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死亡叩问生命的意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以色列卡梅尔话剧团的《安魂曲》5月在上海美琪大戏院上演。这对中国观众来说既是一次宝贵的精神食飨,也是一次巨大的精神震荡,因为它以最悲剧的形式叩响每位觀众对自我灵魂的拷问:我为什么活着?
这部话剧是以极其悲剧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它如此悲剧,以至于你从头到尾都感到压抑和沉闷。它不会让你嚎啕大哭,如果那样,反而会轻松些。它只会让你有欲哭无泪的感觉,让你感到生活的无望和悲哀。究其原因,本剧从故事情节、舞台布置、音乐烘托、演员造型等各方面渗透着悲剧氛围。
本剧的故事情节层次清晰、主题突出。故事改编自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和讽刺大师契诃夫的三部短篇小说《洛希尔德提琴》《在峡谷》《苦恼》,叙说了四个人的死亡。按照本剧展现的顺序,这四个人的死亡依次是:棺材匠老伴之死,洗衣女工幼婴之死,车夫未成年儿子之死,老棺材匠本人之死。死亡本身在基督教和犹太教中都并不具有悲剧色彩,恰恰相反,它是回归上帝、重返天堂的幸福。因此在这部话剧中,死亡本身并不恐惧和悲伤,真正令人悲伤的是活人的生活。
棺材匠年近七旬的老伴一生都在为家庭的操劳和忙碌中度过,还要时不时地忍受丈夫的辱骂和殴打。奄奄一息的她被丈夫送往小镇卫生员那里看病之际,还在担心因为耽误干活而被丈夫殴打。老棺材匠的妻子作为一生除了家庭没有其他抱负和理想的传统女性形象,即使临终前仍表现出有苦不说、有痛不哭的隐忍精神。因此,剧中并没有过多展示她对自己一生的评价,而是借老棺材匠在妻子死后的独白中展现出来的。他自责一生忙着赚钱并成了吝啬鬼,到头来不仅没有聚敛到财富,还完全忽略了对妻子和家庭的关心。老伴临终前,他才意识到自己从来没有关注过自己的娇妻,也没有担负起家庭的责任。典型的细节是,当妻子临终前提到五十年前夭折的女儿时,他竟然没有任何记忆。
洗衣女工的幼婴之死是这部剧中最让人悲伤的一幕。不满周岁的幼婴在妈妈忙着洗衣的时候,被一壶开水倒在身上,哭号一个多小时后死去。比这种令人揪心的死亡更令人揪心的细节是:幼婴在被开水烫死前正躺在地上,眼望天花板笑。生与死的对立,在这里被突兀到极致。这个改编自契诃夫短篇小说《在峡谷》中的片段,并没有像契诃夫小说那样交代,幼婴为何被开水烫死。正当观众在悲痛中欲指责这位母亲的疏忽时,婴儿母亲对自己生活的讲述却让人唏嘘不已。这是一位十七岁的年轻妈妈,更是一位终年为人家洗衣干活的苦命女子。卑微的地位和残酷的生存条件,使她既没有时间在孩子活着的时候好好照顾孩子,也没有能力在孩子死后替孩子报仇。她的生存悲剧强烈震撼了观众,获得了观众的原谅而不是指责。而她幼稚地将已经死去的孩子视为熟睡,并抱着他张皇失措、神志不清、风尘仆仆地赶路一天到镇上卫生员那里为孩子看病的情节,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此时不仅无人再指责她,甚至不忍心告诉她孩子已经死去的真相。卫生员含糊其辞不说真相,并假装将死人当活人医;天使骗她说,孩子熟睡并在梦中对妈妈笑,他们甚至想用编造的故事逗乐她。这些看似喜剧的细节,反衬出母亲的悲恸心理,凸显出戏剧的悲剧性。
车夫未成年儿子之死在剧中四个死亡中展示得最少,但它的悲剧性丝毫不减。这种悲剧性并不在于其未成年儿子是如何死的(剧中并未交代),而在于白发人送黑发人却无人诉说的悲哀。剧中的车夫是个鳏夫,儿子是他活着的唯一希望和精神寄托,而儿子却突然死亡。他强忍着痛苦,继续赶马车送路人的生计。他送的路人中,有前往镇上卫生员那里看病的老棺材匠及其老婆,有忙着去寻欢作乐的嫖客,也有靠出卖肉体为生的妓女,形形色色的路人各有各的操心事。他想向他们诉说自己的丧子之痛,但他刚一开口就被别人喋喋不休的话语打断,因为谁也无暇顾及他的悲伤,谁也不想操心他的事。在忍无可忍的时候,他只能抱着自己的马儿痛哭,向它诉说自己的不幸。这里活着的人比死去的人更不幸。
最后是老棺材匠本人之死。他亲手为老伴制作棺材、送别她之后,漫无目的地来到了一条大河的河岸。在河岸边,他看到青年时与娇妻一起见证过的老柳树,不禁悲从中来。回首往事,他不仅痛恨自己曾经对妻子和家庭的漠视,更感慨自己忙碌却无作为、操劳却不幸福的一生。而这位一生斤斤计较、工于算计的棺材匠,在一番盘算后得出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结论:活着是一种损失,因为不仅衣食住行要花钱,还有无穷无尽的苦难和操心事;而死亡才是一种真正的幸福。这种对生活毫不眷恋甚至厌弃的态度,对生命是一种莫大的反讽。而无论是他老伴临死前将死亡视为与亡父母的会面,还是他本人最后将自己的死亡视为与亡妻的聚首,都体现了他们不再留恋充满苦难的人间生活而向往天堂之幸福的死亡观。
