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高校对“95后”非正式群体的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當代大学生作为“95后”有其特有的心理特点,他们个性独立、抗压能力弱、可塑性强,并在高校正式群体中形成多种多样的非正式群体。从高校教育的角度出发,教育者应该认识到“95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点与类型,做好管理工作,如利用核心人物、网络互动、从众心理、群体关系等,来完成管理与教育目标,提升“95后”大学生的集体意识。
  关键词:“95后” 大学生教育 非正式群体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4-0148-02
  “95后”是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拥有独特的心理特点,这使得其组成的非正式群体也有独特的特征。高校在对“95后”大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开展教育管理的过程中,要在使用传统的思想教育方法的同时,与时俱进地根据“95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其所形成的非正式群体的特征,更好地发挥非正式群体在高等学校的教育和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一、“95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在高等院校对于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首先要认识到“95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这种正确认识是对“95后”大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首要步骤。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经济水平、社会文化环境、家庭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使“95后”大学生的性格更加鲜明多样,以下提到几种“95后”大学生较为突出的心理特征。
  1.个性独立,缺乏集体意识
  “95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常常作为家庭生活的中心人物受到父母、祖父母的细致入微的照顾。家庭中的资源和关注点更多地集中在于独生子女,这使“95后”大学生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意识与合作意识。并且大部分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相对比较孤单,从而有着独立解决问题和独自思考的能力。另外,“95后”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学业都较为繁重,缺乏与同龄人的交流,沟通能力没有得到锻炼;进入大学后,集体主义的精神、观念、集体意识淡薄,偏好独自行动。
  2.抗压、抗挫折能力弱
  在物质条件相对优越的成长环境下,“95后”大学生普遍有较强的自信与自尊,但过于叛逆、缺少逆境的磨练,使他们的心理更加脆弱,难以应对大学中的磨砺。他们所表现的自信成熟更多的是一种虚假的现象。当“95后”踏入大学这个小社会时,由于缺少处理挫折和问题的经验,在失去家庭事无巨细的帮助后,很容易导致他们很强的不适应。[1]
  这种现象在高校中屡见不鲜。如一流高校的学生在考试失利后失意轻生,参加竞赛的学生在失败后一蹶不振等。如果这类学生的消极情绪不能得到及时的纾解,在长期的抑郁情况下,学生的心理负担会不断累积,甚至直接影响其后续的学习和生活。
  3.价值取向多元化,可塑性强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以及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国外的各种思潮涌入中国社会,与国内的多种价值取向一同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使得大学生不时面临着各种价值的取舍。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完善的关键时期,价值取向也因此而呈现出多元化,但因其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受到不良思潮的冲击,就很可能导致其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与此相对的,“95后”大学生有开放的视野、全面的知识、积极的思维、勇于面对挑战等特点,有较强的可塑性,但需要教育者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二、“95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类型
  目前,高校中的非正式群体多是由“95后”学生自发组成的,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从其给高校教育带来的影响来看,总体可分为积极型和消极型两大类。对于这两种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教育者要根据其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正确态度和教育方法。
  1.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
  这类非正式群体由有相同的理想、信念、兴趣爱好或情感因素的“95后”学生组成,有的是为了互相学习、提升专业水平而组成的,如学术型非正式群体;有的是有相同目标与信念的学生自发组成的,如热爱志愿活动的学生组织在一起进行义务性的志愿者活动;有的是由于共同的业余爱好和和谐的关系而建立的非正式群体,如爱好社团、同好会等。这些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正式群体力所不及的方面,满足了“95后”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使他们获得归属感和友情,缓解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满足了他们的社交需求。这类非正式群体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能力,也为学生直接参与学校的各类活动提供了有效的渠道,帮助高校教育者了解学生对学校事务的意见与看法,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对于高校的管理具有积极作用。
