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贵州省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民族地区民族事务治理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民族事务决策科学性。不断创新民族事务治理模式,探索大数据对民族事务治理的影响,通过利用与分析民族事务数据,有效加快民族事务工作由传统的管理向现代化治理转型,从而推进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本文讨论大数据时代贵州省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旨在提高贵州民族事务治理能力。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问题;对策
一、贵州省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利用大数据,贵州在深化依法行政,提升治理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有力地推动了贵州民族事务法治化进程,但仍有一些因素严重制约着贵州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
1.大数据立法还不成熟。随着大数据相关立法的相继出台,但有一些基本问题仍有待于解决。数据所有权与法律属性问题;数据所有权与个人信息是否属于个人问题;经数据采集者同意收集的数据是否存在数据所有权问题;个人同意收集数据的行为是否具有数据权转移或许可性质的法律意义问题;以及信息披露、数据权限划分不清、大数据安全缺乏顶层设计、数据交易安全缺乏第三方监管等都需要国家层面的立法。
2.普法宣传力度不够,治理主体法治思维需要提升。在调查中被问及是否经常参加普法教育时,43%的人并不经常回答。这些人基本上都在农村基层,几乎从未接受过真正正规的法律知识教育。第二,规则程序意识不强,法治思维需要提升。贵州作为一个多山的省份,交通基本上被山区阻隔,对外经济联系不便,交通成本高;而且,教育文化发展长期滞后,传统文化封闭保守,这导致相当一部分贵州人价值观念陈旧,缺乏竞争意识和法治意识,加大了大数据时代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的阻力。
3.治理能力不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在大数据时代,对决策者的专业水平、综合素质、全局意识等个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实中,这种决策能力与实际情况存在差距,治理机构工作人员缺乏多学科思维和大数据思维。
4.大数据技术需要突破,安全问题需要关注。数据采集是一种全面的动态采集。在复杂的数据中,如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是利用大数据推进国家事务治理法治化的前提任务。根据民族事务治理的属性,如何梳理民族大数据,如何编制数据目录,如何对民族数据进行分级和分类,如何通过公开的方式不重复地收集和获取数据,如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其数据收集的知情权;如何建立有效的民族数据采集与存储机制,使其具有开放式的数据一致性,这些都是民族数据规范化管理中需要面对的问题。二是数据公开问题。所有数据开放是否通过开放平台免费提供给所有需要的人,开放程度等问题需要具体的开放规则来控制,特别是涉及民族数据、宗教敏感数据、隐私数据等。
二、完善贵州省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建设的对策
在大数据时代,如何确保民族地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是当前民族工作的头等大事。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的重大意义,以更好的方式推进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
1.完善大數据相关立法。第一,要解决与大数据有关的基本问题,如如何授权政府部门收集哪些数据,授权政府部门保留、管理、处理和使用哪些数据,授权政府部门公开公民个人数据等,都需要法律支持。第二,政府部门之间存在壁垒,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在大数据开放与共享的过程中,供求关系脱节,公民隐私权面临侵权风险。第三,在大数据时代,要建立全面开放、协同共享、平等待遇、知识产权保护和隐私保护。建立基础设施数据安全保护机制和跨境数据流动监测法律机制。
2.完善民族地区基础资源大数据,建立民族事务应用平台。目前,要进一步收集民族地区基础资料,进一步整合和整理相关资料,加大投入,全面建设民族基本信息数据库、民族地区乡镇规章制度数据库等,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政府社会发展水平数据库、司法机关民族数据库、社会纠纷数据库、司法解决数据库等,国务治理机关自建数据平台,形成完善的国家大数据资源体系。此外,在规范和升级各级人民委员会网站和自治地方政府网站的同时,积极鼓励其他民族网站建设,加强社会公众和各组织政府的对话与合作。
3.培育群众的法治意识,提升治理主体的法治素养。法治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地方治理的水平。在大数据时代,要求治理主体改变不符合依法治国要求的传统观念、工作习惯和工作方法。还要求民族事务治理机构积极开放公共资源数据共享,为大数据营造法制文化环境,建立多主体法律评估机制,深入农村、学校开展法律活动,企业和单位通过教育惩戒、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可以增强多主体地方治理的法治意识,使法治意识成为全社会的主导意识。
4.利用大数据提升民族地区治理法治化能力。一是制定治理权限清单,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大数据时代,治理权力清单透明管理,推进治理模式改革,以数据规范治理权力的基础和过程,编制治理权力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治理工作流程,从而实现治理权的可视化、量化和规范化,使治理权的来源具有可追踪性、去向可查询性和责任追究性。二是科学管理能力和高效管理国家事务。通过对民族问题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实时反映民族地区各方面的正常和异常运行,预测民族地区不同民族的需求,真正实现民族事务由传统管理向依法治国的转变。三是治理主体多元化,民族事务协同治理。构建民族地区事务治理规则,必须保证多元参与的主体治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形成社会监督、群众参与和公民问责的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严庆, 张莉莉.部门化与多元化:中国民族事务治理主体建设研究.兰州学刊,2015(12):13-29.
[2]刘宝明.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路径.中国民族, 2014 (05): 39-55.
[3]马俊毅. 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重视民族精神共同体的建构.中国民族报,2016 (04):83-8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444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