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精准化人才培养视角下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互联网 +”时代,远程教育和在线开放课程学习得到迅速推广,各种网上在线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模式。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倡导并致力于搭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在高职教育领域,引入在线开放课程已成为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实现高职教育特色发展与内涵式发展的最新选择。这样一种站在精准化人才培养视角下的培养模式,强调要通过在线学习和在线学习与课程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应用在线开放课程,鼓励高校制订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认定标准,不断创新校内、校际课程共享与应用模式,整体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精准化;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评价体系
  
  前言:开展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与认定已成为当下高校引入在线开放课程的必要环节,将对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管理产生重要影响。精准化人才培养要求培养定位明确,培养环节针对性强,培养方法与手段高度契合市场需求,最终能实现受培人才与用人单位的共同发展。对照此要求可以看出,国内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虽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不管是建设机制还是反馈机制以及课程设置和课程资源内容,都与精准化人才培养有不小差距,特别是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存在不少问题。在互联网时代,人类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较之以往,人们的学习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条件更加智能、学习环境也更加复杂性。因此,学习评价也需要有新的思路和技术创新。同时针对在线开放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较少,应综合考虑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风格和特点,设计和构建能够反映学习者学习过程、学习风格、学习状态、学习成绩等诸多因素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评價标准与精准化人才培养相契合,对在线开发课程的学习效果进行更为科学、有效的评价。由此,精准化人才培养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完善迫在眉睫。
  一、国内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质量评价体系不足之处
   在精准化人才培养的要求下,有着极为明确的定位,整个培养环节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而他们的培养手段也都与当前的市场需求紧密契合。这样一种培养方式,才能够让受培人才与用人单位得到双重的发展。精准是相对于粗放而言,是人才培养从注重广度向注重深度的转变,是从大而全而浅向小而精而深的转变。对比这样一种标准,在对国内高职院校开放课程建设情况来看,整个课程建设虽然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其中仍有着一些不足,而这些不足更多的反映在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方面。
   第一, 评价的主体过于单一,这样一种情况表明学校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没有高度重视,而且也无法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传统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主要是在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评教权重很低,甚至说微乎其微。但是当前的时代是“互联网+”时代,在这一背景下,教学过程也会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学生的学习也会由课上学习与课下学习相结合。因为信息传播迅速,使得教学的复杂性与可塑性也相对来说有所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学生会成为教学过程之中的主体,并且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最终的教学质量得到保障。但是因为惯性思维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在线开放课程质量评价依旧是从授课教师的角度出发,这就导致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参与度较低,使得整个评价主体极为单一,无法将学生的学习效果真实反映出来。
   第二, 因为评价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实施针对的阶段也有不同,所以在对教学评价内容进行划分的时候,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即“诊断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但是就当前的情况来说,评价的内容并不够全面。所谓的诊断性评价,主要是指在线教学实施之前,需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在了解过程中。需要调查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兴趣,以及他们的学习态度等。之后,便可以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来将其作为教师培养学生的一个目标,或者是将其作为教师制定教学计划的依据。所谓的发展性评价,则是指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对整体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的评价,而总结性评价则是在课程教学完成之后,来对学生的整体学习表现以及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的整体评价。在对这三种评价类型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这三种评价类型其实是三个阶段的评价内容,都可以作为最终教学质量评价的参考依据,而不是单独拿出其中一个来作为参考。传统的课堂互动教学,或者是情景教学方式,已经无法与当前的教学现状相适应,也无法满足线上课程的需要。不少高职院校的课程也渐渐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比如说网络自学、移动学习,或者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线游戏化学习,都已经成为了一种教学常态。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课程质量评价也应该跟上步伐,要懂得将传统思维摒弃掉。
