眼叫法眼、慧眼,它一睁开,什么都能看见,一切真假都能分辨出来。于是,‘借我一双慧眼吧’的词就有了,‘让我看个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后又加上了‘清清楚楚’。借慧眼干什么呢?于是,就有了前头的‘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等等。原以为一唱就算了,结果没想到它自己有了翅膀到处飞了起来,歌名也由开始的《借我一双慧眼》传成了《雾里看花》。”
由此看来,丰厚的生活经历不但是这首歌词成功的关键,而且是一切歌词产生的重要基础之一。试设想:如果没有作者年轻时在西南工作时看川剧《金山寺》的经历,要想创作出这首歌词是无法想象的。此其一。
此乃ABC一段体之歌词。
既然如何艺术化是创作的难题,首先就要赋予行业歌词以形象。形象抓住了,则一通百通。此其二。
个性化的语言是此词成功的关键之三。在歌词中运用四字句进行创作是阎肃先生的绝活之一。“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与“涛走云飞,花开花谢”是生活中的四个具象。以“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你能把握这摇曳多姿的季节”两句做问来为C段铺垫。此乃A段。
接下来B段,善于长句与排比修辞手法,也是阎肃先生的绝活。窃以为与先生深谙梨园京剧有密切关系:“烦恼总是无情夜,笑语欢言难道说那就是亲热?温存未必就是体贴,你知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哪一句是情思儿凝结?”看似5句话,实则两句长问,因为长,故用5句排列,前两行一句,后3行一句,且具痛快淋漓、一泻千里之势。
C段看似3句,实则两句:“哦,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纷扰扰,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慧眼者,佛教用语,指能认识到过去现在之眼力,亦即敏锐的观察力,或云要通过表面现象揭示其本质所在之能力。慧眼,俗称第三只眼,如神话中之二郎神,用时开于两个眉尖之上,脑门正中;收时即无。
诚如先生所言:“打假的歌里有个大家共同关注的道理,因为这个大家才喜欢它。什么道理呢?就是怎么来分辨出真的假的来。”有慧眼则真假能辨,则打假必胜!
AB两段实写,A段写景写物,B段写人的内心世界。C段虚写。这使我想起唐诗佳品中《登鹳雀楼》一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此诗前两句写实,后两句写虚,并揭示登得越高,则看得越远之哲理。如此可见阎肃先生古典诗词的深厚功底,及学以致用的治学精神。C段在AB两段实写铺垫之后进行虚写,揭示出有慧眼即能分辨真假之道。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首句入韵,且一韵到底。整首歌词无一“打假”字样,而打击假冒伪劣之意却充斥其中。真乃:“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据传,当时歌手那英在拿到此歌时,疑惑地说:“这是写打假吗?”殊不知,此真写打假之珍品者也!阎肃先生曾云:“写歌必须加大它的涵盖面,应该是唱北京的歌,让南京的人也喜欢。”先生又云:“其实,就是要注意到你的听众,使涵盖面尽量大一些,能够把里边的骨髓抽出来,将其凝聚成一个什么。”如此真懂歌词为何物之见,只有歌词大家方能言之。
这让我想起苏轼的一首诗:“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吾侪当从阎肃先生《雾里看花》之成功悟出此道。
《借我一双慧眼》传成了《雾里看花》,窃以为后者比前者更佳。
《雾里看花》的成功,为之后写行业歌词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2607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