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安全教育预防高校大学生犯罪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网络也成了大学生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思维和生活方式。然而,网络存在大量的不良信息和违法行为成为大学生犯罪的重要诱因。通过完善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加强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和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使用自我管理能力。让大学生能清晰的辨别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和违法行为,把网络致使大学生犯罪的诱因降低,从而形成正确的网络观预防大学生犯罪。
关键词:网络安全,大学生犯罪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网络的发展也在高校的学习、生活中运用得更淋漓尽致,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思维和生活方式。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方便大学生学习生活,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也带来一些网络安全隐患,大量的不良信息对大学生性格塑造产生了负面效应,这也成为当前大学生犯罪的重要诱因。高校网络安全已经是校园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网络安全教育正确引导大学生,让他们有正确的网络安全观,预防大学生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网络使用的特点
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离不开网络,在网络使用中,大学生网络安全有着以下几个特点。
(一)网络运用必然性
当今世界,网络使我们连接成一个整体,给我们带来越来越多便捷,使人们生活离不开网络。网络也是大学生的必需品,大学生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网络。网络给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带来更多方便和效率,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新途径和展示才华的空间也更大。
(二)网络运用的虚拟性
网络安全是一个开放自由的数字空间,具有虚拟性。在缺少网络监管下,大学生缺失网络安全意识,通常按照自己意志实施网络行为,因而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影响个人的心理发展。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安全成为我们必须重视的安全问题。
(三)网络运用的风险性
网络和现实相比较,是一个相对监管薄弱地带。大学生正是他们性格塑造期,在大学期间大学生过度使用网络以及依赖网络,网络游戏,色情暴力,网络借贷等网络负面信息,这对大学生性格塑造造成一定影响,心理也可能发生扭曲,这成为大学生行为失范的重要诱因。
二、网络安全导致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因素
大学生群体成为互联网的最活跃用户,与其他普通网民相比,大学生更容易接触其中不良信息,这些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渗透越来越严重。在网络安全教育缺失和网络监督不全面的情况下,再加上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不高,这成为大学生犯罪重要诱因。
(一)网络监管相关机制不健全
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学习生活的主阵地和思想交流的主要平台,网络成为现实社会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迅速发展的网络,网络自媒体、网络直播平台等网络新生事物不断快速涌现,网络安全存在更多隐患。网络监管的机制不健全,对于网络生活与网民的管控途径不够全面,这使大量违法行为和不良信息在网络中存在,让辨识能力不高的大学生在网络使用中不可避免的接触到,这成为大学生犯罪的重要诱因,这也给预防网络犯罪造成了实际困难。
(二)网络安全教育缺失
网络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普及的生活面也越来越广,而没有接受过安全教育的人数所占比例却很高。网络安全意识对于大学生更应该具备,目前我国大学生在网络安全的受教育情况仍令人堪忧。大部分高校在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都存在薄弱环节,涉及网络安全和网络行为规范的专门教育不多。即使有很多网络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都局限于讲座的方式,让大学生很难形成真正的网络安全态度和品格,更不用说网络安全的犯罪预防。对于大学生这一犯罪易感群体,各高校仍缺乏针对性的网络安全教育,并未真正起到提升大学生网络使用的道德水平,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观。
(三)网络安全意识不强
大学生当前主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交方式都是通过网络完成的,形成了对互联网的依赖。学生参与网络都是自发的,并没有科学的网络应用指导,对于网络安全缺乏认识。加上大学生自身的年龄和阅历以及世界观等的局限性,对法律知识缺乏了解,法制意识的淡薄。当微博、抖音、朋友圈的出现,在缺乏隐私防范意识和对当前网络上存在的很多违法犯罪信息不能很好辨识,被骗转发不实言论或不正当的不法网站,甚至被不法分子利用从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同时,大学生因法律意识不足而陷入网络安全困境,甚者抱着侥幸心理,认为虚拟的网络空间是法外之地,甚至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网络犯罪,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不强是致使大学生犯罪的根本原因。
三、加强网络安全教育预防大学生犯罪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拔节孕穗期”,是人格品质塑造关键阶段,大学生的网络安全已经是校园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网络安全教育正确引导大学生,让他们有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杜绝网络不良信息和违法行为的干预,从而预防大学生犯罪。
(一)健全网络监管机制预防大学生犯罪
健全网络监管机制能净化网络环境,有效预防负面消息对大学生的影响。首先,要注重网络安全制度建设的实时更新,使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网络法律体系,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其次,加强网络行为的监督,对于网络中的信息传播、安全管理进行全方位管控,通过各类技术,让网络中的虚假、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能及时发现、迅速处理,时时过滤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对网络违法行為执法必严,从而优化网络文化环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文化中占主导地位,从而更好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最后,全面推进网络实名制,确保出现问题能追根溯源,并加大打击力度,做到违法必究。让大学生积极参与互联网监督管理中,推进网络使用实名制,从而能更好的辨识网络中形形色色的信息并遵守互联网安全责任义务。
(二)加强高校网络安全教育预防大学生犯罪 要让大学生能更好的对网络信息进行辨别,形成正确的网络安全观,这可有效预防大学生犯罪。加强高校网络安全教育,高校的网络安全教育必不可少,从进入大学到毕业就业,网络安全教育都应该贯穿始终。
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预防行为失范,首先是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让大学生上网能言行自律、能学会辨别网上信息、对网上交友有自我保护意识。其次,加强网络法制教育。通过网络法制教育让大学生养成网络安全法治意识,让大学生能更好了解和掌握网络法规。保证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也不因法制意识淡薄违法。最后,建立安全的校园网络文化。校园网管理者能及时了解该校学生网络使用状况,制定相应的网络管理办法,积极做好网络“清洁”工作,确保大学生使用的是安全的校园网络。
(三)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使用自我管理能力预防大学生犯罪
网络安全教育使大学生使用网络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这是预防大学生犯罪最重要因素。首先,让学生掌握网络安全知识的教育,网络安全知识的欠缺也是成为大学生犯罪的一大要素,通过网络安全知识教育,让加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育,增强大学生对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了解,从而拥有对网络使用是否安全的认知能力。其次,提升大学生对网络内容的分辨能力。让大学生在使用网络中能规避网络风险,避免网络成瘾,使大学生抵御网络侵害能力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使用网络的习惯,屏蔽网络不良信息,能正确使用网络,能够科学利用网络资源,规避网络的负面影响,从根源上预防学生犯罪。
相信在完善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下,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让大学生能在健康的互联网中更好的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能清晰的辨別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和违法行为,把网络致使大学生犯罪的诱因大大降低,从而形成正确的网络观预防大学生犯罪。
参考文献:
[1]赖启财.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18-19.
[2]马旭.大学生网络犯罪现状及原因分析[J].法制博览,2019(1).
[3]修国英,陈思宇.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策略[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5):1-2.
[4]陈婷.基于法律意识的大学生网络犯罪规制策略研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9(02):15-19.
[5]巴德龙.大学生网络安全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辽宁:沈阳农业大学,2018.
作者简介:
黄春梅(1985.3-),女,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智能制造与车辆工程学院教师。
李涛(1979.4-),男,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成都市都江堰检察院检察官。
基金项目: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科研项目(CKY16A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866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