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喜福会》中两代人的代沟成因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代沟指父母和子女在思想方法、价值观念、生活态度等方面存在的心理距离或心理隔阂。本文主要以中美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为基础,分析《喜福会》中两代人代沟的成因。
   关键词:代沟;差异;成因
  
   一、介绍
   1. 作者介绍
   谭恩美1952年生于美国加州奥克兰市的一个中国移民家庭。十六岁时,父亲和其中一位兄弟相继死于脑瘤。母亲在她高中毕业后,将她和她的弟弟移居到了瑞士。
   在学业方面,她曾在加州的圣何塞州立大学获得英语语言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她还在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和伯克利分校攻读语言学博士,但在1976年放弃了学业。
   在成就方面,谭恩美除了小说《喜福会》外,还出版了其他长篇小说,如《灶神之妻》、《灵感女孩》、《接骨师之女》、《沉没之鱼》、《奇幻山谷》。她的最新作品是一本回忆录,于2017年出版,题为《回首来时—作家回忆录》。她还推出过两本儿童读物:《月亮夫人》(1992年)和《中國暹罗猫》(1994年),两本书都制作成了在PBS(美国公共电视网)上播出的动画系列。
  2.作品介绍
   《喜福会》是谭恩美于1987年写的一部长篇小说,由16个环环相扣的故事组成,主要关注四个居住在美国的华裔美国移民家庭的生活。1993年,导演王颖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了电影。苏珊·金将这个故事改编成了戏剧。
   美籍华裔作家赵建秀认为《喜福会》描绘了中国文化中残酷和让人厌恶的一面,他把小说受欢迎的原因归结于其放大了美国盛行的主流种族主义和传统观念。
   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独特的家庭背景是小说灵感的来源。因此小说内容满足了西方读者对东方文化的好奇心,赢得了读者的广泛反响和青睐。
   二、《喜福会》中两代人的代沟成因分析
   代沟是《喜福会》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它反映了中美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和母女两代人之间复杂的关系。其成因清晰且复杂,既包括主观因素又涉及客观条件。
   1. 代沟形成的主观原因
   (1)模糊的身份认同感
   美国心理学家苏氏兄弟将亚裔美国人分为三类,包括传统人、边缘人、亚裔美国人。小说中的华裔女儿们属于三大类之一的“边缘人”。边缘人是指一群人内化了美国主流文化,对亚洲文化持敌视态度,但又未能被当地美国人完全接受。他们处在中美两种无法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文化之间,缺乏清晰的身份认同感。小说中的华裔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她们的家人向其灌输中国文化,而在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却是美国文化,因而产生自我边缘化的心理,对中国文化有所排斥。因此,她们与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母亲们产生了分歧。
   比如:小说中有一个场景,当吴素云想炫耀她女儿出色的琴技时,吴精妹故意按下错误的琴键,让吴素云在亲戚面前感到尴尬。中国传统强调“孝”,母亲应受到孩子的尊重。然而,受美国文化影响的华裔女儿却不接受,忽视自己母亲,甚至有意与母亲分离,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排斥,是一种明显的自我边缘化的迹象。这种心理让代沟越来越深。
   (2)婚姻价值观的差异
   除了身份认同感外,造成代沟的另一个主观原因是两代人婚姻观的差异。在中国古代传统婚姻中,女性没有选择丈夫的权利,只能服从父母的安排。即所谓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人们普遍认为婚姻是两个家庭为了某种利益而缔结的契约关系。
   小说中的龚琳达两岁时,就有媒人上门提亲。等到适婚年龄,她就会嫁给一位素未谋面的男人。即使婚后生活并不美满,但她却只能默默忍受。龚琳达的例子恰好说明旧时代的中国婚姻自由度极其低。孩子们完全丧失了选择配偶的权利,甚至对婚姻自由一无所知。
   美国自由婚姻观与中国传统婚姻观背道而驰。美国文化提倡自由恋爱,大多数美国人认为婚姻应该建立在爱的基础上,而非利益之上。这就是为什么母女在婚姻问题上无法达成共识并产生代沟的主要原因。
   2. 代沟形成的客观原因
   (1)东西方教育差异
   小说《喜福会》真实地反映了东西方教育的巨大差异,其中在教育目的上体现得尤为明显。美式教育的目的是强调培养独立意识、自信心和批判性思考能力。美国父母认为孩子应学会如何生存。因此,美国的父母总是鼓励孩子参加不同的训练,以培养实践技能。
   相比之下,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他们竭尽全力培养孩子成为成功人士,目标是确保他们的孩子能找到体面的工作,并在未来过上舒适的生活。然而,他们往往忽视了孩子潜在的天赋和生活技能的重要性。华裔们在学校接受美式教育,其目的和方法与中国传统教育大相径庭,是母女间矛盾产生的又一原因,进一步加深了两代人之间的代沟。
   (2)个体文化与集体文化的差异
   文化差异是造成两代人无法达成共识的因素。荷兰心理学家吉尔特·霍夫斯泰德对世界上50多个国家的文化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比较。他发现其中一个研究文化差异的是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文化强调个人的需要而非群体的需要。在这种文化中,个体是独立和自主的。社会行为往往由个人的态度和偏好决定。相反,集体主义文化强调的是群体。在这种文化中,群体成员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起着核心作用。中国文化以集体主义为中心,美国文化以个人主义为中心。
   小说中,当里奇和龚琳达一家共进晚餐时,里奇把整盘虾都推到自己的盘子里。他的行为让龚琳达感到惊讶,因为在中国饮食文化中,人们习惯共享菜肴,是集体文化的体现。而西方餐饮文化则是独享食物,强调个体文化。里奇的做法并没有错,但是文化差异导致了龚琳达对里奇的误解,从而使里奇在龚琳达心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导致母女之间在择偶问题上无法达成共识。
   三、结论
   总之,代沟产生的原因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在小说《喜福会》中代沟作为主线,引领读者去了解中美文化的差异,进而理解华裔在美国乃至其它西方国家生活所面临的处境。
  [参考文献]
  [1]Deng, Jia. Dining Cultur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in The Joy Luck Club. Changjiang University, 2013:228.
  [2]吕晓琳.构建想象中的共同体—论《喜福会》中的文化身份认同.读书与评论, 2010:158-159.
  [3]王璨.从《喜福会》中的婚姻观探究中美家庭价值观差异.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4:84.
  (作者单位:沈阳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 沈阳 11015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475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