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山东省鲁西南地区社区体育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彩霞 解毅飞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6-000-01
  摘要本文以山东省鲁西南地区社区体育开展状况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社区体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找出社区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革与发展建议。
  关键词鲁西南地区社区体育现状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山东省鲁西南地区(枣庄、临沂、菏泽、济宁四地市)部分城市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352份,回收1217份,回收率90%,其中有效问卷1017份,有效回收率83.6%。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山东省鲁西南地区居民体育锻炼意识的现状
  在体育锻炼对增进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的调查中,有83.8%的被调查者认为体育运动具有很重要和较重要的作用,仅有16.2%的被调查者认为无所谓和不重要,这表明绝大多数人认为,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是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首要条件。
  (二)山东省鲁西南地区居民体育锻炼的动机
  在调查问卷中,针对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共设计了10个选项(多选题)。调查显示,人们参与体育活动位于前3位的动机分别是:1.强身健体、预防疾病;2.散心解闷、休闲娱乐;3.增加社交机会,与朋友同伴交流。与全国城乡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三)山东省鲁西南地区体育人口状况分析
  从鲁西南四地市所调查的对象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占37.2%,其中男性占22%,女性占15.2%。体育人口比例最高的年龄段为30岁以下的群体,占体育人口总数的39.6%;55岁以上的群体次之,占33.8%;而31-54岁的群体仅占26.6%;究其原因是此年龄段的人群正处于人生发展的上升期,工作和家庭压力较大,闲暇时间较少,透支健康的现象较普遍,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四)山东省鲁西南地区社区活动场所概况
  对常规的活动场所调查显示:1.社区公共空地占28.2%;2.广场公园占19.8%;3.街头巷尾占13.7%;4.家庭庭院占13.1%;5.单位、学校体育设施占9.4%;6.室外专用体育活动场馆占7.9%;7.室内专用体育活动场馆占4.3%;8.其他占3.6%。由此表明,居民在体育场所活动的人数比例偏少,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包括专用体育设施较少、室内场馆收费过高、学校场地不对外开放等多个方面。
  (五)山东省鲁西南地区社区体育活动项目情况
  调查显示,居民活动的主要内容名列前10位的排序依次是:跑步、散步、集体舞、武术、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跳绳、门球、游泳。
  (六)山东省鲁西南地区居民体育消费现状分析
  从调查结果看出,目前山东省鲁西南地区居民的体育消费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大致呈倒“V”字型,年消费在1~50元所占的比例最高,达到55.3%;年消费在51~100元的比例占23.1%;消费在101~200元的占13.5%;仅有8.1%的居民体育消费在200元以上。这一消费水平实际上基本保持在体育实物的消费上,如购买运动服装鞋帽(58.6%)和运动器材(25.8%)。而用于体育培训服务和到经营性体育场馆消费的支出比例很低。
  (七)影响山东省鲁西南地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
  影响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依次为:第一,缺少时间(34.6%);第二,缺少场地设施(25%);第三,缺乏兴趣(22.4%);第四,身心疲惫,精力不足(11.9%);其他原因占6.1%。这些原因既有社区配套设施不完善方面的客观因素,也有社区居民体育锻炼意识淡薄,缺乏对体育锻炼重要性认识的主观因素。
  (八)山东省鲁西南地区社区体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调查显示,鲁西南地区城市社区体育急需解决列于前五位的问题分别是:协调体育场地设施建设(24.4%)、解决体育活动资金(21.3%)、提供体育技术指导(15.3%)、培训社区体育指导员(12.8%)、完善体育活动点管理法规(8.4%)。前三个条件正是保证社区体育活动普遍化、经常化、生活化的最基本的条件。尤其是对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居民最不满意。
  (九)山东省鲁西南地区社区体育活动点存在的主要困难
  目前,鲁西南地区社区体育活动点存在的主要困难是:经费匮乏(28.6%)、缺少场地设施(23.4%)、缺乏技术指导者(18.2%)、场地管理混乱(16.5%)、主管部门支持保证力度不够(10.1%)等。调查中还发现个别小区的花园空地被其它服务设施(如小餐馆、小摊点等)挤占的现象也比较严重,使得本来就狭小的群众体育活动空间变的更为紧张。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山东省鲁西南地区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健身防病和休闲娱乐,大多数人参加体育锻炼意识较高,男性比例高于女性。
  2.社区居民体育人口还偏少,年龄分布不均衡,平均每周参加体育活动1-2次的居多,中年体育人口比例最小。
  3.活动项目以跑步和散步为主,活动地点较多选择在公路、社区广场空地,经常在俱乐部、单位、学校等专用体育场地进行体育锻炼的人较少。
  4.活动场地设施明显不足,体育消费处于较低水平,居民缺乏必要的健身指导。
  (二)建议
  1.加强社区体育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加强对非体育人口的宣传,增强社区居民的健身意识。
  2.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体制,加强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增加高水平的社区体育指导员的数量,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发挥其在社会体育发展中的中坚和骨干作用;充分发挥广大体育教师的作用,发展社区体育志愿者,以弥补指导力量的不足。
  3.促进单位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互补。加强体育场馆设施的经营管理,充分发挥体育场馆的多功能作用;打破全福利体育观念, 公共体育设施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费价格,实行有偿、低偿开放,让居民有地方运动,有地方消费,引导和提高居民合理消费的意识。
  4.采取有效措施,把握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机遇,多渠道筹集经费,建设体育场地设施,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对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投入;支持和鼓励单位、集体和个人在社区内兴办体育锻炼场所;把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建设真正纳入到城市住宅小区标准化建设内容中去。
  
  参考文献:
  [1] 刘大伟.社会转型与构建城市社区体育人文观的理论探索[J].医学与社会.2007.20(6).
  [2] 张庆武,周亚东等.合肥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0.25(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9241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