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不断发展,当今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也越发的丰富复杂,因此,这也就要求对大学进行政治教育的政治教育课要打破传统的形式与约束,把教育模式从常规的“说教型”方法向创新的“参与型”方法转变,这样的创新不是凭空而出的,它结合了近年教育发展的近况,在依照相关原则与规律的前提下,对原有的教育的原则和机制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从而促进政治教育的发展更为积极健康。实践也证明了,把实践行为创新的融入教育活动中的“参与型”教育方法紧跟了大学生的思想变化的快速步伐,用社会输出一大批高素质的发展型人才,并为大学生们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参与型”教育;素质发展型人才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创新的重要性与原则
   众所周知,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大学生的日后发展中能够起到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它在我国理论教育法历史也早已悠久,而在今天,它由许多教师用来教育大学生,并且反响不错。不过,随着时代的改变,大学生思想的变化,理论教育过程中过于形式化和理性化的弊端也不断显现,因为其没有与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结合,一味追求不切实际的“理想化”,最终被学生厌烦,于是脱离了正确的教育轨道、达不到最终的教育目的。此外,情感教育虽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大学生塑造积极、健康的意识形态,是素质教育中的有效策略,但直到今天,它得到的大学生的认可度却不高,而获得的满意度更是远远落后于认可度。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则是讲理论情感两者按照前者为主,后者为辅的原则有机结合起来并融入到实践活动环节中,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机制
   (一)优化评估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机制能够通过监督与评价的方法从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增加和加强其创新。因此,创新机制的发展状况必须得到高度重视,要时刻关注其内部的各种要素和各种内容如主体教育者、传统式方法、科学的载体中介等并对其进行优化调整,促使其能够健康发展。作为促进教育方法创新工作的指引者,主体教育者在教育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教育的创新要以传统教育方法为基础,并结合实际情况实时支出并纠正其弊端。科学的载体中介,而要促进教育方法创新机制更科学合理,科学的载体中介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二)控制协调机制
   在整个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工作中,調控机制占领着主导地位,其主要两个内容分别是协调机制和控制机制,而两者之间可以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在对方法创新过程中,两者相互补充、促进,让两者协调是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调控机制的最终目的。在实践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对出来的评价结果进行学习和多加分析,并将得出的结果运用到对教育方法的协调和控制中,从而促进其健康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机制的发展过程中,协调和控制都是必不可少的关键,两者都不可或缺,只有让它们都发挥出积极的效用才能让规范系统中的各要素和谐发展、教育成效最大化。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途径
   (一)增加针对性教学内容
   大学生理论课堂是学生提高素质,深化知识的重要渠道,这就要求教学内容要深刻且可塑。在当代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大学生们不仅能够提高自觉行动意识,并利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根源并解答相关困惑的保证、有效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此外,在这个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内容除了要能贴切反映现实生活,还要不忘人文关怀主题,多关心大学生的自身情况,激发他们自觉主动的学习,并能独立自主的去思考问题背后的意义。为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相关内容时,还可以多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彼此交流。
   (二)加强大学生实践教学
   作为教育中的领路人,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要求是必然要高的。教师要提高本身的教学科研能力,通过不断的优化知识结果、巧妙运用所学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高校也要尽自己所能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多支持教师“走出去”,带着问题到企业、到一线去锻炼学习,了解社会中真正实际,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此外,高校还应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理性认识实践教学组织的远期目标和阶段目标以及正确组成,从而科学的分配给各部门、人员等清晰的工作目标和职责任务,实现实践教育的高效目的。
   (三)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网络教学模式
   在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往往是只重视教师的主动引导而忽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生不仅缺乏独立思考性还会产生厌恶情绪。而在这个网络的不断普及的时代,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了新的途径可行: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把声音与图像画面的完美融合的方式,将理论知识形象、生动地给在大学生,从而帮助他们全面提高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可以在互联网平台建立新型课堂,把时事以及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内容和专题意见等内容,均放入网络化信息平台,专门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资料收集库,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知识内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晓岩.基于“95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特点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01).
   [2]陈宏进.文化育人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养的关系探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7).
   [3]程新.高校辅导员如何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6).
   [4]洪雁.论当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J].理论月刊,2004(11).
   [5]朱立新.对当前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0).
   [6]王炜.加强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 保障意识形态安全[J].经济师,2012(01).
   [7]张月想,张羽.大学生思想政治价值观体现与认同的差异性分析与探讨[J].改革与开放,2012(14).
   [8]樊磊,吴穹.多元文化视阈下当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的对策选择[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04).
   作者简介:
   吴坤文(1987.9-),男,海南文昌人,大学本科,助教,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627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