   第三, 当前的在线开放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评价手段并不科学。虽然专家定性评价在课程质量评价值体系中的具有重要性,但是在当前大数据时代,更加要注重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其中,在线教育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课程平台,来讲学生的全程学习状态完整记录下来。这样一种方式,能够让评价主体来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课程质量进行有效的判断,但是传统的教学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而且,这样一种教学方式,能够将传统教学评价的工作量有效降低,进而使得课程评价的效率得以提高,也能够让误评漏评的可行性大大减少。不过在对当前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手段进行调查后,却没有很少的注意这一点,就导致最终的评价结果并不具备客观性。
  二、 精准化人才培养视角下在线开放课程质量评价体系
  笔者通过前期一对一的专家访谈,确定指标体系构建的主导思想,即评价指标体系应该符合高职课程改革和精准化人才培养的需要;侧重从实际使用方面进行评估;坚持构建原则,力求指标简化;参考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指标体系。
  (一)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对于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的质量评价体系建设而言,这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在这项工程中,需要发挥各评价主体的作用。因为评价主体的不同,比如教学督导、教学管理人员、同行的专家,以及一些技术支持人员,这些不同主体在参与进来的时候,会因为自身授课环节的不同,又或者是因为思考问题立场有差异,更可能是因为自身知识结构、认知水平不同的缘故,使得他们每一个单一的主体都无法对完整的教学过程有清晰的认识,这就导致他们无法拥有完备的评价能力。而且,在线教学过程中,因为空间距离的问题,让教师无法对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有效的把控。为了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整个在线开放课程之中,更加需要提高学生的课程质量评价的参与度。基于这样的方式,来明确学生的学习需要与学习偏好,最终对课程进行合理的优化建设。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构建出这样的学生评价作用图,主要流程如下:
   根据上图,能够看出在对评价主体结构进行完善的时候,需要站在传统的评价主体基础之上,也就是“教学督导、教学管理人员以及同行专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多元化。当然,在完善的过程中,要对“技术支持人员”以及“学生的评价作用”更为注重。前者是因为在线开放授课方式会对这方面的技术服务有一定的依赖,而后者则是因为在对线上课程质量进行评价的时候,学生的评价权是最大的。所以,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其实就是指要让这些评价主体之间明确分工合作,要懂得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并且要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对线上开放课程质量加以评价。最终通过对结果权衡,来综合评分,这样的评价模式才会更加科学合理。
  (二)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化
   在对“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完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证评价质量的全面可靠。由此,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将发展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以及总结性评价都囊括其中。这样的质量评价体系,才会与实际情况相符,进而使得评价之人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来设定出不同权重的综合测评。在整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便是评价内容的全面化,只有使评价内容更加全面,才能够让最终的测评结果更为公正、公平。
   在进行诊断性评价的时候,要注意评价重点应该侧重于学生的基本个人资料,比如生源地、学生的性别与年龄,学生的教育经历等。又或者是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要分辨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其态度是主动还是被动的,他们是否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于在线开放课程,他们是接受还是被动接受,对这一课程方式的认识度如何。此外,还需要注意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他们对某门课程的设想,亦或者是学生希望采取何种方式来学习这门课程,又或者是对于现在的一些课程组合,他们是否满意之类的。当然,教师还可以通过开放问题评价,来对学生的个人学习偏好进行检测。在发展性评价之时,教师也需要意识到,此种评价在当前的评价体系中权重较低,而且指标设计也有所欠缺,更多的时候,还是考量授课教师的评价因素。发展性评价更多地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但是就当前的发展性评价情况来说,对于这方面没有太多的涉及,所以其内容并不全面。由此,在对发展性评价进行完善的时候,应该考虑这样一些内容。其一,需要对学生学习历程评价进行强化,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学习痕迹进行考察。比如整体课程的注册账号数,通过对这个内容进行考察,能够认识到何种课程的受关注比较高,这样就可以将其作为评价的依据之一。其二,需要注意对学生账号的登录次数、时间以及他们的教学活动参与时间进行考察,通过对这些内容进行考察,也能够了解学生的兴趣分布情况。此外,教师还可以对有关学生评价进行个别抽样或者是总体分析,借由这样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了解。在总结性评价中,教师需要注意对其评价权重进行适当地调整,从而让以往偏重期末考试的考评方式能够得到改变。在这一过程中,急需要注重评价的灵活性与多样性,也需要注意对课程特点进行考虑,比如可以将课程设计模拟工作环境,以及项目解决方案等纳入总结性评价体系之中,借由这样的方式,来让评价内容变得更加全面。
