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抗生素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正确合理应用抗生素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缓减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主要取决于有无指征应用抗生素以及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
  关键词: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疗效
  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2-0098-02
  
  
  抗生素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正确合理应用抗生素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缓减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1]。但临床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现象普遍存在,医务人员在重视临床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同时,应考虑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和选择,以提高治疗效果。
  1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和适应症
  单纯病毒感染性疾病及非细菌性发热应视为抗生素使用的禁忌症。如是细菌感染要做好药敏试验[2]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缺乏细菌及无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指征。诊断不能成立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指征应用抗生素药物。
  2不要盲目更换抗生素
  在临床上如果使用某种抗生素疗效不好,要全面分析考虑是否药物剂量不足,用药时间短,给药途径不当,选用抗生素不合理,全身免疫功能等因素。只有针对这些因素加以调整,对症选择,疗效就会提高,避免造成药物浪费。
  3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体内过程特点选择抗生素
  根据各种抗生素的药效学和人体药代学特点不同,因此各有不同的临床适应症。临床医师要根据抗生素药物的上述特点,按照临床适应症合理选用抗生素。
  4抗生素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生素特点制定
  4.1品种选择
  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
  4.2给药剂量
  按各种抗生素药物剂量范围给药。
  4.3给药途径
  轻度敏感口服给药,严重感染才考虑静脉给药。
  5严控预防性给药
  在一般情况下,不要随意把抗生素作为预防感冒用药。对那些不明原因发热,无明显细菌感染指征的不要使用抗生素。
  6注意联合用药的合理性
  联合用药是指病情特别严重,用单一抗生素不能控制。联合用药一般二联为宜,选择具有相加或协同作用的抗生素联用。药物联用时还要避免毒副作用的累加。
  7防止二重感染及耐药菌的产生
  在临床上应用抗生素的剂量较大,时间过长,容易发生二重感染。为了减少该现象的发生,在使用抗生素时要密切观察口腔黏膜的变化,定期检测大小便、痰的性状,若有可疑真菌感染者要停止抗生素的使用。因此为了防止耐药性产生,应该严格掌握适应症,按说明书要求使用,以防耐药菌产生。
  8合理停用或更换抗生素
  在临床上停用抗生素的指针是体温正常,血象正常,临床症状消退72~96小时等。重症感染可以适当延长,若抗生素疗效不满意时,急性感染可以于48~72小时后考虑更换抗生素[3]。
  9非处方药应把握好用药原则
  非处方用药即是无须医生处方,患者自购的药品。随着广告宣传的引导,在药店随意购买抗生素药物,而患者又不了解适应症,这样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10个体因素
  要全面考虑个体因素及药物疗效与毒性反应作出合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个体既往对抗生素药物的不良反应史,个体的特殊生理状态,如老年人、新生儿。儿童肾功能随年龄而变动,主要由肾排泄的抗生素必须慎用。妊娠和哺乳期药物对母体和胎儿均有毒性的药物,如氨基糖甙类等要视具体情况来适当取舍。
  综上所述,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必须有明确的治疗指针,选择适当的、针对性强、毒副作用小的抗生素。使用合理的剂量、给药途径和疗程达到控制感染,杀灭病原菌的目的。同时应尽量防止治疗中药物所指的各种不良反应,尽量避免细菌耐药性产生。
  参考文献
  [1] 谭亚非.试述抗菌素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合理应用原则[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4(2):77~80.
  [2] 宋澄清,石焕阶,徐文祥.临床合理用药指南[M].湖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65~68.
  [3]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4~4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322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