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管理》继续教育网络课程的建设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关键词 女性健康管理;网络课程;继续教育;医学教育;课程建设
进入21世纪后,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产生了明显的影响,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其也为教育提供了机遇和挑战,世界多国已将“互联网/信息化+教育”列为教育发展的国家战略",从2013年起包括云课堂、MOOCs在内的“互联网/信息化+教育”技术开始迅猛发展,直至现在,已经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大量便捷的学习机会,使学生学习活动更自主化、个性化,大大加强了教育的适应性。而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其学生半工半读的特殊学习形式导致其难以长期脱产学习,其次继续教育学时有限,教师无法过多展开授课。网络教学运用网络技术,突破了传统教学时间和空间限制,使学习时间和方式变得相对自由,特别适用于学历继续教育。《女性健康管理》课程这种医学指导性较强又无法将所有课程搬到实习室进行的课程,网络课程为学生呈现了大量图片、案例操作过程视频等,直观且生动,对教学质量提高可发挥巨大优势。
文章从《女性健康管理》课程与继续教育网络教学特点出发,对网络课程的建设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详细介绍了《女性健康管理》网络课程的优势与意义、有益效应、存在的问题及该门网络课程的具体课程体系设计,以期使网络课程在教学中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得到更优质的教育。
网络教育在《女性健康管理》继续教育课程中的优势和意义
《女性健康管理》课程区别于以往的以女性生理状况和病理改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妇产科学或妇女保健课程,《女性健康管理》课程是着眼于新兴的健康管理科学的研究,是一门集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课程,包括现代医学、心理学、社会人文、传统医学、经济管理学等。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关注自身健康,女性健康管理符合女性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医学发展趋势,对不断壮大的女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也具有针对性和重要指导意义。目前开设《女性健康管理》课程的院校不多叫,且主要以课堂面授为主,理论偏重且不深人,因该门课程结合多学科的性质,并注重案例管理与实际操作技能。若仅依靠单纯的课堂理论教学,很难达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目的。且继续教育学历学生半工半读的特殊学习模式,课堂面授已越来越显示出其局限性,而通过互联网网络教育授课,其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通过静态图片、影像动画、声频、视频演示、甚至虚拟现实相结合的形式,清晰明了地向学生展示了女性健康管理的具体知识、注意事项、案例启示等,且网络方式更方便人机、师生、学生等双方或多方信息交互,不受时间、地理等限制,随时随地进行教学,并从而使教学达到了更好的效果。
《女性健康管理》网络课程的设计
《女性健康管理》网络课程系统设计:《女性健康管理》课程系统设计包括课程教学活动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境设计、课程教学过程管理等。通过教学环境设计可为学习者提供方便快捷的系统操作界面,通过菜单学习者可浏览和查看教师指导资料、学习内容、参考资料、作业测试、教师批注、其他学员学习心得记录等;通过教师一学生在线互动实现网络课程学习交互;通过论坛实现教师一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反馈活动。教学环境设计能够为教师提供简便和定制化的系统操作界面,教师可以通过功能菜单一键生成课程课件,包括电子教案、图形、图像、教学视频、操作视频及课外拓展内容等。在课程设计方面,要求保持课程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并以知识点为中心组织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课程教案、课程学习、习题模练、课外资料、课后复习题、答疑讨论、多种形式的问卷调查等。其课程教学活动设计包括课程章节思考题设计、章节作业设计、课程主题讨论设计。通过简洁的菜单,学生可随时复习,并对学习内容进行重新浏览;通过论坛、在线辅导来实现学生间及师生间的交流与反馈。通过内容丰富的资源库和信息库,学生可获得更多的知识,可查阅更多的相关资料。教学活动包括素材库、最新动态、手术视频、技能操作训练、课程点播、见习手册、外文词汇、病例讨论,满足学生学习的多维度需求。课程建设内容满足学习时间碎片化的需求,支持音、视频模式切换,適应包括移动端等的多应用端学习。
《女性健康管理》网络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女性健康管理》课程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十三五规划教材《妇产科学》第9版(谢幸主编)结合原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健康管理》(李晓淳主编)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十三五”规划教材《妇产科护理学》(安力彬主编)为蓝本,系统结合相应的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标为重点,以高等医学院校学历继续教育临床医学、护理学本科为主要学习者,充分分析编辑各章节的内容,进行课程编写,此课程我校调用北京协和医院优秀、丰富的妇产科、内科、营养科、健康管理部等师资资源,组织编写教学内容、典型案例素材、课后例题等,根据教学目标使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相对独立并有机结合,且提供一定的相关教学资源供学生查阅参考。此外,通过课程调查问卷模块可以进行课程的相关问卷调查,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面、学习方法、学习意愿等基本情况,也可以用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收获、感想甚至课程建议与教学建议等,以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凹。