  (三)注重评价手段的科学化
   除了要对评价的主体与评价内容进行调整外,还需要注重評价手段的科学化。所谓的科学化评价手段,其实就是需要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在在线开放课程质量评价中,专家定性评价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为了让整个评价质量体系更加完善,还需要注重信息化技术以及量化指标在这一评价体系中的运用。通过注重评价手段的科学化,既能够适应当前精准化人才培养的要求,还能够让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科学可持续发展得到保障,促进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得到长足的发展。
   在注重评价手段的科学化过程中,学校以及教师方面需要注意对某些定性评价进行合理的优化,比如说可以适度提升学生的评价权重,这样一种方式,既可以保障课程评价的公开性,又能够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进而使得他们的参与度能够得到提高。其次,便是需要对互联网学习平台的超大数据分析功能加以重视,要懂得对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充分的挖掘与运用。在这一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对指标进行科学量化,可以将数据信息、教学行为以及学习行为结合起来,建立起合理的关联。因为在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考核的时候,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有效时间入手,其次便是对学生的登录次数入手。在对这些项目进行考核之后,再将其与总结性评价成绩之间进行有效关联,并且注意对这些关联性进行有效的分析。确定其中哪些是正关联,哪些是负关联,哪些是无关联,借由这样的方式来对指标量化的一致性与可靠性进行判断,从而使得课程教学详情能够客观公正的反映出来。同一时间段,教学方面还需要根据评价质量体系的调整,能够建立起与之相应的评价指标口径,并且还需要将其与在线开放课程的不同性质同步调整。经过这样的优化之后,整个评价手段会变得更加科学合理。
  三、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修正与确立
  (一)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在当前的高职院校中,在线开放课程已经成为了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通过采用“德尔菲法” 来对评价指标与各指标的权重进行确定,并且根据开放课程平台动态来对各项指标进行收集。借由这样的方式,来形成对课程的评价,并且为之后学生在选择课程的时候,提供一个更加客观的依据,进而使得整个在线开放课程的评价体系能够得到完善。    采用德尔菲法来对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确定的时候,首先应该认识到此种研究方法具有多种优势。其一,其中包含了多位精品开放课程学者对评价指标以及指标权重的意见,这样一来就使得最终的评价结果变得更加客观。其二,因为选择开放课程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区域与阶层,所以他们的意见也就相对来说保持独立,而且因为是在线开放课程,能够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在本次研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便是对在线开放课程质量评价指标权重进行识别。所谓权重,其实就是根据不同指标的地位与作用,赋予的不同数值,主要是用来对各个指标之间客观存在的一种不平衡性进行反应。这样一种权重,能够将其相应的因素在指标体系上的价值差异有效揭示出来。在用德尔菲法对指标权重进行确定的时候,需要注意这些步骤。第一步,需要收集待定权重的指标的相关资料、统一的确定权重的规则,将这些资料收集完整后,发送给选定的专家,让专家在对这些资料翻阅后,能够给出各个独立的指标权重。第二步,需要注意对回收结果进行整理,并且计算各指标权重的概率分布。第三步,需要在对概率分布有明确认识的情况下,来计算出各指标权重的期待值、访查以及标准差。第四步,在对计算结果进行整理后,根据分析情况补充相关的资料,并且将这些资料与计算结果返给之前的各位专家,要求专家能够根据这些资料,重新再低权重值进行确定。第五步,重复第二步与第四步的步骤,直到最终的结果能够与预期的情况相差不超过预定给定的标准时停止。到了这个结果的时候,其实也就是各个专家的意见一致的时候,此时的各项指标权数的均值就可以作为该项指标的权重。
  (二)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在发放与回收调查问卷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需要建立专家库。在对指标体系进行完善的过程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专家的观点,所以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专家库的选择是很重要的。之所以要对课程进行改革,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师的授课质量,所以在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的时候,也需要将各个课程评价纳入课程的范畴。作为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只有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才能够有效落实课程目标。之前已经提到,评价主体具有多样性,所以在评价的时候,更加应该有理有据,言之有物,还需要使其符合客观公正的原则。由此,在选择专家组的时候,应该注意这些原则与方法。第一,这些专家需要对在线开放课程有足够的了解,如此才能够让之后建立起来的专家库数据具有可信度。第二,需要结合研究对象来看,要选择对这个地方课程设置了解的专家。第三,结合教育评价的相关理论,专家问卷在选择专家人数的时候,可以保持在20人左右,其中可以分为一线授课教师、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领导以及教学质量督导。
   在本研究之中,通过对专家问卷法的利用,并且借由电子邮件的方式来发送调查问卷,进而对指标体系专家调查问卷进行评估。此种调查问卷依旧采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通过对发送与回收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且结合专家组的预测,来使其能够达到专家问卷法所适宜的问卷数量。
  学术探索                 精准化人才培养视角下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三)数据的处理
   本次研究中,在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时候,最终的调查结果可以按照这样的方法计算,即“加和求平均数的方法”,即:
  
  在这个公式中,fi主要是指指标的平均分值,而Ai则是指某个指标被调查对象选取的重要程度所对应的分值,其中的N则是指的有效调查表数量。当然,上面这个公式主要来说是针对某一类指标群,而二级指标权重值则可以借由这样一个公式,即:
  
