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元视角探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基于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回顾传统教学模式,结合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际,阐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与问题。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多元智力理论视角和“互联网+”时代视角对当今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作简要阐述,为进一步落实与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提出思考与展望。
关键词:多元视角 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6-0112-03
近年来,国内外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需求的关注及在我国由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案件频发等原因使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如火如荼。发达国家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起步早且发展迅速,已经从早期的“问题—治疗”取向教育,成长为“预防—矫正”取向的研究。国内此类教育发展目前还停留在体系构建与实施发展阶段。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文件中提出把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从“自我意识、人格发展、生涯规划、学习、人际、性与恋爱、压力与挫折、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等方面给出了详细的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方向,作出了“主干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设置2个学分,32—36个学时”的具体指导。[1]《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文件的出台,从顶层设计的体系构建到高校各部门的专项保障都给予了具体标准和要求。教育部、卫生部和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又针对第二课堂的青年学生群团工作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给予了明确部署。可见,在国家层面已然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学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主阵地”,给予高度重视。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改革
1.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高校教学模式较单一,通常包括课堂知识传授和课后知识内化两个部分。[2]课堂中,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体的班级授课制最普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灌输,很难与自我内在做联结内化。考虑到教学效果,教师主要依靠布置各种形式的作业或任务来完成对知识的巩固。但易造成对教学效果的考量存在形式化、片面化的倾向,导致课程教学的考核到最后只是一个分数或缺乏监管体系的调查问卷。[3]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近年来研究领域逐渐拓宽,水平提高,在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理念与实际案例的基础上,按国家相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形成以课堂教学为主,兼具个体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等“个性化、体验式”的模式。
2.教学面临的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有限的课时里要完成具备傳授知识原理、重视体验与应用,推崇感悟与分享、提升能力的目标,其授课难度显而易见。同时,作为当代青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时效性、社会性也常成为被质疑的问题。
不少高校基于学生基数、专业师资和有限课时等方面的考虑,只能做到传统的讲授式教学[4],一些高校采用增加公选课的方式尝试解决此类问题,但教育的有效覆盖面和师生的重视程度也会成为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因子。在课堂教学中,不注重学生非认知部分,如自我体验、自我调节和成长,学生的兴趣和对心理健康的盲点误区等问题,常使学生课堂上参与度与情绪体验度不高、对课程内容感到枯燥无趣;在教学模式多元的体验式课堂上,学生课上热闹,课后教学效果不明显。
3.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
全国专兼职心理咨询师或专业的心理教育人才“供不应求”、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心理咨询师资格证考核的取消且目前尚未建立心理健康相关工作从业人员的管理规范的情况下,很多高校很难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推进。
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区别。[5]其要求在课程中不仅要使学生具备心理健康的相应知识,更重要的是它遵从大学生能真正内化、会鉴别、能使用的实用主义。于是,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之间的矛盾、差距与问题,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二、从多元视角审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模式
国内学者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结合自身长期实践,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教育的方法,将其归纳为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教学模式以及“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新兴教学模式。
1.积极心理学视角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心理学流派,旨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潜能,用更加开放、乐观、欣赏、充满爱的、满足的眼光来研究人所具备的优良的能力、动机和积极的品质。
角色扮演或情境体验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强化学生参与意识、提升内省程度及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6]控制班级人数也是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教育模式的改革途径,小班教学的教学模式有助于调动学生主体意识,提升参与感,更能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增加学习专注度,产生学习兴趣也能帮助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与交流,形成师生间的高效互动,从而保障教学质量。[7]
同伴教学模式[8]是团体教学法的一类[9],也是大学课堂常用的教学模式,教师给定学习主题,学生课后合作学习搜集与主题相关资料形成报告,并在课堂上展示学习情况。有效教学的研究中“学习金字塔”理论认为,向他人讲授或所学后立即运用,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24小时后的保持率在90%[10],可见适当的教学体验本身对学生来说就是最好的学习奖赏,能使其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我潜力,锻炼能力。
2.多元智力理论视角
多元智力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支撑多元智力理论的是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着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和知识领域相联系的七种智力:音乐智力、身体—动觉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语言智力、空间智力、人际智力、自我认知智力。[1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从多元智力理论出发,就要充分尊重和开拓适应不同个体智力的差异而产生的教育模式与方法,尝试探索以各项智力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展开更有针对性的有效教学。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模式,通过成员间的人际交互作用产生心理上的体悟,进而探索内在,学习新的行为方式从而改变行为。[12]团体辅导遵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弱化教师单向传授的功能,通过更具灵活性与开放性的方式使得学生的个人特质、认知方式、人际互动模式等综合的指标得以展现,使教师能从更加立体的方面观察学生的多种智能的发展,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授课。同时,在团体辅导中,学生个体也能从同伴身上获得尊重、包容、多角度问题的理解与体验,产生习得。团体辅导能更真实的呈现现实生活中互动模式,对人际关系的改善、自信心的培养、适应能力的增强等整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有显著效果。
