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媒体下构建陕西科普智慧化模式路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科技事业经历了跨越式发展,但我国科技水平和世界强国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在新媒体视野下,如何在茫茫的大数据中获取有效的科普信息,是科普工作面临的迫切问题。以新媒体为大环境,构建科学普及的新模式,并提出新媒体背景下科普模式智慧化构建的对策,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新媒体 科普 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2-0038-02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社会各个方面都受到其深刻影响,科普工作也应顺应这一趋势,推进科普工作的智慧化改革,从而提高科普质量,扩大科普活动的影响范围。
  一、优化网络环境
  1.净化网络内容,改善网络环境
  在优化网络环境,净化网络内容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尽早做好规划,制定相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首先,加强新媒体时代科普立法工作,陕西政府要尽快修订、完善新媒体时代科普工作条例,将其有序地融入科普工作中,并广泛传播。其次,发挥陕西公安系统的监管作用,扩充网警队伍,强化网警的工作范围,构建智能化网络监管平台,提升网警队伍的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再次,陕西省政府加强与相关单位的互动,以网络和实地为载体,开展多种形式、多频次的科普工作。最后,增加公众网络监管员数量,以公众和政府共同监管的模式,协调管理网络。
  2.营造有趣浓厚的科普氛围
  首先,加强宣传本土文化,将科普内容和陕西的风土人情结合起来,用陕西方言解读科普语言。其次,用有趣的故事明晰科学思想,内化科学精神,把科学精神烙印在受众的脑海。再次,挖掘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的科普内容,寓教于乐。在这些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因此,科普氛围的营造、传播技术的先进性必须进一步加强,这更是吸引公众关注科普的优化途径。另外,科普建设更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3.拓展与学校的合作
  陕西每年都在开展流动科技馆进校园的活动,受到县城和农村学校的学生的喜爱,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但是,这种科普模式年年换汤不换药,并未创新。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设互动型科普网站。科普工作人员要走进校园,加强与学生互动交流,了解、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创新科普内容,开展多层次的专题讲座。开放式的科普方式,学生喜欢,网站建设者也能获得成就感,既节约了科普资金,又能收到良好的科普效果。
  二、助力“互联网+”科普产业建设模式
  1.助力“互联网+”科普动画产业建设模式的推进
  首先,融会贯通科学理论;其次,具体化推理过程;最后,让受众认可。科普动画科学性、严谨性强,耗资、难度大,目前陕西这方面的优秀产品很少。这一问题的解决,无疑对陕西省科普文化建设来说是一笔巨大财富。
  2.助力“互联网+”网游科普产业建设模式的推进
  如果能够把网络游戏用户成功转化为科普受众,科普受众数量会大幅度增加,科普的效度将大大提高。但这其中也存在制作难度大、资金紧张、创新度不高等问题,难于将娱乐性和科普性有机融合。国内绝大多数家长认为游戏有害,影响学生学习,因此严加制止。游戏开发商的观念落后,前瞻性差,目的是多赚钱,而科普网络游戏不但成本高,而且收益和回报结果未知程度大,很少有人去冒险,因此应另辟蹊径,抢占网游科普行业先机,发展经济,创造精品,传播科学知识。
  3.助力“互聯网+”电视科普产业建设模式的推进
  数字电视的出现,在广播电视运营体制管理方面发生了颠覆性变化,改变了传统的收视率和媒介体验,颠覆了观众的感受,数字电视为科普发展提供了全新的途径。
  4.助力“互联网+”手机科普产业建设模式的推进
  手机成为大众应用率最高的信息交流工具,这为科普知识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三、加强政府的宏观引导作用
  1.完善新媒体时代政府和地方的相关政策
  这一点体现在新媒体方面,科普各个利益主体之间互相联系,建立科普的系统性政策,明确各类新媒体、广大受众、科学家、各类社会团体主体职责、义务和权利。在新媒体时代,政府更要建立科普发展战略,提升传播效果和能力。
  2.完善科学合理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目前,陕西科普工作方面,科学家和社会大众的参与度相对太低,因此要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技术指导作用,将公益化的科普纳入评价体系,加强对科普活动的充分认识,鼓励相关单位建立有效的科普评价体制和激励机制,将科普和职称评定挂钩,设立科普奖项、科普基金,完善科普立法,鼓励相关人员积极投入科普活动中。
  3.加快新媒体科普进入市场的步伐
  目前,陕西科普网站经费短缺问题严重阻碍着科普工作的发展,而且原创少、更新慢、形式简单乏味。在新媒体时代将科学普及推向市场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优化新媒体环境中的科学传播作品营销途径,优势互补,媒体组合优势互补,传播渠道优势互补,用新特的手法吸引受众。大规模、全方位、多媒体、立体化地宣传科普作品,实现一对一的营销,吸引受众消费,促进科普传播市场化。
  4.发挥公众开展科普活动的积极性
  发挥公众传播和监管作用,在认识科学、理解科学、传播科学方面把好关。
  5.鼓励原创科普作品的编写和开发
  目前,陕西还是因为资金问题,科普网站极其缺少专业科普作家和专业记者,管理人员也没有更好地了解受众的真正需要,浪费了新媒体资源。因此,政府一要加大资金投入,二要使网站的管理人员关注受众需求,并与受众沟通交流,三要吸引众多知名科普作家及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科普工作,创新工作思路及方法,丰富科普内容。另外,政府要设立优秀科普作品奖,加大刺激力度,形成多方合力,鼓励创作优秀的科普作品。
  6.加强科普专业人才培养
  坚持让学生全面发展,比如增设科普传播学专业课程,扩大选修科目范围,拓展科普工作岗位,使学生各尽其才。
  7.制定新媒体视野下科普发展规划方案
  陕西政府要深入实际、充分了解科普资源动态及工作状态,制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整合现有科普资源,通过新媒体激活潜力发挥作用。只有从细处着手,放眼未来,脚踏实地,才能突破科普面临的困境,公民的科学素质才会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吕强.由“互联网+”引发的“科普+”的思考[J].科普纵横,2017(4).
  [2]赵军,王丽.关于微时代科普模式创新的思考[J].科普研究,2015(4).
  [3]马亚韬.对“互联网+”背景下科普工作的思考[J].科普纵横,2015(12).
  责任编辑:张正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203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