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西洋歌剧欣赏简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鲍秀芬

  歌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和交响乐、室内乐等纯音乐形式不同,是综合了音乐、戏剧和美术等各门类艺术的体裁。没有文学剧本这个基础,就无从产生歌剧的音乐;没有戏剧表演,就不可能生动而明确地体现出情节和人物的关系;没有美术,也不可能完整地表现出歌剧剧情所发生的环境。早在古希腊的戏剧中,就有合唱队的伴唱,有些朗诵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现;中世纪以宗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宗教观点的神迹剧等亦香火缭绕、持续不断。但真正称得上“音乐的戏剧”的近代西洋歌剧,却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世俗化而应运产生的。
  对于现在的国人来说,外国歌剧实在是太难欣赏了:歌唱家们一个劲儿地卖力气地唱,听者却有如堕入云里雾中,不知所云。这很正常。试想一下,我们请一个从来没接触过中国戏曲的外国人去剧院听一晚上京剧,而又不作任何讲解,他也会大感困惑的。
  歌剧是一种以歌唱为主,由歌唱演员根据戏剧脚本及作曲家为其所谱写的音乐进行表演与演唱,并综合音乐、戏剧、文学、舞台美术等艺术为一体的戏剧形式。西洋歌剧的故乡在意大利,有400年的历史,16世纪末起源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也可以说从这时期起才开始真正有这种艺术的产生,早在古希腊时代,希腊人就已经利用音乐来帮助表现诗歌的内容,如,索福克勒斯、爱斯基路斯的诗篇在朗诵时,常以弦乐器或木管乐器伴奏,并用合唱来配合动作及剧情的发展。实际上,带有音乐的戏剧不仅在古希腊有,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也有。中世纪的教会音乐中,有一种称作“宗教戏剧”,它是专门表演圣经故事的,有朗诵、独唱、合唱,也有角色和动作表演。文艺复兴时期的“牧歌剧”、“田园剧”也是类似的形式,只是它的内容以表现生活场景为主。例如:爱情、饮酒、打猎等。应该说它们是歌剧诞生的重要基础。
  到了17世纪,意大利歌剧开始兴起,我们现今熟知的很多歌剧就是由那时候传承下来的,到19世纪中期,意大利歌剧不断发展壮大,甚至覆盖整个欧洲地区,很多著名的音乐家开始尝试歌剧创作,一些著名剧目也开始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如罗西尼、瓦格纳、比才等。
  “在歌剧中,戏剧是基础,音乐是主导”。这一句话概括得简洁而又准确,一语指出戏剧与音乐的关系,也明确了音乐在歌剧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首先,音乐是以最直接的形式“袭击”欣赏着的心灵,因此,无论是音乐的创作、表演还是欣赏,都是心灵对心灵的对话、情感对情感的倾诉。它担负着揭示歌剧人物内心世界最微妙、最精细、最隐秘的情感活动及其相互纠葛和相互冲突,揭示歌剧人物情感和个性发展的心路历程,揭示歌剧人物所活动的时空环境和氛围的独特性及其绚丽色彩,进而揭示人物命运和歌剧主题的内在寓意,这个揭示过程既是音乐艺术独有的动人魅力的展现过程,也是音乐对于歌剧不可取代的辉煌贡献之所在。在歌剧中,咏叹调最能体现主人公性格和思想感情,相当于话剧中的独白。歌剧作曲家往往在咏叹调的创作上倾注更多的心血,除了很好地表现歌词的意义外,作曲家还要把人物的性格、人物的复杂心情表现出来,咏叹调中有很多高难度的声乐技巧,既表现人物激动的心情,也可展示演唱者的才华。如威尔第的著名歌剧《茶花女》中第二幕女主人公维奥列塔感受到真挚的爱情,十分激动地唱起了《也许灵魂渴望的就是他》这首咏叹调,起初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憧憬、渴望,既而又对现实的冷酷感到渺茫,再由失望转向玩世不恭。