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心理危机预工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心理危机是指个体在面临超出个体能力范围的突发事件时所产生的心理困惑与困扰状态,是人的心理发展的一种失衡状态。学生心理危机的出现,会影响学生不良情绪的出现,甚至引发学生不良行为的产生。高职院校是心理危机的高发人群,因此,高职院校进行心理危机的预防非常有必要,并且需要有针对性地构建学校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危机;预防;预警机制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的不断发生,尤其是由于对心理问题处理不当而导致学生自残或者伤人的行为时有发生,对学校的声誉以及家庭的和睦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和负面效应。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未雨绸缪做好学生的心理危机预警与预防工作,提前干预和降低学生由于心理危机而导致的不良事件发生,这也是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管理中亟需面对和解决的任务。
  一、心理危机预警系统概述
  心理危机理论最早是由心理学与精神学家提出来的,现今已经形成了较为全面的理论,它是指人在面临困境的过程中由于超出了能力范围而产生的短时的心理失衡状态,这种心理主要表现为紧张或者焦虑和崩溃。高职院校学生常见的心理危机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发展危机、二是存在性危机、三是境遇危机。发展危机主要是高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挫折而导致了心理偏差或者行为偏差的出现,比如学习长期落后,人际关系不良等。存在性危机主要是学生对自身存在的价值、意义或者责任等产生的心理失衡的状态,比如就业压力或者考试带来的压力。境遇危机是个体无法控制和预测的突发事件所导致的个体心理失衡的状态,比如自然灾害或者疾病等。
  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发展现状
  高职院校的生源大多是考不上普通高校而降低分数线被录取的,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不论是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学习能力与学习态度,都与普通高校的本科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随着近几年高校的扩招,而生源却又不足时,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更是难以保障,这些学生进入高职院校之后,由于基本素质参差不齐、达不到要求,因此,在高职院校的学习生活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和学习问题。
  高职学生最为普遍的心理危机就是人际关系问题。困扰大多数高职学生的问题就是人际关系紧张或者人际关系不协调。大学就如同一个小社会,是学生迈向独立、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学生需要与不同的个体打交道,也需要学习和适应社会交往与沟通的技能,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但是,高职院校中,由于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缺乏一定的社会交往经验,常常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在交际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不愉快和挫折,如果他们长期人际关系失调、人际交往受阻,那么这些学生很容易产生心理失衡的问题。
  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正处于半生不熟的阶段,他们自认为身心发展已经成熟,但是他们的心理发展还不够完全成熟,易冲动。这个阶段的学生身体发展已经完全成熟,尤其正是性成熟的阶段,渴望恋爱,但是又不会妥善处理恋爱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这不仅会对学习与生活产生负面的不良影响,而且会对自我评价产生偏差,严重时则出现心理危机。
  三、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措施
  (一)做好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工作
  (1)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学生的心理档案是高职院校为学生在入校时期建立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档案资料,目的是为了检查学生进校时心理健康问题,一旦发现有问题则可以马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同时通过跟踪观察,可以有效预防和干预心理问题的发生。
  (2)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比如讲座、课堂教学或者心理咨询等,都可以对高职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起预防作用。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将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与学生分享,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的心理问题,让学生掌握解决心理危机的方法,同时教育学生要热爱生命,懂得感恩。
  (3)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心理互助。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学校的各种媒体,比如广播电调、校刊或者校园网,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的知识,或者每年定期举行心理沙龙、心理知识竞赛等活动,支持学生创办心理健康社团或者协会等,发挥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互助作用。
  (4)呼吁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与支持。社会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支持分为精神支持与物质支持两种,相对于物质支持而言,学生更加需要的是情感的鼓励与帮助,因此,给予学生社会支持是非常必要的。社会支持来自于家庭、社会以及学习多方面的共同合作,只有各方面共同支持,才能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构建有效的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1)高职院校要确立心理危机预警指标。心理危机预警指标是对具有潜在危机状况具有检测作用的指标系统,这个指标系统由四个部分组成:一是个体发展状态、二是社会环境、三是个体人际交往、四是负面情绪。这四个预警指标可以对潜在的心理危机进行有效的预测,比如对心理危机的原由、类型,甚至强度和可能导致的后果都可以进行分析预测。
  (2)尽可能搜集具有危机的预警信息。最常用的搜集办法是为高职学生建立心理档案,用心理量表来测试学生在入学时期的心理健康状态,为所有的学生建立心理档案。除此之外,还可以跟踪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建立日常信息或者档案。这个档案记录可以由班级的班干部或者班级心理委员进行及时记录备案,对周围同学出现的不良情绪与非正常的反应进行及时备案。
  (3)确定预警对象并对预警信息进行评估。对重点预警对象要保持持续的关注,进行及时的观察与记录,这是提高预警机制准确性与高效的前提条件。高职院校需要建立专门的心理危机预警机构,并对所搜集到的预警信息要进行准确的评估与分析,确保预警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刘中亮.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策略[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3).
  [2]刘杰,张蓉.浅谈高职院校學生心理素质教育[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2(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261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