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当代乡土小说研究的新范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程金城

  《缅想与徜徉:跨世纪乡土小说研究》,是张懿红博士近年来专注于中国当代乡土小说研究的重要收获,连同发表的几十篇相关论文,显示了她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深广度,产生了较大影响。
  中国乡土,承载着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也承载着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它曾演绎过滞缓而壮观的历史活剧,也演绎着时时发生的最生动的人生悲喜剧。因此,“中国乡土”,或者“乡土中国”,成为现代以来文学表现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也成为表达作家复杂情感的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其作家新人辈出,其情愫绵绵不绝,其作品蔚为大观,构成十分重要而内涵独特的中国乡土艺术世界。而对乡土小说的研究也构成了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领域。
  乡土小说研究虽然是一个老课题,但乡土小说因创作长盛不衰、新作不断,随着“乡土”的变迁和乡土小说创作理念与方法的变化,乡土小说研究实际上又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开拓的重要领域。新时期以来,中国乡土的超常巨变及其所引起的精神震撼和情感体验,为新一轮乡土小说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条件,也造就了乡土小说的新景观。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相比,九十年代以来的乡土小说创作,聚集了一大批最重要的有实力的作家。其作品无疑有了全新的面貌和意蕴,对其如何做出具体研究和整体评价,实际是当代文学评论与文学史研究的新课题,是当代小说研究的重要部分。在乡土小说这一传统概念下,研究者要面对的却是实实在在的新内容。这一点是容易被忽略的,但又是十分重要的。新乡土小说研究要面对两方面的挑战,一是必须认真细读和感悟作品,突破既定的对乡土小说的期待视野和欣赏心理,获得新的感性体验和理性把握;二是重新理解“乡土”的涵义并根据新的作品抽象概括“乡土小说”概念和范畴,建立当代乡土小说研究的新范式。懿红的《缅想与徜徉:跨世纪乡土小说研究》在这些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和创新,我认为主要特点和意义在于:
  首先,对乡土小说概念的厘清界定和阐述。厘清界定的过程就是探讨的过程。本著用了将近八千字,论述了乡土小说的各种理论,重新界定乡土小说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作者从中国现代以来的相关理论乃至外国相关概念的分析人手,指出,地域乡土(与城市相对)是乡土小说的稳定核心,本身包含着触发乡土想象的全部活力;地域文化和乡土精神则是乡土小说的审美内涵;乡土小说作为有效术语仍然适用于当代文学评论。她同时又认为,乡土小说淡出消费社会的文学热卖场,但在导向性文学层面,“乡土”并未丧失活力。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地域乡土的城市化,乡村与城市的差距会越来越小,乡土的“异乡”情调也会逐渐消褪。而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公民也将逐渐适应四海为家的时尚生活,大量移民移居海外,“乡土”也可能在异国他乡被置换为“故国”。因此,乡土小说的蕴涵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乡土之美作为家园的美好想象将进一步强化,那种包含着故乡、故土、大地的精神实体,将成为现代人恋土和回归家园的冲动本源。她对乡土小说的“常”与“变”的这种分析,符合变化中的乡土及其艺术表现的实际。这些研究,对传统乡土小说概念进行了重新思考和分析,揭示了新的乡土小说变化及特点,这成为她研究具体作家作品的理论基础。
  在此基础上,懿红对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做了整体的观照和评价,认为这是一个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良性文学生态系统,包涵深厚宽广的多层面人文关怀。进而展望到,“作为价值追求、意义重构的精神乡土、神性乡土、诗性乡土,将成为乡土小说越来越强劲雄浑的原动力,推动乡土小说走向神话”。也许,其中的某些看法还有探讨和深化的余地。但是。这种审视研究对象的新变化从而对理论前提进行反思和重释的意识,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其次,对1990年代以来中国乡土小说的系统解读和描述。时代和文化氛围及欣赏心理的变化,使得认真阅读文学作品变得“困难”了。当代小说数量巨大,所涉内容纷如乱丝,即使某一类作品,要从整体上基本把握也需花费很大气力。本书一个重要特点,是在认真阅读作品,自己体悟的基础上,有感而发,不做空论,所说的是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这一点本来是研究的基本要求,但实际上,在当代文学研究中要真正做到已经不易,而本书作者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出色。我没有统计过本书的研究涉及到多少作家多少作品,但是,每一章每一节都能点面结合,有新的内容新的重点,在理性把握的同时,有阅读的感性快乐。在大量解读作品的基础上,系统、深入地研究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乡土小说的现状、成就、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进行精当的理论概括,提出了一些重要观点。比如,她概括出,就主题意蕴而言,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的想象域主要在直面现实、文化批判、历史反思和家园守望四个方面;比如,她探讨乡土小说叙事行为背后的动力机制,认为贯穿当代乡土小说四个主题性想象域的动力机制是“沉没与再造”,这种动力,一是乡土作家创作的动力;二是社会变革的动力等等。这些观点体现出作者对研究对象的深刻把握和对作品的独特见解,显示出创新意识。
  再次,通过自己的解读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把握当代乡土小说的精髓,通过作品分析使我们认识了新乡土小说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作者的研究姿态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没有人云亦云,她有评判,有分析,断语中肯。在对乡土小说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对个体创作的独特评价,评判具有力度和深度。她对重要作家都有一种定位和评判,比如:刘醒龙、陈应松:批判的激情;何申、关仁山:“新”的发现;谭文峰、王祥夫:人性的质疑;夏天敏、雪漠:边地的关怀;杨争光、黄建国:国民性批判的二度空间;乔典运、李佩甫:农民症与权力文化;韩少功:词语的生命;贾平凹:文化的宿命;陈忠实:史诗的标高;莫言:民间立场与自由精神;赵德发:思想重构的历史;阎连科:乌托邦的寓言;刘玉堂:喜剧性的重构;余华、艾伟:个人化的历史;张炜:融入野地;迟子建:终极乡土;刘庆邦:纯真年代;王新军及其他:诗意栖居的可能,等等。一个个小标题即是一种对作家创作特色和精髓的把握,极富概括力和鲜明性。
  这本书的主体部分是张懿红的博士论文,在匿名送审中,得到了专家很高的评价,比如她在“后记”中引述的於可训教授对于她的良好的文学审美素质和较强的艺术感悟能力的赞扬,就很能说明问题。专家们还指出,作者体现了敏锐而又求实的学术眼光,论文观点明确,重视文献资料,写法扎实,避免空洞、虚浮的弱点等等,我颇有同感。
  此外,语言的犀利和表达的学理性也是特色所在。在我指导过的博士生中。懿红的语言是最为犀利和准确的,这反映了她思维的个性特点和思路的清晰。她的文字表达,直言不讳,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对于当代的大家不讳言其缺点,对乡土小说面临的问题也不回避,辩证地指出其活力与症结,颇见批评功力。
  懿红学术基础扎实,感悟和理解能力强,发展势头好。潜力大,本书是她的阶段性成果,也是新的开端。相信她只要继续坚持自己的学术个性,抵御浮躁之风的侵扰,不断充实,厚积薄发,一定会取得更大成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3159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