《女性健康管理》课程内容主要从青春期女性健康教育管理、育龄期女性孕前指导管理、计划生育、围产期健康教育管理、营养咨询管理、高危孕妇识别及转诊、产后保健康复管理以及更年期和老年期妇女健康管理等多方面设计课程,涉及医学诊治、健康防护、社会人文、经济支撑等多方面,进行女性健康管理领域的在线资源课程建设。课程以教育部国家级网络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标准和建设要求为基础,结合国内外最新的教学理念,保证建设方案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接受性。视频内容采用AdobePremiere对源视频进行最基本的处理(如抠像、颜色校正、双声道处理),对视频进行精准剪辑;使用ASFIndexer.工具添加脚本命令和标记;音频处理方面使用AdobeAudition、TMPGEneVideo进行视频和音频降噪等音频优化和编辑处理;使用DaVinciResolveLite对视频进行后期调色;视频效果设计方面使用AE、AdobePhotoshop进行课程的界面设计、图像处理、特效包装。 《女性健康管理》网络课程的有益效应
女性健康管理课程教育内容的有益效应:我校实际情况男女比例达到了惊人的1:7,反映女性在追求教育发展自身需求大幅提高,在此情况下,女性管理理念贯穿始终的《女性健康管理》课程引入了社会性别观念,实现了以人为本的健康医学继续教育,可为学生培养性别平等意识,梳理正确的性别平等思想,藉此提高性别观念、行为、文化素养和思想觉悟等。其次,课程也从多角度阐述了健康与社会、人文的关系,培养学生特别是女性学生科学的健康观,并有机融人近年来新兴的健康管理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坚持协和的“一盎司的预防重于一磅的治疗”的预防医学工作理念,这符合我国实际的医疗国情,并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且通过该门课程及延伸学习,有望成为具有系统女性健康管理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以此适应社会卫生健康发展的需要。
《女性健康管理》课程网络教育的有益效应:经过调研与检索,目前开设女性健康管理课程的院校并不多,且多集中在普通本科选修教育形式,在继续学历教育或职业教育尚为空白,而学历继续教育更需要网络的传播。该门课程集结了多门学科的综合,其对健康产业需求进行了探索,目前无论是校内教育或是市面均出现了众多的女性健康保健,如美容护肤、生理周期、怀孕母婴、健康养生、健身减肥与疾病管理等中,这些对整合教育結构、拓宽知识面均有积极的意义,学历继续教育学生需要碎片化的学习时间、空间,网络课程符合这一学习特点。教师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如微课、慕课等,根据学生的特点及课程的性质提出相应的学习任务,学生利用远程教育技术,通过电脑、手机等移动设备充分进行自主学习,并在学习后提出问题,教师可利用业余时间甚至是短时间的课上时间分析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个性化指导。从而充分融合校内和校外、课中和课后的知识,弥补了传统教学受到地点、时间、教师的限制,更利于打造高效的继续教育课堂,便于知识传播及个性化学习,利于提高继续教育教学质量。
《女性健康管理》网络课程的不足
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服务是网络课程的最大优势,学生可自助安排学习内容,但《女性健康管理》网络课程资源较少,现有的内容基本上均为课本知识的简单堆叠,尚没有建立完善的女性健康管理网络课程知识体系,以致学生即使通过网络课堂学习也缺乏相关的教学内容、案例及实践技能操作,不能满足学生宽范围、多元化的学习需求5。其次,医学面授课程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可激发教师结合自我感情、所接触的病例以及自身临床医学经验与体验对教学内容进行生动形象地讲授,这些是在网络授课时不易提供的,而这些情感和经验恰恰对医学生的临床工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此外,该课程为关乎女性健康的新兴女性主体课程,一般需要采用女性主义教学法,在重点阐述各种社会因素对女性健康的影响,以及社会人文概念与女性健康的关系时,将学生置身于讲台上,依靠学生尤其是女性学生的主动参与推动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教学互动,这样的方式是网络课程缺乏的。网络课程教学作为继续教育的一种教学方式,已成为现代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先进的信息化网络课程平台及优良的网络教学课程设计,与课堂面授教学相辅相成,两者的优势得到充分的结合发挥,更有利于学校的教学管理与学生的学习,在女性健康管理领域,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教学对这一领域进步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重要意义,进而对医学继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而目前网络课程也存在着诸如制作和使用成本比面授课堂高、互动效果不显著、资源匮乏等问题,故在建设该类网络课程体系时,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丰富资源库,加强技术支持,提高技术构架交互功能等,从而使网络课程的优势能最大限度地被开发和利用。
参考文献
[1]杨峥.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医学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7,5(23):11-13。
[2]王宇.试析《女性健康管理概论》课程的教学实践[J].医学与社会,2009,22(10):70-71.
[3]付霞霏,何援利.妇产科学网络课程的设计及构建[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4):866-868.
[4]王磐若.女性健康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吉林大学软件学院2016.
[5]胡蘅芬.《妇产科护理学》网络课程建设研究[J].时代教育,2015(4):26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9840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