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班主任工作有效开展的创新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沿阵地。真挚的师爱是班主任工作的灵魂,健全的制度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丰富的活动是班主任工作发挥作用的载体。学校各项教育计划的实施,最终都要落到班级管理上。自从教以来,笔者多次承担班主任工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赢”,不断探索特色教学之路,不断创新班级管理思路,开创班主任工作新局面。
  一、激发师生爱的共鸣
  教育具有长效性。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会随着学生某一阶段学业的结束而随之消失,而是会不断沉积下来,班主任工作更是如此。学生在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里,会感受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要尽全力为班级争光,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相反,在一个涣散的班集体里,学生也会或多或少地受到环境的影響。所以班主任要从组建班集体开始,就明确班级目标。
  一是筑班魂,增强班级凝聚力。这是班级管理的核心,班魂、班风就像船与帆的关系—班魂是班风的载体,班风是班魂的助力器。在承担高三班主任工作期间,笔者注重学生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和拼搏意识的培养,提升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高三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大, 为了鼓励学生,笔者在班级文化墙上开辟了专栏,每周选出“自信之星”“拼搏之星”,并以照片的形式进行展示,在班级中形成良性竞争的激励机制, 树标杆真正起到了引领作用。这不仅是让学生做一个对未来充满理想的人,而且从中鼓励他们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同时,在工作中,笔者也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也一定会做到。他甚至在教室外放了两张桌子,很多工作都在这里完成。他时常对学生说:“你们遇到多大困难都不要怕,有我陪着你们,我和你们并肩作战!”赏识每一个学生,宽容比惩罚更有力,育人于细微之处, 严在当严处,待学生公平如秤……这些都是笔者在学生工作中学习、反思并实践着的道理。
  二是定目标,在活动比拼中得到提升。每次开学初,笔者都会提前设想好每学期的奖励政策与奋斗目标,这其中既包括物质奖励,也包括精神奖励,学生兴趣盎然,在不断进取中抢占先机得奖励,同时受到家长们的支持和赞扬。每 6个学生为一个小组,学生课堂展示、提问或解答每人每次加5分,计入本组总分数;如果在量化中有扣分,则相应每人每次扣5分,每天计算小组的整体得分情况。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参加班级讨论变得积极起来,课堂思考问题也逐渐深入。自从实施这个方法之后,笔者发现效果比之前好多了,学生学习氛围浓厚,自然而然爱上学习,班级管理就轻松多了。当然,笔者也清楚后续工作一定还要跟进、强化,让学生把行为转化为习惯,把班级管理变成自我管理,这样才会长久。
  二、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笔者秉持“用心呵护,用心关爱,用心引导”的理念。作为班主任,笔者每次走进班级,都会整体观察学生的状态,判断哪些学生跟以往不同,有所反常,并第一时间要找这个学生谈话。比如,笔者的班上有一位女同学,很内向,不愿意多说话,平时也很听话。一次晚自习的课间,笔者在教室外备课,她在旁边走来走去,走到笔者跟前又退回去,笔者抬头一看,她又走进教室看书,虽然跟以前一样安静,但总感觉有心事。于是,笔者把她叫出来询问原因,她支支吾吾地告诉笔者今天是她奶奶生日,中午在电话亭没排上队,到现在也没打个电话祝福奶奶,说着就开始哭。笔者打开手机给了她,并对她说:“替老师祝你奶奶生日快乐!” 她打电话中也是边哭边说,笔者给她拿了张纸巾说:“别忘了把我的祝福带到!”在后来的班会上,笔者将主题定为“感恩有你”,并将此作为例子,讲述给同学们,这让学生们懂得了感恩,学习也更加上进。笔者清楚,其实每个学生内心都有最在乎的东西,只要我们努力挖掘,用心去找,就会有心与心的碰撞、心与心的交流。
  此外,每次中午课间操后,笔者都要举行 4~5分钟的课间微班会活动,利用演讲励志故事让学生得到心灵的触动。有一次,笔者找了一篇关于“惜时”的名人事迹,让一位学生进行演讲。第二天,这位学生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对自己的状态进行了剖析,并告诫其他同学要在高三拼尽全力,用实力证明自己。演讲完,班里的学生都热烈鼓掌。笔者拍了拍这位学生的肩膀说:“真棒,这篇文章留给你,加油!” 接下来的日子里, 他仿佛变了个人,课堂讨论变得非常积极,学习主动性增强,成绩也有了很大提升。当然, 这样的例子很多。高三阶段,学习、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笔者用微班会的形式,不仅可以让他们放松,也可以借此机会让他们认真剖析自己的问题,效果非常明显。而笔者作为班主任,也从他们的剖析中了解了更多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想法,从而提升班级管理的效度。
  教育的目的是“唤醒”,是从心灵深处唤醒学生沉睡的自我意识、生命意识,发展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生命创造力,让学生感觉到自身的强大,相信“我能行”。学生就像一杯没有倒满的水,我们通常过分关注到的是“有一半空着”,却将“一半是满的”忽略掉。笔者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各种方式,“用放大镜去寻找学生的闪光点,用显微镜去寻找学生的进步”。
  三、共筑师生精神家园
  用爱温暖孩子,班级就是他们的家。不少住校学生远离父母,很多地方需要照顾,作为班主任很大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感到有一种家的温暖和归属感,再者就是让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很好,不用担心。笔者认为,要想让学生有归属感,必须放下的班主任角色。对于住校学生,班主任就是他们的亲人,所以要求自己做到“学习上,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出现问题绝不姑息;但是在生活上,必须脱下班主任这个角色,认真呵护他们”。
  笔者执教的班级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哪位孩子第二天生日,前一天告诉笔者一声,第二天笔者就会给这个学生准备礼物,并且陪他到食堂吃一顿。起初学生不好意思,慢慢熟了,也就正常了。记得,有次笔者班上的一个男孩生日,笔者提前去食堂给这位学生打了他爱吃的饭菜,吃饭时,笔者送了他一个笔记本作为生日礼物,这名学生说:“我从小在农村长大,也没怎么过过生日,无非就是家里给包顿饺子,煮碗鸡蛋面罢了, 今天很开心, 谢谢老师。”对于家长,笔者每周会给他们来份“精神大餐”,发些照片传到家长群,目的是想让家长了解给孩子的成长记录保存好,把照片洗出来最后做成影集,也算是给学生准备的礼物。
  家校联合才是真正的管理,有些事情单单靠班主任效果不会很好,要充分借助好班主任与家长的合力。通过与家长的协作、交流,笔者发现很多学生的“小秘密”,对班级管理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精英中学)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645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