除了关于生者与死者的展现,本剧中还有一些具有悲剧色彩和象征意义的舞台道具,比如老柳树、黑衣死神、马车、天使。
柳树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文化中都象征着忧郁、哀怨、抑郁,老柳树又增添了衰迈、无力的色彩。它在剧中主要围绕老棺材匠夫妇出现,是他们衰迈的象征,也是他们死亡的预兆。除了柳树,黑衣死神也主要围绕老棺材匠夫妇出现,它们直接预兆着夫妇俩的死亡。
马车在剧中既有串联人物的作用,也有深刻的宗教内涵。车夫、棺材匠夫妇、洗衣女工、嫖客、妓女等人物,原本都是互不相干、各自独立的个体,但都因为乘坐马车而相互有了联系。剧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嫖客在马车上关于嫖妓和性病的话题。这似乎为这出充满悲剧色彩的话剧涂染上了喜剧色彩。然而,细思恐极。这些嫖客与马车夫、棺材匠一样,都是对生活毫无指望、对人生毫无依恋的人。对他们来说,醉死温柔乡比活在令人绝望的现实中更美好,性病对他们来说算不了什么,因此他们在马车上乐此不疲地谈论着这个话题。马车还象征着以色列犹太人始终在路上的漂泊状态。无论是《旧约·出埃及记》中描写的以色列人逃难情节,还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犹太人大屠杀,都很容易让人们将犹太人与逃难、漂泊等字眼联系在一起。因此,马车也是一种悲剧象征。
天使在这部剧中是以死亡天使形象出现的。每当剧中人物死亡时,他们就三人成行悄然而至。尽管死亡天使本身是一种悲剧象征,但他们在剧中却恰恰起到了缓解悲痛、抚慰人心的作用。棺材匠老伴弥留之际,他们来到她的身边,轻轻抚摸她的额头,试探她的鼻息,最终温柔地引领着她走向天堂。洗衣女工幼婴死亡之际,他们不忍心告诉幼婴母亲死亡真相,而用各种编造的故事和谎言欺骗她,哄她开心,让她放心地将自己的孩子交给他们。老棺材匠弥留之际,他们为他营造了一场狂欢似的幻觉,让他与自己的亡妻在欢快吉祥的节日气氛中相聚。然而,剧中死亡天使的所作所为以及抚慰人心的功能,其实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该剧的悲剧主题,即死亡比生命美好;死亡是一种荣登天堂、享受宁静和快乐的幸福,而活着是受尽苦难、遍尝心酸的灾难。
音乐和歌曲也为本剧营造出一种深入骨髓的悲剧感。它们总会在剧中人物死亡之际回荡而起。节奏舒缓、低沉、极具抒情性的音乐,营造出荡气回肠、挥之不去的悲剧氛围。个别地方还非常清晰地唱出了歌词,其内容也与生死不无关系。
剧中其他具有悲剧色彩的还有小镇卫生员,但这个人物身上更多体现的是悲喜剧色彩。作为小镇唯一一位懂点医术的人物,棺材匠夫妇和洗衣女工都曾跑到他这里治病求助。但可笑的是,卫生员永远都是醉醺醺的样子,从来没有清醒过,而且给每个病人开的药方都一样。这一疯疯癫癫的悲喜剧形象下,潜藏的是另一种悲剧,即他已经意识到前来治病的人无药可救,而所谓的药方只不过是暂时的安慰罢了。最明显的例证是,当洗衣女工抱着已经咽气的孩子来求助他时,他明白孩子已经死亡,但于心不忍告诉孩子母亲真相,而同样开了药方给她。
总之,话剧《安魂曲》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其悲剧性表面上看,是由四个人的死亡营造的,但实际上是由活人的悲惨生活造成的。它用死亡的形式,叩问生命的意义。这部戏尽管改编自契诃夫的三个短篇小说,但其中剔除了契诃夫作为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所指涉的社会问题,而重点关注人在生活中的悲剧和不幸。因此,很难辨别该剧反映的时代背景,它其实是消解时代背景的,重在反映凡夫俗子在任何时代都会面临的生与死问题,而这也是一个永恒话题。用俄罗斯的一句古老谚语可以概括该剧的主旨:“度过一生并非漫步穿过田野。”
(作者为复旦大学俄语系副教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8283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