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课在应用技术型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民办应用技术型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大学,基础课在这类院校的人才培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基础课存在课程地位被弱化,教学观和教学质量观不符合时代要求,以及课程内容需要不断革新的问题。这就要求基础课在课程设置上要处理好与专业课的关系;基础课教师要强化课程意识、改变教学理念;改革基础课考核方式、优化课程基础内容等方面予以改革。
关键词:基础课 人才培养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3-0188-02
基础课在应用技术型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实现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的必备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部分,基础课承载着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使命,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1]。
民办应用技术型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定位与我国的“研究型”大学和传统“学术型”普通本科高校有着本质的不同。这类院校办学类型和宗旨一般定位为为地方培养服务于基层的高级应用技术人才,这一特点也就决定了应用技术型院校的基础课在教学内容和教學实施方面有着自身的特征,全面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整个社会对应用技术型专业人才的需求日趋增加,因此,应用技术型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肩负着更大、更多的社会责任。这就需要各类院校结合自身特点,在教育形式和课程设定上办出特色,进一步明确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关系,在不断探索与完善中培养出具有创新和自我发展能力的专业人才。基于这种客观要求,结合笔者工作院校的基础课程实例,谈一谈如何发挥民办应用型技术院校基础课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民办应用技术型院校基础课教学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的基础课其作用就如建造房屋时的地基,地基不牢,学生知识体系的构造和建立就会出现问题。在专业课教学时,学生的必备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就会导致课堂教学时间的拖延和浪费,尤其对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积极性造成不小的打击,影响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学生对自身专业的职业认同。那么,如何发挥基础课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值得广大基础课教师进行更多思考和有益探索。
1.基础课在专业学习、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作用被弱化
各高校的基础课都是大一新生入学之后最先面对的学习内容。在高等教育中,课程设置的目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从长远的发展的眼光来看,更是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的培养。这样看来,基础课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更是显而易见的。基础课首先保证学生在专业课学习时具有必要的理论和思维基础,进一步讲,大一新生通过对基础课的学习和探索,会形成有自身特点的主动学习方式和方法,在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思维高度的培养上,基础课就有不可忽略的作用。基础课的学习过程,是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过程。大学的教育,除了给学生讲授必要的知识以外,更多的是为学生将来的专业发展、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培养。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目前高校的基础课,存在着学时削减、不受重视的现象。这种现状必将对基础课的作用发挥产生不利的影响。过度删减基础课学时,会造成课程的内在联系和逻辑被打断,不利于教师的授课连贯性及学生的理解和吸收,也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形成。基础课的被重视程度下降,势必导致学生认为基础课不重要,这不利于学生良好态度的形成。高校学生疏于基础课的学习,势必影响其后的专业课学习及创新能力的提高。
2.传统的教学质量观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全方位人才培养的要求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需要,教学质量的标准不仅仅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衡量,尤其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衡量更不能仅凭一纸成绩。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竞争激烈,对人才的要求极高。传统的教学质量观已不能充分体现出学生的各种能力情况,社会要求的人才不仅是专业知识扎实的单一知识型人才,更多的是高素质、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因此,传统的教学质量观也应转变为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和具有时代特征的综合质量观。
3.传统的教学观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对学生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的要求
传统的基础课教学仅仅是知识的单一传授,当今社会对学生的需求,不仅限于知识的需求,更多的是对学生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的较高要求。这就要求广大基础课授课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学理念,将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的教学转变为从学习者出发的、以培养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教师必须从教书育人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转变。
4.顺应社会科技发展趋势,基础课课程内容需要改革
在保留经典基础内容的同时,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应随着社会的变化不断进行补充和更新。在内容的选择上,既要保持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要强调学生思维方式的建立与培养,强调前沿科技知识的传授与应用的不断更新。让学生在掌握学科的理论框架和逻辑框架的同时,又养成自我学习、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体会到知识与社会应用的紧密联系,体会到学有所用,而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纸上谈兵。
二、如何发挥民办应用技术型院校基础课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处理好并深化基础课与专业课两者间的联系
现今的基础课往往被削减,导致越来越边缘化。一些教师认为基础课在专业课教学中没有实际用处,认为对专业课有用的知识就重点讲解,认为与专业课联系不大的内容只是“蜻蜓点水”般的讲解甚至不讲。这种做法无疑忽略了基础课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忽略了基础课的系统性和知识的连续性,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带来阻碍。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两者之间更是一种互相促进、深化的关系[2]。当代社会要求学生掌握比较深厚、系统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学习创新能力和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各方面都得到均衡发展。基础课程的服务性功能可以为人才培养提供保障。服务性功能的实现要求各学院深刻把握基础课在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重视基础课设置的逻辑性、系统性。 2.基础课教师要强化课程意识,优化教学理念[3]
基础课在教学和人才培养中渗透着对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强化授课教师的课程意识,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仅仅依据原有的学科意识去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教师课程意识,要从学生的能力培养为出发点,致力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和终身发展,这就要求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都需要进行改进和创新。这就对教师的文化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教学内容上,应采取分层次、模块化设置,设立创新教育课程模块。
其次,课程与课程之间是存在着紧密联系的。对于一门课程都有独立的教材,但是专业知识之间的联系,是教材体现不出来的。因此,教师教学可以教材着力点,但是不能受教材局限。教材的形式也不仅限于课本,应该将其扩展到网络教学资源、各种线上课程,以及与学生专业相关的科学进展和实践,都应是教师教学的参考和辅助内容。除了课堂的基础知识教学内容外,还可以设计必要的探究、研讨[4]、讲座等内容,为实现应用技术型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而不断拓宽授课形式和知识获取的渠道。
3.摒弃单一的以成绩论英雄的考核方式,成绩考核模式多元化
传统的教学考核仅限于考试的形式,倾向于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这不仅不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不能反映学生的能力提升状况。这就需要转变考核模式,变单一的考核手段为多元的考评方式,以实现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统一、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统一。
4.基础课要按照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要求,全面优化课程内容
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教育有别于其他大学的主要一点就是其技术的实用性。若要通过基础课进行学生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基础课的作用,就必须遵循基础课的系统性和邏辑性,结合专业需求和学生的能力发展等方面,综合考虑基础课内容的设置。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发挥基础课的作用,首先要明确基础课的定位和学科使命,贴近民办应用技术型院校的办学思想和各专业实际,真正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作为自身改革的着力点和出发点,切实在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实施中发挥服务于专业学习、服务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服务于学生职业发展的作用。各院校也要针对院校实际做好基础课的内容设置,既保证基础课的基础性地位,又保证其内容和知识框架的完整性,以便更好地发挥基础课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兰明,霍丽娟,陈向阳,等.新时期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应发挥的基础性作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8):5-8.
[2] 秦金华.关于基础课如何为专业课服务的调研报告[J].陕西教育,2012(11):58-59.
[3]古金艳,陈金.民办高校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的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6):106-108.
[4] 周兆研,胡升泽,程启翔,等.试论面向大一新生的教学模式:以公共基础课“大学物理”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9(42):111-115.
责任编辑:景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369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