这复杂的心情,通过音乐打动了无数观众,其中有激动优美的音调,有压抑悲伤的旋律,还有辉煌的乐段,华丽的花腔,生动地表现了维奥列塔大起大落的精神状态,这首咏叹调十分著名,常常作为演唱会的保留曲目。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现在我们听到或看到的歌剧,几乎所有唱段的唱法都是美声唱法,所以要想听懂西洋歌剧必须了解美声唱法。美声唱法因为源于意大利,所以基本上都是意大利语来直接发音,另外“美声”一词,其实源于中文对意大利语翻译时的直译,其实他的本意就是“美好的声音”,言下之意,不管是流行,民族还是摇滚、只要是美好的声音我们都可以叫他“美声”。它代表着一种演唱风格和声乐学派。美声唱法采用比其它唱法的喉头位置较低的发声方法,因而产生了一种明亮、丰满、圆润又具有金属色彩富于共鸣的音质。听一听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演唱的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重归苏莲托》《燕子归巢》《玛丽亚・卡莱》等曲目,我们会领略到美声唱法的绝妙之处的,也是欣赏歌剧的基础。
  舞蹈艺术进入歌剧之后,丰富了歌剧的形式和内容,使歌剧在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物性格方面具有更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段,从而使歌剧的综合美感显得多样统一、富于变化。舞蹈艺术提供某种风俗性和色彩性的场景和画面,揭示戏剧情境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点。舞蹈艺术营造华丽的舞蹈场面,既为主人公提供特定的活动空间,又调节了戏剧节奏和戏剧气氛。舞蹈艺术用肢体语言展现歌剧主人公的情感和性格。这方面最成功的例子是:法国作曲家比才的《卡门》,第一幕中卡门在《哈巴涅拉舞曲》声中跳起热情奔放的吉普赛舞蹈,边舞边唱充满挑逗意味,以诱惑质朴憨厚的大兵霍塞,这段舞蹈连同第二幕卡门火辣辣的吉普赛性格,堪称歌剧中最经典和最具戏剧性的舞蹈场面,准确、完美地塑造了卡门的戏剧形象。
  歌剧也是一门表演艺术,是一门剧场表演艺术,舞台美术则是舞台呈现中除了表演之外一切造型艺术的总称。它根据歌剧内容的需要,创造性地再现任何实有或虚幻、历史或现实、本土或异域的环境,在舞台这个极其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有利于歌剧人物活动的广阔天地。
  诚然,我们想要很好地欣赏西洋歌剧,除了了解以上几点外,必须要了解歌剧中的故事。作为一门综合的艺术,歌剧与交响乐、室内乐等纯音乐形式不同,它是综合了音乐、戏剧和美术等各类艺术的体裁。没有文学剧本这个基础,就无从产生歌剧的音乐;没有戏剧表演,就不可能生动而明确地体现出情节和人物的关系;没有美术,也不可能完整地表现出歌剧剧情所发生的环境。所以在看歌剧之前必须要了解每一部歌剧的故事。听音乐,需要文化。这文化,不是指学校里学的数理化,也不是语文课上对文章的分析,对语法现象的认识。而是对人生意义的领悟,对社会这本大书的观照。在不同人的眼睛里,人生的意义是不同的,对生活认识的程度是不同的,所以,对一部歌剧作品(或者也包括交响曲、室内乐、甚至是一首短小的乐曲,再扩大一点,对一首诗、一部小说……)也各不相同。愿我们有这份文化来感受作曲家在歌剧这门艺术中说要告诉我们的一切,接受音乐中的真善美。
  歌剧是综合了听觉和视觉的艺术,所以,假如有机会去歌剧院观赏歌剧,那是最理想不过的。在听到美妙音乐的同时,感受舞台上演员的形体表演,讲究的舞台设计,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服装,甚至是剧场里的气氛,这对于我们理解歌剧内容是会有极大帮助的。现代社会的视听媒介已经很发达、很方便了,我们还可以在家里观看世界一流演员表演的歌剧录象、激光视盘,从而全方位地来理解一部歌剧作品。歌剧世界是非常迷人的,一旦走进去了,你肯定会流连忘返。愿我们共同走进歌剧世界,感受大师带给我们的视听大餐,真正领略歌剧王国的绚丽风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2646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