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研究性学习的WIKI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段 庆 马国富 王 晶

  摘要:研究性学习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环境中倡导研究性学习,借助于WIKI系统这一平台,充分发挥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有利于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WIKI 研究性学习
  
  在我国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传统的“继承性”、“规范性”教学特点仍然非常明显:统一的教学计划、满堂灌的课堂教学、呆板的考核方式、划一的考试标准、验证性的实验、严格的学生管理等等。如何革新教学模式,加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一、研究性学习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上的价值体现
  (一)研究性学习价值体现于对学生创新潜能的激活和务实精神的塑造
  1.开放性个性和前瞻性眼光的激活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旨在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系列自然、社会等问题,涉及范围广泛。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思维是开放的,选择是自由的,眼光是前瞻性的,学生对整个研究目标、研究过程、研究结果进行思考、设计、预测、评估,也可以就研究过程的某一细节进行独立、深入的积累、挖掘、提炼,打破思维定势,着眼新的结果,开放的学习过程在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品质和前瞻性思考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探究兴趣与创新意识的激活
  学生必须具有科学钻研的精神和不拘俗套的创新意识,发现捕捉学习过程中的信息激发创新灵感,并及时将其转化为研究论证的过程和成果。通过这种强调让学生自主参与类似科学家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良好习惯,为以后的各种创新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3.务实精神的塑造
  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理论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了解学术发展动态,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主观意识、设想转变为客观实在的行为。
  (二)研究性学习价值体现于学生多种能力的提高
  1.学习能力的提高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面对的是源于现实生活的复杂问题。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并尝试去解决问题,这其实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应当提倡建立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革命”的理念,是以教会学生“会学”为己任的。
  2.社交能力的提高
  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交往的空间,同时为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提供了可能性。在同社会方方面面的联系中,使他们接触到了社会的真实。而通过社会调查、访谈、外出收集资料、向专家请教等,更培养了他们独立的运用社会交往能力去争取成功的能力。
  3.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
  学生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是否学会了学习;是否具有健康的社会情感;是否具有创造精神。而以学习者自主积极探索活动为主,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出发点的研究性学习,无疑在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WIKI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一)高等职业教育环境适合WIKI的应用
  作为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参与学习的人,已经基本具备了使用WIKI进行学习的条件。
  首先,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虽然学生的学习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但学生已经有了很大的学习自主性,在学习的时间和方式上,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
  其次,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对生活和学习也有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能够进行独立的探索。这样他们通过WIKI系统参与创作的时候,才会做到有的放矢。
  最后,学生都受过计算机应用的教育,因此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使用能力,对WIKI系统这种网上的学习兼创作的全新学习方式,也比较容易接受。
  (二)WIKI教学功能分析
  1.阅读和编辑一体化
  任何用户都可以对 WIKI 页面进行创建和修改,此特性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同时也使页面的内容日趋丰富和完善。
  2.具有良好的知识组织结构
  WIKI 在创建不断更新的链接目录和链接集合时非常出色。WIKI页面可以通过简单的标记,直接以关键字名来建立各种链接,并且该页面被置于一个单独的命名层次中,组织结构自下而上,用户可以定义他们的进程,并在工作过程中形成各种不同的小组,而不会造成网站结构的混乱。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在页面上增加链接,对学习的主题进行补充并对其进行修改。系统内多个内容重复的页面可以被汇聚于其中的某一个页面,相应的链接结构也随之改变,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存储、检索、管理和共享。
  3.提供头脑风暴的空间
