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科普于我,是一种情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上医治末病”,一个好医生,应该把病人“越看越少”,即希望他们不生病、少生病,或者病情不加重,这才是真正的医学大家该做的事。医学科普恰恰就能起到这种效果。
  上大学时,与《大众医学》结缘
  三十多年前,我参加高考体检,遇到的医生态度很不友好,但我并不生气,反而立志今后要做对患者特别好的医生。我的家族里有很多学医的长辈,他们告诉我当医生非常辛苦。但我依然不顾家长和学校的“惋惜”,以总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被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医学院)录取,开始了医学生涯。
  由于我读的是医学院,故经常会被亲朋好友问到一些医学问题。惭愧的是,我常常答不出来。从大二开始,我常常到图书馆翻阅《大众医学>杂志,从中学到不少医学科普知识。自那时起,我就与《大众医学》杂志结下了缘分。
  一名患者,一篇科普文
  我最初的科普实践源于一名老年颈椎病患者。那是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因行走困难、腿脚无力来医院就诊。家属告诉我,他们曾陪老太太看过神经内科、骨科,但都没查出病因。后来,老太太走路越来越困难,他们经多方打听,才慕名来到我的门诊。我检查后发现,老太太患有严重的颈椎病,必须立即进行手术治疗。不出所料,术后两天.老人的腿脚力量就开始恢复,出院时已能走路。为此,我撰写了一篇题为《行走无力要当心颈椎病》的科普文章,提醒老年人不能简单地认为,年纪大了行走无力是正常现象。从那以后,我便开始了我的医学科普之路。
  一种常见病,一本书
  所谓“医者仁心”,除了体现在“生死博弈”中的责任与担当外,也体现在医患之间的点滴交流中。我认为,医患之间的许多纠纷和矛盾都是由于沟通不够、信任缺失所致。如果患者在接受治疗前,能够阅读与自己疾病相关的医学科普文章,对疾病有一个比较全面、详细的了解,医患之间的沟通会更加顺畅,对治疗结果也会有更合理的预期,有利于减少医患纠纷,化解不必要的矛盾。
  在我的门诊,时有患者列出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问题,希望在看门诊时问个清楚,然而这并不现实。我意识到,如果能将这些常识性问题写下来,不仅能为患者们解答很多困惑,也能节省大量时间。于是,《专家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系列科普书应运而生。目前,这套书的累计发行量已超过10万册。
  2015年,我作为总编参加“达医晓护”科普团队,并开设“椎求健康”专栏,意思是“追求脊椎的健康”。2016年,我带领中山医院的同事们总结临床体会、借鉴国外经验,制作了一套腰椎健身操微视频,为广大腰椎疾病患者提供了规范、有效的康复方法。这套健身操爆红各大网络平台,腾讯视频一周的点击量即超过200万次。2017年,由上海市科委拍摄的“腰突症的防治”宣传小视频也在上海地铁、公交等移动终端播出。
  从最初的颈椎病防治科普文章,到《专家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科普图书,再到“网红”腰椎健身操微视频,从一开始的“无心插柳”到如今的悉心“促柳成荫”,我的医学科普路已走了十多年。如今,我和我的团队与时俱进,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系统性的科普工作,希望打造涵盖图文、音频、视频、微电影等多种形式的骨健康全媒体科普平台,让医学科普工作更上一层楼。
  待以诚,慰以心
  多年来,我十分热心医学科普工作。对这项工作,我有着自己的价值理解:医学科普,给予读者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信念,帮助他们科学对待健康与疾病,乃至正确对待生老病死等问题。在我看来,医学科普的本质是希望消除医学的神秘感,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医生对患者要像对待朋友一样,用最简单、最通俗的语言,讲他们想听又聽得懂的内容。
  多年来,我一直以“兢于业,勤于专;待以诚,慰以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临床、科研工作之余还要兼顾医学科普,我确实更加忙碌了。但来自患者的信任,也让我收获了额外的感动与满足。
  有一次,我在门诊遇到一位老人。问诊时,老人对我说:“医生,我从外地赶来,我来这里不是为了看病,就是想看看您本人长什么样子。”老人的话让我和我的学生们都很诧异。随后,老人从背包中拿出一本我十分熟悉的书籍——《专家解答腰椎间盘突出症》。老人翻开书,指着书上各式各样的笔记对我说:“我无意中在书店看到了您写的书,这本书让很多困扰我的问题迎刀而解,非常感谢您的付出。今天,我特地到上海来,就是为了向您说声谢谢!”
  近年来,我也收到过不少患者的来信,他们在信中写道:“这本书写得好,写得实在……看后十分受益……-我把这本书推荐给了我的老同事、老朋友,让他们有病照书治,无病照书防……”
  这些事情让我十分感动。于我而言,能够帮助患者,便是对我的最大褒奖。
  科普不是“小儿科”
  很多人,包括有些医生在内,都认为科普是“小儿科”,不值得付出。但我觉得,“上医治未病”,一个好医生,应该把病人“越看越少”,即希望他们不生病、少生病,或者病情不加重,这才是真正的医学大家该做的事。医学科普恰恰就能起到这个效果。医生的感动和满足不应只来自于挽救患者于生死之间,还应该来自于帮助大众防病保健。
  经常有同行对我为医学科普工作尽心尽力而感到不理解,觉得医生与其花时间做科普,不如多看几个患者,多做几台手术。但我却认定,科普是有价值的,不仅对患者有利,对医生本人也有好处。经常撰写科普文章或者做科普节目的医生,能深入浅出地为患者解释病情,更容易理解患者的想法,医患之间的沟通也更为顺畅。
  如同年少时立志学医一样,科普于我,也是一种情怀。科普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因为医生看病需要花时间,做科普需要花时间,必须协调好科普与临床工作之间的关系。医生这一职业需要有奉献和服务精神,从事科普工作同样也要有奉献精神。做科普不能一时兴起,要甘于寂寞,长期坚持。希望更多的医生能够投身科普工作。
  “为患者服务,尽最大可能解除患者的伤痛。”这是我30年前做医生时立下的誓言。无论医疗、科研,还是科普,都是践行这一初心的最好方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6914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