音乐冥想[13]的教学模式基于学生音乐智力、身体—动觉智力等能力的发展,一方面能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课堂学习专注力,使整个身心状态得以调整,另一方面符合大学生走进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希望得到内省和感性体验的心理预期。
阅读疗法[13]起源于美国,但在亚洲文化背景下,通过阅读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能有效削弱抵触或郁藏在读者心中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情感,阅读成为了大学生心理自愈的一种手段,阅读本身的灵活性、随意性、宽泛性、无限制或顾虑等特征也使得这一教学模式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3.“互联网+”时代视角
“互联网+”时代作为一种新兴经济形态,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各个产业或领域深入融合,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新的發展条件。互联网+时代打破了时空限制,充分发挥其开放、共享、众创的特征,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考。[14]
当代大学生已经是“90后”“00后”,被称之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上网也成为其生活方式。因此,作为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应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拓展教育平台,扩宽心理健康教育覆盖面,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与管理,强化师资队伍的能力。
网络公开课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2010年随着国内字幕翻译制作的发展,助推了大量的网络公开课在国内的起步。随后,国内知名高校、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内外专题开放课程的完整教学视频等陆续被搬上网络,其中心理学相关课程也被大量引入,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心理学在国内关注度的提升。[15]
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应用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也较为常见。[16]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与课程有关的网络视频,并完成与学习有关的任务,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讨论和组织成果展示,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一些高校还将教学视频制作成“短、小、精、趣”的微课[17]与所制作的教学测试等教学资料一并上传共享,提高教学覆盖面,检验学习效果实现教学去时空化。同时,充分利用一些在线辅助教学App,如“雨课堂”等,将教师上课所用的PPT、随堂小测试等资源上传,实现在线签到、线上互动、即时查看教学资源等功能,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便利。此外,教师还能通过此类形式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不断充实完善教学资源。
三、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与展望
1.积极探索“授之以渔”的教学模式
尝试探索“授之以渔”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思考:其一,让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教师在课前可以围绕一个主题向学生征集有关主题的问题,再灵活选择恰当的教学形式,因材施教;其二,让学生带着反馈来上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身要求学生能真实投入、体验与分享,采取课程的教授课与研讨课穿插进行的形式,课堂上的交流学习到课后布置适当的与授课内容相关的任务,并于下次课反馈报告练习、观察的收获并于全班进行心得的分享。其三,灵活利用好班级中的“关键少数”资源,如心理委员、班长、学习委员等班干部进行培训,收集班级心理信息,提升鉴别能力与朋辈辅导能力,使教师更有针对性的对班级进行授课辅导。
2.拓展多元智力理论中心理健康教育
充分开发与挖掘不同智力领域所适合的教育模式,注重课程开发。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探索诸如写作、书画、沙盘、实验等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结合各高校特点,融入校本课程。关注特殊教育学校、民办高校、独立学院等非综合类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通过实证研究探索有效的教育形式。
3.构建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平台
针对目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数据处于“孤岛”状态、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数据不能实时更新、高校学生所接触的微课、慕课等网络公开课良莠不齐,碎片化等问题,考虑构建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平台,整合线上线下高校优质的心理健康数据资源,畅通本校师生心理健康问题沟通渠道,提供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开展情况的丰富信息,提供高校间展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与水平的交流平台,实现校本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流动,也为教学效果的呈现提供空间。
参考文献:
[1]汪海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的现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8(2).
[2]刘曼曼.《大学生心理健康》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4.(66).
[3]夏冰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4).
[4]张翠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积极模式探析[J].普洱学院学报,2018,34(1).
[5]周凤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探析[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1).
[6]李一鸣.角色体验式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经济师,2011(4).
[7]封静.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求知导刊,2017(5).
[8]张晓婷.积极学习策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6,25(2).
[9]于含露.团体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探索[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6,26(2).
[10]朱乾.慕课时代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翻转课堂的实践反思[J].亚太教育,2016 (12).
[11]罗志强.多元智力理论视野中的成人教育改革研究回顾与反思[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7,30(4).
[12]琚长庭.团体活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7,16(1).
[13]项新新.音乐冥想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27).
[14]方鸿志.“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24(2).
[15]周敏.网络公开课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37(6).
[16]孙慧.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3(11).
[17]陆建兰.微课程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7 (12).
责任编辑:杨国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215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