  2.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
  这类非正式群体主要是由那些自认为在正式群体的活动中未能受到公平待遇或由一些有不良嗜好的“95后”大学生自发形成的群体,抵触并对抗高校的各项管理工作。如表现为拒绝参与集体活动、沉迷于不良嗜好、散播不利于高校的消息或者专门做违反学校组织规定的各类活动等,这类非正式群体对集体生活和个人发展带来很大的危险。这种非正式群体的活动会使一些不良风气在正式群体中蔓延,在整个群体中出现不和谐、不团结的氛围,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正常的校园生活。
  因此,在对待高校中的“95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那些有利于学生发展与进步的积极型非正式群体,我们应该支持其有序发展,为其提供良好的土壤,引导其为正式群体提供有力协助。由于这些与正式群体反向而行的非正式群体会严重影响高校的教育工作,给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带来严重危害,所以高校要及时对其作适当处理,严重者要使其解散。[2]
  三、合理利用“95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
  高校在正确认识到“95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积极型和消极型两种类型的基础上,要使“95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能够健康发展,为正式群体增添活力因素,在高校的教育过程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利用核心人物,发挥带头作用   “95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中的核心人物,一般都是由能力强、亲和力强、善于与人沟通的学生担当,他们的话语和行为更能令成员们信服,因此在“95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中有着重要的领导地位。对于“95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中的核心人物,应该根据情形对其授予一定的权力,将他们纳入正式群体之中,使该非正式群体的成员经其带动,更多地参与正式群体的活动。
  2.利用网络沟通,了解成员需求
  “95后”大学生普遍善于通过QQ、微博、微信等多种网络互动方式来传递信息,这种网络沟通方式加快了“95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内消息流通的速度。高校教师和辅导员应该加强与非正式群体成员在网络上的沟通与联络,及时了解学生群体对于班级、课堂、学校的要求与意见,引导他们为正式群体献计献策,增强学生对正式群体活动的参与程度。与此同时,教育者应该重视学生们多样化的需求与建议,在对正式群体管理的同时,尽量兼顾非正式群体中学生们的诉求,使正式群体更加完善。
  3.利用从众心理,提高成员能力
  “95后”大学生个性独立、竞争意识强,但在非正式群體中,也有较明显的从众倾向。教育者可以利用“95后”大学生在非正式群体中标准化倾向强的特点,在学习或生活中适当地提高标准与要求,逐步增加任务难度,促使非正式群体成员提升个人能力。大家在良性竞争中不断进步,与其他成员一起提高效率,更快更好地解决学习中困难。
  4.利用群体关系,引导成员进步
  形成非正式群体的“95后”大学生之间情感较为密切,成员之间相互信任,他们经常会在一起交流见闻与观点,无话不谈。教育者可以利用“95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成员间关系亲密的特点,引导他们在沟通和交流当中积极互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也可以引导他们在互相信任的前提下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帮助成员发现并克服自身缺点,更好地认识自己,不断地提高思想水平。
  正如罗特利斯伯格所言,非正式群体存在于所有群体活动之中,对于它的存在单纯做好坏价值的判断毫无意义,相反应该对它的积极作用加以认真探讨,使它在正式群体运行的过程中起到良好的作用。如果没有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将失去沟通信息的便捷方式,人们的生活也将无味而刻板;如果没有正式群体,社会又将失去秩序,工作效率降低。[2]对于高校的教育工作而言,要把握好对“95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认识到“95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有着非正式群体的一般特点,也因其成员的组成有着“95后”的心理和行为特征。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要在此基础上对“95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进行合理的甄别与利用,降低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的不良影响;提升积极型非正式群体中成员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水平,增强他们的集体意识,强化他们的身份认同感,以此增强正式群体的集体凝聚力。
  参考文献:
  [1]刘东宇.95后大学生群体背景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方式转变[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6):34.
  [2]肖雪莹.浅析大学生班级管理:正确对待并有效利用班级中的非正式组织[J].2011(23):237.
  责任编辑:张正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078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