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后现代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的资本主义在历史舞台上的现代性批判激进的趋势,并逐渐成为西方社会的主要表现,甚至开始占据西方政治生活的地方。作为思想的一种社会趋势,后现代主义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一定的理论渊源。了解后现代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后现代主义的思想主张,并对其有更加客观的认识和评价。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背景;理论渊源;科学技术西方哲学
  
  一、 后现代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转换
   1.科学技术和理性的高度发展以及两次战争的爆发
   在“黑暗”的中世纪之后,西方建立了现代的现代科学。自然科学推翻了宗教神权,恢复人权。自然科学的出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促使科学技术不断走向了极端。从资产阶级利用科学和技术的角度来看,他们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和满足他们的野心,资本家不断地从工人榨取剩余价值,让科技为法宝,以帮助人们摆脱黑暗,摆脱束缚,它已成为剥削人民的工具,欺压百姓,而赚大钱。不仅如此,但资产阶级还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来开发和掠夺等落后民族和国家,获得劳动和生产资料,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这使科学和技术为资产阶级殖民和掠夺的武器。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无数生命被科技和武器所残害。科学技术和理性催生出了战争,战争又促进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理性的进一步觉醒。战后的军备竞赛又加速了科学技术和理性的发展,人们拥有了更加先进尖端的武器,对人类和社会乃至自然的掠夺更加疯狂、更加贪婪,由此引发了新的矛盾和冲突。
  科技由人创造,成果也是为人服务的;理性是人的理性。然而资本主义社会却使科学技术和理性与人相对立:理性成了技术理性,成为了资本家获取利润的工具;人权也服从于技术理性,成为了技术理性的工具。这一切都使得以宣扬自由、理性的西方人失去了价值和信仰的根基,促使人们开始用怀疑的眼光看待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和现代科学技术。
   2.后工业时代来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科学技术信息化时代到来,西方步入了丹尼尔·贝尔所说的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的同时,物质也的极大丰富。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足够的保障,但是精神生活却受到了挑战。人们的宗教意识不断淡化,对于欲望和情感的渴望打破了理性的束缚,人开始意识到自我。这种社会环境的变化冲击了传统的价值观念,固有的价值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
  (二)政治经济的矛盾使得资本主义社会全面异化
   工业文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物质生活,但这种改善却是以牺牲人的主体性为代价的,并且其背后还隐藏着资本主义无法化解的矛盾和危机。一方面,虽然科学技术带来了资本主義社会生产力的飞跃,但生产资料私有化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仍然无法解决甚至尖锐化;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制度更加庞大和严格。人们也成了机器的一部分。正如电影《摩登时代》中所示,人们在大型工厂中机械地和日复一日地重复同样的工作。资本家甚至希望工人吃饭和依赖机器,以便工人可以在吃东西的同时工作。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在传统上受人尊重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人开始失去主体价值。学者们对于自身的忧虑转化成了对社会的忧虑。由于社会外在因素的影响,他们开始失去自主性和自由性,将知识作为谋生的手段,文化行为首先作为商品存在,对于至真至善至美的价值追求屈从于市场的需求,文化作品变得越来越时尚化、媚俗化和商品化;人与人之间只存在职业分工决定的权力交往,为物质需求的精神交往,交往充满了被迫性、功利性和程序性,充满情感和友谊的交往越来越少,语言不再是人与人之间表达感情的工具,不再是自然流露,而是一种表演;人类的自我意识开始丧失,价值标准丢失,自我宣传自我,和基于个人资本主义变得个性化和面向角色的资本主义。其他的标准,成为他们自己的标准,人们被社会所包围。和确定。
  (三)资本主义发展对自然的破坏
   资本主义性质的破坏加剧,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存。资本主义要发展就要向大自然寻求原料,然后,资本主义开始破坏性利用自然,留下了许多不可再生的资源几乎耗尽;同时,大工业生产的有害物质和气体等被排放到自然界,导致了自然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于是,人类的家园又出现了许多新的灾害,大气污染、生态失衡、海洋、森林和耕地被严重破坏,由此引发了全球变暖、土地沙化、水质污染等一系列恶果。
   总体来说,20世纪60年代的资本主义社会,一方面,人们承受着战争带来的物质上的匮乏和精神的上的创伤,另一方面,人们也忍受着资本主义不断发展和资本家对利润的疯狂追求给他们带来的经济政治和生活生存环境等方面的压力。正因如此,在失去了精神以及自然家园之后,西方人开始进行反思,试图找出资本主义出现危机的原因,他们开始进行深刻的反思进而批判资本主义及其所信奉的意识形态。此背景之下,后现代主义正是应运而生,实际上后现代主义就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反思与批判。
