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校教育的自我反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学校教育关系到一个人的未来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学校教育是所有教育中最主要、最完整、最系统的教育,应该得到全社会的重视。本文主要围绕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途径探索两部分以个人经历为主线,对学校教育进行反思及有意义的补充,以期使学校教育得到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学校教育 自我表现能力 学生榜样 法制观念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2-0158-02
  學校教育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接受过的最完整、最系统的教育,具有基础性、长期性、深远性的特点。学校教育是否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对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成功的学校教育不仅应该教会一个人如何学习,更重要的是教会他如何做人,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更好地生存、更好的发展、更好地找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本文将重点围绕我自己的学校教育经历,说明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一、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关于自我表现能力的教育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青少年内在需求的满足程度密切相关,但实现中青少年的尊重和自我表现的需求却未能得到较好的满足,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因此,应该重视学生自我表现的内在需求,开发学生自我表现的个性差异资源,扩大学生自我表现的空间,引导学生自我表现的方向。”[1]中国人对自我表现能力整体是比较欠缺的,其中有传统和现实的原因。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有两种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所有的中国人,一个是自强的精神,一个就是内敛的精神。这两种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力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我们发展的障碍。至少我所受的学校教育是这样的。尤其是内敛精神影响了学校对学生自我表现能力的教育,影响了学生自我表现能力的形成。在我受教育过程中,学校、老师经常会对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提出严厉的批评,而对我们的优点、特长则很少给予的肯定,批评与肯定不成比例。在这种的情况下,我们的自我表现能力就会变得很弱。另一方面,学校教育使我形成了这样一个观念,如果个人自我表现能力太强,会让人变得非常高傲,与我们所提倡的谦虚低调相矛盾。这两个原因影响了我的自我表现能力的发展。
  2.忽视了对优秀学生榜样的树立
  有的学者认为:“榜样教育具有形象、具体、生动等特点,能将抽象的道德准则、道德规范通过榜样示范具体化为易于理解、对照和效法的行为,符合人们的心理特征。”[2]在学校生活中,我们和老师、同学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受他们的影响最大。各级各类老师是教育方针、素质教育的贯彻执行者,也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对我们人生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老师强大的人格魅力、广博的学识、正直的品质,会给每一个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老师或者是老师给我们推介的一些榜样人物,对我们来说都是高大雄伟的。由于老师或者老师树立的其他榜样人物在年龄方面的差异,会导致我们与他们形成诸多的不同观点。如果老师树各种类型的学生榜样,如学习标兵、卫生标兵、体育标兵,效果就会大不一样。因为学生榜样的年龄与我们相近,同时,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和我们一起学习、娱乐等。所以,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使我们主动地加以模仿,对我们产生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但由于学校教育中对老师的评价存在多方面的要求,尤其是分数方面的要求,而对于那些不易量化,但是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或者终身发展有益的素质,如性格、道德不够重视,在这种教育背景下,就会培养出一些有才无德的人或者道德不高的人。我以一个高中同学,他学习一直非常优秀,一直是老师眼里所谓优秀的学生,一直被视为我们身边的学习榜样,但是,他在学习或生活中都是非常自私的,尤其是在学习方面,对于向他请教的同学,他从来是置之不理或者用利益交换。
  3.忽视了对学生法制观念的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把依法治国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一环,把依法治国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学法、守法、用法。对每个人来说,法制观念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从学生时代开始就要长抓不放,学校教育时期应该是每个人全面接受法制教育的时期,尽管现在法制教育已经专门编入了各年级的教材中,但从学校教育的实施效果来看,依然不容乐观,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针对小学生来说,很多老师认为,小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的原因,尚未具备树立法制观念的能力,他们认为法治的教育需要在高年级开设,从而错过了法制教育。第二,还有一部分老师错误地认为,一个人的法制知识不需要专门地教育,而是需要在社会中接受法制教育。第三,也是当下学校教育最为普遍的,由于学生的法制教育并不是像知识教育那样容易量化,所以从学校到老师再到学校的各级工作人员都把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当成非教育的重点,只是按照标准完成国家的法制要求,对实际的法制教育的效果却全然不顾。由于以上的做法,导致现在的一些学校的法制教育形同虚设。下面举一个我所在的学校的例子。初中是寄宿制学校,老师监管不严,有一部分同学长期欺负弱小的同学,甚至为了索要物品,拿刀威胁他们,这种现象过了很久老师才发现,这时已经对受欺负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影响。后来,接受了更多的教育后,才知道拿刀问学生要东西已构成了犯罪,可见法制教育对一个学生来说,是非常的重要的。