  在上面展示的这个公式中,分母主要是指每一类别的指标群内指标平均分值之和。当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计算后,将所有的二级指标权重求出来后,便可以采用同样一种方法来讲以及指标权重求出来,最终的计算结果就像上面这个公式呈现出来的这样。
  四、在线开放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在线满意度的调查情况
   本次研究中,除了线下问卷调查之外,还开展了在线满意度调查。通过在课程网站之中建立“投票”欄目,来对使用者的满意度进行咨询。只要使用者使用了该网站的在线开放课程,都可以对其投票。当然,为了保证该投票渠道的公正性,可以建议将其作为长期调查,让开放在线课程能够在持续建设之中,及时反馈使用者的一些实时情况。而且,通过网络来实现对课程评估的长期监控,能够让在线开放课程有更为持续性的发展表现。在对回馈回来的投票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后,发现截止到预定的时间,给出100分,认为非常棒的用户占了26.32%;给出80分,认为还不错的用户占了63.16%;给出60分,认为一般的用户占了5.26%;给出110分,认为还需要努力的用户,占了5.26%。在对这个结果显示进一步分析后,发现总体而言,本研究建构的评价指标体系要求的课程用户满意度是比较高的,提出不满意的用户,也尽可能的了解了他们的一些意见。还有一些用户在留言栏中提出建议,可以增加“师德”栏目,要求教师多多关心学生。这样一些建议的提出,就让整个评价指标更加人性化。
  五、结语
   从 21 世纪初启动至今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已取得了良好的发展,然而,根据一定的标准判断客观事物的价值,是人类社会的一项基本活动,作为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建设内容,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进行评价也是必需的,只有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进行评价和检验,才能得知课程是否符合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才能更好地为开放课程建设提供依据和指引,这也是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主要意义,使高职院校在线课程建设顺应在线教育发展新模式,推进在线开放课程的发展。
   当然,在本次研究中也会存在着难点,最为明显的,便是如何更全面地评价在线开放课程,如何突出教育信息化时代精准化人才培养视角下在线开放课程的特点,建构一个可靠、有效、可操作性强的在线开放课程质量评价体系,促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培养精准化人才。所以在本次研究中,也主要是从这几个方面来对“精准化人才培养视角下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展开研究。通过这样一系列的研究,来对在线课程评价指标建设动态加以了解,并且注意在精准化人才培养的视角下,构建适合高职院校的在线课程评价体系,规范高职院校在线课程建设与评价。   
  [参考文献]
  [1]石兆. 精准培养,构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初探[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206(9):99-101.
  [2]康亮. 在线开放课程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策略研究——以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为例[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4):433-433.
  [3]袁振国,苏红.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及其制定[J].中国教科院教育质量标准研究课题组.教育研究,2013,(06)
  [4]方向阳, 孙学文, 甘昭良.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之一[J]. 现代教育管理, 2015,(2):77-80.
  [5]吕雯.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 学周刊, 2015,(36):17-17.
  [6]罗靖. 多维视角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索[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6, 24(3):91-92.
  [7]夏瑾燕.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11):33-34.
  [8]陈叶娣, 黄敏高. 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学习质量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 14(3):52-54.
  [9]蒋建武. 高职信息类课程建设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5):23-25.
  [10]田晋. 民族地方高职院校学生课程学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7,(9):89-91.
  [11]王珑. 高职教育专业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创新研究——基于高职人才培养规格新界定的视角[J]. 职教论坛, 2013,(33):9-12.
  [12]秦曉琴.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职在线开放课程质量评价研究———以计算机类课程为例[J].信息与电脑,2017,(12):235-239.
  [13]孙航,张六成..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高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计算机网络》课程为例[J].开封大学学报,2017,(4):47-50.
  [14]吕佳骏,胡静超,章雅青.慕课课程评价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06):48-50.
  [15]许统德, 刘朝晖. 论新教改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构建[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 28(5):141-142.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度校级教研教改项目《精准化人才培养视角下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编号:XY1819
  (作者单位: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729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