  二、后现代主义产生的理论来源
  (一)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反形而上学的倾向
   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反形而上学倾向在后现代主义思潮中都有所表现。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两大主要流派。在科学社会主义内部,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形而上学是一个伪命题,也就是“妄”命题,不存在认识的意义;而日常语言分析学派则根本不承认形而上学命题,绕过它,将形而上学“悬置”起来;在人本主义内部,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反对形而上学的倾向比起其他流派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海德格尔认为,西方传统哲学中的柏拉图主义和西方近代哲学康德、马克思等人都是西方形而上学,并且西方哲学到目前为止仍然在形而上学中发展。他还提出了关于“存在”和“语言”的学说,通过对“存在—理解—语言”的强调和分析以及对西方哲学的强烈批判,摧毁了传统哲学上的形而上学,瓦解了传统哲学中对于观念与实在、主体与客体对立的二元论。海德格尔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了一切后结构主义思想家和现代主义者颠覆传统观念的基本策略。   (二)非理性主义和非道德主义
   尼采可以说是非理性主义和非道德主义的代表人物。在尼采看来,西方哲学自柏拉图到康德都处在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当中。尼采十分不同意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他主张摧毁西方固有的价值观念,进行“价值重估”。尼采为了避免虚无主义倾向,提出了充满强力意志的“超人”理论。尼采关于意志的思想源自于叔本华的唯意志学说。叔本华认为,理性是意志的工具,理性要满足生存的意志,各种欲望都是生存意志的表现。尼采认为一切都是意志的产物,这使得尼采抬高意志,反对理性主义的真理观,倡导功率真相。世界的本质是权力的意志,人的等级,弱者与强者的法则是自然的规律,并公开促进非理性和非道德主义。尼采的非理性主义和非道德主义对西方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后现代主义的重要理论来源。
  (三)维特根斯坦的后期语言哲学
   维特根斯坦认为,哲学是澄清问题的活动。他认为,对语言的误解产生了不必要的争论,哲学的根本任务是语言的描述,事情是不能用语言来解释区分。由此,维特根斯坦提出了“语言界限论”、“语言游戏”等思想,强调,语言的意义是从语言和语言环境的实际应用是分不开的,试图打破传统哲学的反映论所谓的“镜喻论”。维特根斯坦所强调的语言和分析的影响,西方哲学开始从认知转移到语言分析,实现了西方哲学史上的语言学转向。维特根斯坦在早期提倡分析哲学。后期转向了语言哲学,这不仅是维特根斯坦个人思想的转变,也意味着西方整个哲学传统的转变。由于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中包含了后现代主义因素,因此,语言哲学也成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
  (四)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对现代科学以及现代西方工业文明进行了激烈的批判。霍克海默认为,科学技术带来了生产力发展,却也带来了災难。经典马克思主义已经不适用于现代西方社会所面临的问题,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已经不是制度而是科技,科技的发展对人性的压制和异化力量日益增长。马尔库塞提出了"技术进步=社会财富增加=奴役的扩展"的著名公式,他认为发达的工业社会是使个体全面压制的社会,是对人的个性实现全面的管理和控制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开始疏远,以及他们的表情遗忘和放纵。此时,人变成了东西,人变为材料和技术,只有技术的合理性,而不是批判性和创造性的压制下,一维的人。萨特存在主义的代表,认为存在是必要的,没有道德标准和真理,一切都未定。存在主义是非常悲观的。他们认为,人们的生活条件是烦恼,恐惧,绝望,和缄默。这些想法是由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所有生产。这种批判现代性、对人生存的孤独性等的强调为后现代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理论来源。
  (五)解释学的发展对传统哲学的冲击
   “解释学反对传统哲学对本体、本质的追问,反对或否认中心、整体性、认识性、客观性,强调主体对事物现象的解释、理解,注重从解释主体出发而发生的主体与对象的意义关系”。这样一来就冲击了传统哲学中对一元论、事物的客观性和确定性的强调,从一元论走向了多元论、从确定性走向不确定性、从统一性走向了多样性。
   总的来说,后现代主义严格遵循以尼采为代表的悲观主义哲学,以萨特和海德格尔所代表的存在主义哲学,以及维特根斯坦所代表的分析哲学。后现代主义的批判不仅仅是对现代哲学的反叛,更是对资产阶级官方哲学的一种强烈批判,也就是对西方的古典哲学体系的批判。后现代主义的批判比前人的批判更加深刻、更加激烈,这也使后现代主义对社会的批判最终走向极端。
  
  [参考文献]
  [1]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2]王博医.后现代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根源[J].理论观察,2017 年第1期.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291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