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耀州区佛教文化资源价值的定位与价值发挥的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铜川市耀州区古称耀州,唐代深受佛教文化影响。耀州区现存诸多佛教文化资源,但对其相关研究较少。本项目旨在梳理耀州佛教文化发展脉络,通过对遗址、文献、碑刻等研究,探寻其旅游文化资源价值的定位与实现途径。
关键词:耀州;佛教文化;旅游资源
一、耀州区概况和现有佛教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一)基本概况
耀州区属于陕西省铜川市,古称耀州或耀县。秦朝时为内史地,“(汉)景帝二年始置祋祤县”。耀州县史约有2170年,2002年废县改区,是为今日的耀州区。
耀州区如今是铜川市行政中心,市委,市政府均坐落于区内。总面积1482平方公里,下辖瑶曲镇、庙湾镇、关庄镇、董家河镇、孙塬镇、小丘镇、照金镇、石柱镇8个镇。永安路、天宝路、锦阳路3个街道办,117个行政村。
(二)人文环境
耀州區所在的铜川市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被称为“一圣四杰”的药王孙思邈、西晋思想家傅玄、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史学家令狐德裘以及北宋山水画家范宽均出于此地。
人文胜地有著名的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陕甘边照金革命纪念馆,药王孙思邈长期隐居之地、医宗圣地药王山,始建于苻秦,陕西省三大寺院一的大香山寺等。
耀州的重要文化遗产还有宋代六大窑系之一的耀州窑,耀州窑烧制的青瓷是北方青瓷的代表,质地坚硬,釉面光洁,釉色匀称淡雅,整体呈半透明状。耀州窑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在当代被收藏家广泛追捧;同时,耀州窑工艺的精致,器型器量的繁杂,也体现了宋代北方制瓷业的鼎盛,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缩影。
(三)佛教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耀州佛教寺院和佛教遗迹有大香山寺,神德寺塔、延昌寺塔等,其中大香山寺是目前耀州区佛教活动最繁盛,相关文化产业开发利用比较充分的寺院。
大香山寺历史悠久,始建于苻秦时期,距今已有1600年历史,为陕西省三大寺院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早期佛教圣地之一。每年农历三月初五至十五和十月初五至十五各举行一次的香山庙会在2008年被陕西省列为陕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山庙会主要是以佛教祭祀活动为主。在我国传统佛教文化中,大香山被视为观世音菩萨的出生地、修行地、成佛地。观音菩萨在佛教中的地位极高,几乎仅次于佛祖;同时,观世音菩萨是慈悲和智慧的象征,因此每逢香山庙会,不仅有许多人在此为家人的幸福安康祈福,还有不少学子敬献贡物,以求榜上有名。
铜川市政府非常重视保护和发展以大香山寺为核心的佛教传统文化,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对大香山寺古建筑进行逐年的扩建和修葺,2005年耀州区委、区政府创办了佛教文化节来吸引游客,并投资900万元修建了香山公路。2008年又修建香山照金旅游公路,将香山同铜川著名的照金革命根据地相连,发挥了区位联动效应,促进了香山旅游的兴盛。
二、耀州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进一步探究—以神德寺塔为例
(一)基本概况
神德寺塔坐落于耀州区北部的步寿原南缘的塔坡中部,旧称宋塔或耀县塔,为耀州区现存的最高老的建筑。该塔最初被当地考古人员误认为宋塔,但后来经鉴定该塔的塔基地宫应建于隋代仁寿四年。2004年,耀州区政府在组织对该塔进行维修的工作中,意外发现了塔第四层南边拱券窗内的“藏经洞”,洞内散落地堆放了大量的经卷、绘卷,2010年5月研究人员与耀州区文物工作机关共同打开了这些经卷并拍摄照片,随后进行了全名校录、经名拟定和著录解题等工作。这批文献被编订为242个入藏号(Y0001-Y0242),种类丰富,名目繁多,单单佛经就有四十多种,经鉴定其中多为唐五代宋初时期的经卷,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神德寺塔是一座舍利塔,安放着隋文帝第三次颁赐的佛舍利。舍利石函造型别致,函盖上有四方神像,函身四周有四天王图,雕刻精美,据陕西历史博物馆杨效俊的研究,该石函的装饰风格符合隋代盛行的石质葬具风格,是京畿地区舍利石函装饰风格的代表。
(二)浅谈历史价值与旅游资源开发
神德寺塔始建于隋代,是仁寿四年隋文帝建造的三十个舍利塔之一,对中国佛教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隋代是承上启下的时代,刚刚结束了三百多年的魏晋南北朝的战乱,民生凋敝,民心疲怠,国家正常的秩序亟待恢复。隋文帝利用佛教来保持社会稳定,将佛教地位大大提升,为其后唐代佛教的进一步繁盛奠定基础。文帝任用涅槃众、隋代宫廷僧人等高僧群体主导京畿舍利塔的修造,确立了隋唐两代的京畿艺术风格,是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藏经洞的发现更进一步提升了神德寺塔的地位,虽不及敦煌莫高窟藏经数量和种类多,但神德寺塔藏经洞的发现对研究唐末五代和宋初时期佛教的发展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笔者认为神德寺塔作为耀州古建筑种资历最老,佛教建筑种地位最高的佛塔,理应重点开发。具体方法可参考法门寺,大香山寺,以举办佛教文化节、建造佛经博物馆等方式,宣扬神德寺塔的重要历史意义,文化价值,带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效俊.隋代京畿地区仁寿舍利石函的图像与风格——以神德寺舍利石函为中心[J].考古与文物,2015(05).
[2]何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庙会环境研究——以铜川香山庙会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3]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隋唐考古研究室.《2008·2017年陕西三国隋唐宋元明清考古综述[J].考古与文物,2018(05).
[4]黄征,王雪梅.陕西神德寺塔出土文献编号简目[J].敦煌研究,2012(01).
作者简介:
杨晨曦(1998-),男,汉族,山东省淄博市,西北大学本科生,研究方向:历史学。
张千硕(1999-),男,汉族,陕西省宝鸡市,西北大学本科生,研究方向:国际政治。
陈华崟(1998-),男,汉族,陕西省安康市,西北大学本科生,研究方向:中国史。
基金项目:
本文系西北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9068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