  二、学校教育问题的解决措施
  1.加强对学生自我表现能力的教育
  一个人的自我表现能力不仅能够展现一个人内在的素质,而且可以给人以良好的形象,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影响一个人自我表现能力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家庭的影响、学校的教育、自身的学习等。在我国的现行教育制度下,学校教育往往片面地注重学生的知识教育,忽视学生自我能力的教育。本文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学校教育对于提高学生自我表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校教育的时效性。第一,学校要加强对教师各种能力的培养,学校各种育人任务,最终要落实到每一个教师身上,所以学校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对老师开展针对提高学生自我表现能力的专题培训,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第二,在课内,教师要在充分讲解知识的基础上,尽量地给每一个学生发言的机会;同时,教师在给学生设置每一个问题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切记提问过低或过高;此外,教师要严格控制上课讲解的时间,要给学生课上相互讨论的机会。讨论的问题内容要丰富,尽量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把课堂上学到的间接知识和学生平时获得的直接经验相互融合,使学生对于自我展现表达出足够的兴趣。第三,要按照每个学生的结构、能力水平合理分组。每个小组要有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各科老师要给每一个小组布置适量的任务,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独立完成,避免了因为学生水平太低而无法完成任务,又要做到了小组成员在完成任务中切实提高了水平。   2.重视对优秀学生榜样的树立
  榜样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如果运用得当,将发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从当前一些地方的学校教育的实践来说,学生榜样树立方面有待改进和完善。本文主要着眼于优秀学生榜样的树立。第一,学生榜样的树立一定要恰当,尽可能地选择德才兼备且人际关系良好的同学,因为这种学生容易和同学打成一片,乐于把自己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学习习惯等潜移默化地传输给同学;切忌选择那些学习成绩优异,但品德、人际关系不好的学生,以免使学生形成一种唯分数论、唯学习论的错误观念;一旦树立了不当的学生榜样,这将对学生产生非常坏的影响。第二,学生榜样的树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学生的事迹,选择的榜样要有公信力,可以把选择权交给学生,由学生投票选从自己心目中的榜样,最后结合教师的意见。选择的榜样可以是班级的,也可以是学校的;此外,选学生榜样要有动态性,可以采用每周或者每月评选一次的方式,让每位同学都有成为榜样的机会,这会使每一个学生获得集体荣誉感与归属感,产生向榜样学习的动机,从而自觉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第三,所选的学生榜样要多样化,要立足与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要在道德高尚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倾向性,如,道德模范、文艺标兵、体育标兵等。
  3.重视对学生法律知识的教育
  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不仅对学生的自身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有利于推进我们依法治国方略。学校教育是整个学生法律知识的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教育改进:第一,学校要营造利于法律传播的大环境,如学校要定期地给学生以法律知識宣讲的教育,关于这类教育,既要有正面的教育(让学生知道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又要涉及负面教育(让学生知道哪些行为是不合法的),并在私下里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下来(着重书写学生自己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列出可能的解决措施),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此外,学校要在学校的张贴栏处贴出一些有典型意义的遵守法律的正面案例,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每一个学生。第二,学校要定期地开展法律大讲堂、法律大讨论等活动,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把自己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与法律有关的事例分享给大家,把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了解法律,自觉地服从法律。第三,每个学校,特别是中小学要尽量地设置一位法律副校长,他们是拥有专业知识的人,能有更好地和拥有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教育知识结合起来,制定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方案;此外,各项规则、政策的落实都需要教师,所以,学校要安排出相当数量的老师负责记录每一个学生的日常举止,以便于随时观察学生的发展动态,把学生的不良行为及时扼杀在萌芽中。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措施,结合学校教育不断的自我反思,社会各方面力量的不断重视,学校教育一定能够取得跨越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妮华.如何引导和实现学生自我表现的需求[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2).
  [2]易莉,徐惠.社会学习理论中的榜样教育[J].江西教育,2006(2).
  [3]赵梦雷,张迪.新加坡中小学法制教育的概况及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8(1).
  责任编辑:杨国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9429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