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平淡诗笔抒乡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洪激

  吴向东的《考田山人散吟》,最能打动人的,是他描写故乡田园山水诗。读这些诗,亦如品味一盏大山深处探摘的钻林野茶,清醇、甘冽,有一种香风扑面的感觉。如《回考田》四首、《高山寺》五首、《考田山胜景》十六首以及长相思词《白云洞》、《火焰洞》等,写的都是保存完好的原生态山村,里面的人和事构成了原汁原味的山村生活景观。诗的语言也浸透平淡、自然的叙事美感和灵性。
  我知道。向东写诗历炼并不长,可是家乡的明山秀水给了他无尽灵感,使他以一个故乡赤子的身份融入社会,又以一个诗人的眼光观察山里人的命运变迁和时代的风云流转,他无疑算得上这个时代乡土文化的优秀记录者和歌唱者。我在思考,一个长期从事乡镇领导工作的基层干部,退休之后怎么与诗词文学社团结缘,与具有严格韵律的高雅诗词结缘,且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写出这么厚厚一本《考田山人散吟》来?这或许体现了他对于古典诗词的热爱,体现了他持之以恒的创作毅力。而这两条,恰是一个诗人必备的素质。
  向东这本《考田山人散吟》的较大特色,我认为是平淡自然:诗笔平淡,诗风自然。诗是心灵与自然的桥梁,是诗人心灵唱出的歌。平淡则现本色,自然则见体验。我们所说的“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就是强调平淡本色的重要和自然体验的神奇。我国元代诗人马致远有一首著名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诗笔何等平淡,何等自然。每一句都在写景,而情在景中;每一句都在抒情,而景在情外。把一种惆怅无奈的情绪,平淡而自然地表达得淋漓尽致。向东的《长相思・火焰洞》:“猿道通,鸟道通。慢下天梯至洞中,有缘识古踪。迎客松,送客松。云绕斜阳恋此峰,南洋遗墨翁。”也正是借助火焰洞的自然景象表达自己有缘认识此洞的情感与心境。这就是诗学所说的“平淡”与“自然”,“景物”与“心灵”不可分割的两种元素。他的《黄龙飞瀑》:“流飞峭壁彩云间,细雾蒙蒙景寂然。喷瀑绵绵成异界,潭中激浪尺三千。”也是借峭壁流飞、激浪三千的淡淡描述,反映了诗人以平静的心情感受和品味大自然的滋味。其意蕴之深,虽语谈而味不薄。
  向东田园山水诗的语言,较为突出的优点,是追求鲜活与灵动。如《登高山寺》:“曲径羊肠绕紫烟,攀登古寺试冰泉。松涛浩瀚青波涌,万种风光自爽然。”有人会问:曲径羊肠能绕紫烟么?如在平地,是不能的。可是此处的曲径羊肠直通到天上,完全可以紫烟缭绕。这就是作者用字的高明之处。可见,一个“绕”字,使曲径羊肠动了起来。首联二句的一个“攀”字,也相映衬地写出了古寺的高度,十分鲜活。既有年画的张扬俗艳,也有泼墨山水的朴素深远。语言的张力、色彩的活跃,被调动得比较充分。应该说,营造乡土语言姿色与审美氛围,是田园山水诗人的一大基本功。我希望作者能在这方面再下些力气,走出自己诗词创作的路子来。
  当然,这本诗集里的一些旅游山水诗也写得不错,在此不一一详说了。但相对而言,作者的一些应酬诗则较为逊色,如《赞改革发展局》、《捣练子・赞鄂东家电》等。虽韵律尚属工整。但旨意浅显,诗味索然。众所周知,由于社会市场的商化,高雅诗词文学的生存发展面临危机,不得不求助于孔方兄。我想作者或许也是不得已而应命为之。不过,此类诗,权称之为诗吧,确实没有什么传承价值,还是不要濡染了诗的平淡自然本色为好。
  是为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7947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