  当WIKI用作在线画板或进行“头脑风暴”的空间时,将能发挥其最大的优势。WIKI能够让每一个参与者按照各自的思路,将一个观点进行发散性的延展。由于用户层次的多样性和他们看待问题的视角或态度不同,内容变得全面、客观、公正,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实现了由彼此之间的交流、明辨和反思而循环上升的趋势。同时,WIKI又具备把学习者各自的一些相关话题进行总汇,鼓励他们更有创造力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4.WIKI蕴涵了建构主义、过程学习、协作学习和反思性学习等先进教育理念
  信息社会中,先进的教育理念要求学习者的学习是基于原有知识系统并在思考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最后做出关键性决策。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积极参与意义建构过程的主动学习者,它需要协作与不断地自我反思。WIKI 正可以提供这样一个学习者合作、协作与反思的平台。
  三、WIKI对研究性学习的支持
  (一)提供信息资源
  WIKI系统是以“知识库文档”为中心、以“共同创作”为手段,靠“众人不停地更新修改”这样一种借助互联网创建、积累、完善和分享知识的全新模式。WIKI系统的信息资源具有丰富性、开放性、交互性、动态性等特点。
  (二)提供信息处理的工具
  WIKI用简单的格式标记取代了复杂格式标记的HTML,毋需美工,任何人通过简单的学习都可以创建出一个标准的WIKI首页。对于第一次创建WIKI首页的人来说,最简单的办法是,复制其他WIKI的首页,保留其形式,替换上自己的内容就可以算完成了。
  1.提供创作的平台。WIKI系统作为一个创作系统,在此进行的创作,多时围绕某一主题进行的内涵式和外延式的延伸。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条目,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出来。
  2.提供交流的平台。WIKI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为协作式写作提供必要帮助,因此,WIKI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并且WIKI系统为这个社群提供简单的交流工具。
  四、WIKI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策略设计
  (一)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
  在这种学习模式中,教师的课堂教学与学生课下利用WIKI自主学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
  首先,授课前的准备,可以先在WIKI上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学生们在得知问题后,纷纷搜集材料,然后在WIKI上创建该问题的相关页面,阐述各自的见解,提出各自不明白的地方进行讨论,并提供相关链接,对该页面的不断修改、完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在WIKI页面中提出的问题,以及表露出的认识上的不足即时给予提示,或调整下一节课的教学策略。
  其次,授课后的反思。学生们根据上课所学知识,并结合他们对该问题的已有认识,在对WIKI页面的不断修改完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系统化。教师则通过学生们创建的WIKI页面进行学习效果评价,继续调整教学策略,或者提出下一步教学的问题。
  由于要参与WIKI页面的创建,学生们的学习动机高涨了起来;在课前的充分准备,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提升一个台阶;对WIKI页面的完善过程就是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精炼和系统化的过程,同时学生们对于问题的宏观把握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WIKI页面将作为一个永久的资料被保存下来,作为以后学生们学习的参考。
  (二)在课堂上运用WIKI
  在课堂上,教师和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计算机终端,可以即时的访问或修改WIKI页面。而WIKI页面实际上是作为Powerpoint的一种代替品来展示教师的教学材料的。
  在这种方式中,原始的WIKI页面是由教师创建的,学生们的主要任务,是在听讲座的过程中即时的提出问题,或者对部分内容进行修改和评价,甚至在讲座过程中利用WIKI展开讨论。而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页面的变化和学生们的反应,调整讲座的步调和侧重点,或者适时针对学生们提出的部分问题作出解答。
  最后,在讲座结束时,教师要根据学生们在讲座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作出补充说明,务使学生弄懂每一个问题。
  结语
  就目前来讲,借助于网络进行学习,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WIKI系统作为网络平台,可以从提供信息资源、信息处理工具及实践的平台等方面给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有力支持。特别是WIKI共创共享的特点,非常适合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在高等职业教育环境中,借助于WIKI系统,提倡研究性学习,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完成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还需要更多人投入此项及相关领域的关注,并不断的在实践中探索,越多的人加入,就会对更多的人有利。
  参考文献:
  [1] 王润华,余小艳,杜明华. WIKI及其教育教学应用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5,11:1-2.
  [2] 郭洪影,李凤.WIKI技术及应用[J]. 油气田地面工程,2005,6:1-2.
  [3] 叶艳,胡连峰,吴敏.BLOG和WIKI学习型技术[J].现代企业教育,2005,4:1-2.
  [4] 赖晓云.WIKI在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5,6:1-3.
  作者:
  段庆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马国富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王晶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3752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