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国新闻中审丑的价值规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新闻中的审丑主要是通过报道一些令人不适的自然灾难及社会事件,从而让受众能够在审丑过程中进行丑与美的对比,更能感受到生活中对于美的概念,使受众萌生对美的追求。新闻中也会根据当前环境下受众对审丑的盲目追求来引导并规范受众行为。但新闻中审丑的报道应该适量,最重要的是要注意社会影响。
【关键词】使用与满足;核心价值观;美与丑;中国新闻
“审丑”一词来源于罗森克兰兹创作的《丑的美学》,审丑是审美的一种表现形式,丑和美因为含有相同的元素,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转换。对这个词语的概述,目前具有很大的争议,它指的是受众在生活中越来越倾向关注那些能够引起生理和心理上不适的内容,通过对这种不适感的品味,获得一种只属于自己的刺激的体验,在网络中产生了一种仪式,这种仪式使得受众获得了自我满足感和一种群体的自我归属感。
一、审丑在我国流行及发展的原因
审丑现象在我国新闻中流行与发展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几点:
(一)社会层面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但文化的发展却相对迟缓,受众对于一些主流的“美”的认识和主流价值观的形成没有统一的标准,甚至有时逃避主流价值观的倾向。其次,在互联网急速发展的情况下,互联网的即时性、有效性和互动性使每个人都成为一个独立的网络创作单元,丑的现象也层出不穷,互联网的热潮引发了一系列的审丑现象。最后,审丑现象存在于多元文化不断发展的时代,受众对各种文化形态的理解度和包容度较高,社会信息更迭速度极快。
(二)媒介的关注和曝光
在当今许多传媒公司经常不遗余力在新闻中报道各种丑的現象,从而博取眼球、增加收视率,进而获得利润。新闻中经常利用受众喜欢猎奇、喜欢差异性新闻的心理,根据受众的偏好对传播内容选择播出,很多时候不可避免的出现低俗、色情、暴力等一系列能引起受众视觉冲击的内容。导致审丑现象的频繁出现。
(三)个人心理层面
受众作为个体,一方面喜欢追求有异于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另一方面对新闻的选择很大程度上也来源于其他人的评价。从受众视角分析,在对丑事、丑行为表达观点时,即便是过激的批判也不会承担过分的责任。受众在新闻审丑的过程中,可以使得自己的观点表达更加自信,也可以找到一种群体归属感。因此审丑现象更容易发生,也更被人们所理解。
二、审丑在中国新闻中的价值
审丑在中国新闻中的价值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审丑与审美的相互转换
如果将生活中“丑”通过“艺术化地表达与呈现”可以作为一种另类的“美”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人们也发现其实“丑”的存在才构成了世界的完整。审丑给人们带来的不止这些,它间接性的使受众对世界的认知更加深刻,萌生出强烈的对美的追求。审丑在理性的条件下,可以更好地衬托出美的感受。例如:新闻中经常报道各地的不文明现象,即一种“审丑”现象。与此同时也将一些规范的文明现象进行播报,两相对比,孰是孰非已经不言而喻。在这种对比中可以让受众更好地理解文明行为的重要性。比起直接播报社会对文明的需求,这种方式让受众更容易接受社会规范。而新闻中的“审丑”有时也起到了很大的警示作用。这种“审丑”的运用,对于新闻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在很大程度上警戒受众,让受众更加珍惜生命,例如:在对凶杀、自杀等事件的报道中,有时会描述一些血腥和暴力的场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审丑”的运用。也能在平时生活中也会对周围的危险环境进行提防;受众在观看新闻时,面对灾难、死亡、暴力的场面时,会更加认识到自己生活的美好,感觉到幸福和满足
(二)引导规范人们的审丑行为
关于对新近发生的一些审丑文化的报道,以此来规范人们的不理性行为,甚至以一种批判的视角将这种审丑的社会现象呈现在新闻中,一般还会借专家的口向受众说明这种审丑行为的规范方法。例如:央视《今日说法》揭露了网络直播中存在的乱象,并且提出部分网络主播门槛低,网络主播沈志勇以说唱的方式详细描述吸毒后的各种感受。《焦点访谈》在对网络直播乱象报道中,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薛松岩表示:“他这种行为给社会带来了很大危害,特别是污染了我们的网络公共空间,妨害了我们的公共利益。”审丑在新闻中的使用也应该控制在较小的范围里,并且应该反复斟酌情景环境,判断是否可以在报道中使用审丑。这是因为若是新闻中对审丑的报道比重较大,受众会相信新闻所提供给他们信息,失去判断力会造成受众的恐慌心理。若是提供关于与审丑相关事件更为详细的情节,也会使受众失去对新闻本身价值的追求,而过分关注新闻是否具有猎奇性,对受众造成不良的影响。对于过于残暴和血腥的事件不能描述太多细节,这会使一部分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新闻对审丑相关事件细节的报道,而引起效仿。
三、“审丑”在中国新闻中的规范
(一)提高自身媒介素养
作为个人,受众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不能单纯的将展示个性视为“头等大事”,应该更加将自我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在正确的价值观中理性审丑,不盲从、不媚俗,在新闻的大量信息中可以区分审丑的价值,对于审丑行为应该有自己的观点立场,侧重于对细微环节的分析,应该重视理性分析而非直觉好恶。分清媒介环境和真实环境之间的不同,坚信自我发展和国家的发展之间相依相存性,在审丑活动中积极传递正确的信息,树立媒介责任感,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政府加强宣传核心价值观
政府方面不仅应该做好线下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外延,更应该注意的是要主动利用多媒体平台,根据不同的平台特点,“主流意识形态决定了一个国家文化发展与前进的方向,是使社会长治久安、增强政治合法性的深层次力量。”用多种方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例如:利用图片、视频、文字相结合来满足受众对各层次的需求。让受众不光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思,更深刻的认识到主流价值观对受众生活的指导作用,与自己生活相联系。培养受众对践行主流价值观的自豪感。同时政府也应该出台与如何“审丑”相关法律法规,并严格把控网络环境,给受众建立一个良好的网络空间。让受众在观看新闻审丑相关事件时可以理性审丑,不被社会不良风气所影响。
(三)新闻机构应承担社会责任
新闻机构坚守新闻媒介作为“把关人”的职责。当今社会环境异常严峻,许多媒介为了追逐收视率一味迎合受众的喜好。新闻媒介应摒弃这种“使用与满足”的理论,积极的树立“把关人”的形象,新闻媒介对各方传来的信息应该进行层层的筛选,对那些可以带来收益却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坚决取缔,在对审丑相关新闻进行报道时,一定要考虑到后续的社会影响。要保持新闻媒介客观公正的地位,按照政府的批示正确地引导舆论。
参考文献:
[1]朱强.当代大学生审丑行为的探讨[C],山西青年,2017:221.
[2]张帆,李辉.当代传媒文化中“审丑”现象刍议[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7):93.
[3]《焦点访谈》重拳打击网络乱象,2018年2月12日.
[4]叶海涛,方正.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8,33(5):34.
作者简介:刘源源(1994-),女,陕西省宝鸡市,硕士,西安工程大学,710048,新闻与传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9128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