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等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运行机制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为满足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需求,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传统发展制度特征和发展模式,分析在高等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度运行制度的基础上,组建高等职业教育结构体系,便于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混合制度改革價值和意义。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运行制度
   高等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运行制度的主要内容是权利,权利影响着人的行为。高等职业教育制度是多元化权利叠加形成的制度,通常是由于目地不同,而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如何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合理分配权利,是完善制度的课题,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核心。
   一、高等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运行制度改革基础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缺少活力,质量优先,校企合作力度未有效融合,由于体制创新有限。混合所有制运行制度为加深校企合作,平衡各方利益,产教融合是教育模式形成的保证。混合所有制是经济领域制度,将混合所有引入到职业教育中,改革职业教育制度,有着对应的理论基础。
   (一)高等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运行制度的基础是冲突理论
   一些社会学家考虑到产生新制度源于社会冲突,社会冲突是形成社会制度的根源。冲突理论源于美国20世纪,此理论初始是为研究社会变迁与新制度的产生。后德国学家指出,主体间的不相容关系是由于社会冲突关系。有科学管理学家认为,冲突是实现目标的必要流程,受到挫折的心里表现。不管如何认知冲突本身,应认知到事物发展和冲突有着直接联系,有效解决冲突方可让事件继续发展。社会体系的子系统是高等职业教育,有关制度也是在社会冲突下形成。从冲突角度看出,高等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运行制度是高等职业学校在社会冲突发展中的产物,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选择。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一部分利益群体产生冲突,从而形成新型制度。此种社会冲突让高等职业教育形成新的教育制度和规范,进而支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推动各方利益群体行为。
   (二)公共产品理论是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创新的保证
   公共产品理论起源在20世纪,公共产品指消费人员不会由于产品消费价格而影响其他人购买此产品的意愿,也就是说公共产品特征是非竞争性、非排他性,能够有效判断产品属性。根据产品理论将社会产品划分为私人产品、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是界限在现实生活产品和公共产品间的产品。职业院校是总公共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特性,而义务教育属于公共产品,义务教育是政府提供相关帮助,非义务教育是市场和政府提供帮助。高等职业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在高等教育上,存在时间竞争和空间竞争,例如高校招生和就业,与高等职业教育获益人员较多,例如企业、学校和受教育者,均属于非排他性。高等职业教育人员越多,则表示发展水平会获取更高的利益,若发展到最高程度,则此产品应和利益人员共同经营。所以公共产品理论,一方面是高中职业教育确定产品的保证,一方面是混合所有制创新运行制度。
   (三)高等职业教育实施凭证是成本理论
   成本分担理论是准公共产品属性,不完全受市场和政府控制,应朝着多元化角度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成本是由高等职业教育负责。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培养人才需要提升学校专业、课程建设,希望可以让企业和学校深度融合。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财政面临多项问题,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受到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的控制,面临各方面压力,混合所有制运行制度有效解决困难,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有效保证。
   二、改革高等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运行制度的条件
   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是质量,提高质量有利于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创新体制机制有利于提升和解决职业教育质量。因此,改革高等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运行制度有着重要意义。
   (一)培养人才的基础需求是混合所有制
   我国高等职业教学校体系未健全,起步晚,高等职业院校通常是由成人学校或中专院校并合而成,缺少教育经验,经费有限,设置专业和体系构建教学方法上存在问题,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能无法展现出来。一些院内实践基地建设和企业现场基地差距较大,实践性上存在差异,高等职业院校当下主要内容是实践性教育,如何让实践性教育达到理想状态,是当下高等职业院校所面对的难题。从教育外部能够展现出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社会发展符合我国处于产业调整的主要时期,高等院校应和企业深度合作,培养需要型人才,混合所有制为学校提供校企合作,保证在市场规律融合院校理念的基础上,高等职业院校需要整合自身资源,培养企业需要型人才,从而解决教育问题,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的基础条件是混合所有制运行制度。
   (二)混合所有制运行制是打造人才的基础条件
   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有着直接联系,企业发展需要专业人才和创新技术。学校不仅能够培养专业人才,同时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基地,但目前研究成果无法转移到技术上,则证明核心技术和需求无法成正比例,说明学校无法支撑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因此学校应和企业深度融合,形成稳定的合作制度。高等职业学校属于准公共产品,是由职业教育相关者一起提供,企业为提升核心竞争力,应和学校深度融合,创新技术、培养专业性人才。若企业想获取更多利益,则应承担高等职业院校义务,包含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投入教育成本等。混合所有制运行制度能够保证企业和学校有效融合,充分发挥企业的用处,也是企业打造科技的需求。
   (三)混合所有制是高职院校明确办学定位的主旨
   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是在职业教育基础上,通过传授技能作为教育内容,培养技能型人才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看重实践内容,强调实习经验,学校应明确自身定位,选择适当的培养方式。但在生活中,高等职业院校未确立自身定位和必学课程,培养方式也有所不当。企业可解决职业教育市场的这些问题,因为高等职业教育课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企业是社会经济的主体,企业掌握人才发展需求,因此企业有义务参与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活动。学校明确自身定位有着重要意义,是学校发展的有效保证,发挥社会服务、学校研究等职能。在高等职业院校教育中,有效实施混合所有制,进而激发相关教育元素,发挥自身优势,对职业院校进行办学定位。学校教育核心内容主要是培养技术型人才,检验相关人才指标,一方面影响学校和社会荣誉,一方面展现学校办学质量。混合所有制运行制度能够让企业和学校深度融合,提高学校人才培养。因此混合所有制是高职院校明确办学定位的主旨。    三、学生的价值取向
   高等职业教育在社会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作用,是学生进入社会生活的保证。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学生在教育中充当着主体角色和客体角色,不仅是教育产物,同时是教育的传递者。学生应确立自身主体地位,改变传统教学理念,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管理中。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它影响着学校教学模式,学生价值取向表现为:第一、培养正确的观念,便于适应社会生活;第二、组建正确的知识结构,获得对应的技术能力,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学生是教育消费者,有接受权利的意义,同时享受成长价值服务理念。
   高等职业院校可成为自主办学的实体,学校在规定范围内,应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工作。在招生、课程调节、教师聘用、经费使用上、生产经营等方面享有自主权。学校需要行驶权利,承担对应责任,推动内部管理制度,创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运行制度。为适应社会经济市场体制的发展,创建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应以效益和质量作为发展方向,以加强职业教育活动和能力作为发展目地,从而解决运行制度的关系。运行制度目标是:社会参与、学校自主办学、调动市场。政府宏观管理是学校教育发展的保障,社会参与是职业教育发展动力。学校办学能够调动自身发挥出最大效益,市场自动调节是指引学校面向社会办学的主要措施。在社会和学校等要素中,不包括单向关系、从属关系,而应变成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关系,同时随着外部条件、空间的改变,内容也应存在差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混合所有制运行制度引进高等职业教育中,分析高等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运行制度的需求,组建高等职业教育结构体系,是研究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基础。目地在于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制度,提高教学质量,让高等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银奕淇,欧迪巧.高等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本定位及其实践路径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8(17).
   [2]秦冲.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06).
   [3]王俊杰.高等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本定位及其实践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7(06).
   [4]趙东明,赵景晖.高职校企混合所有制二级产业学院建设研究[J].教育探索,2016(06).
   *基金项目: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办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号:A12G271202)。
   (作者单位: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226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