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与孔子的中庸学说作为中国和古希腊传统道德的重要精神,对中西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在理性认识、道德追求、思想方法与观点主张等方面显示出高度的一致。但是在中西方迥异的历史文化背景与社会制度下,看似相通的中道与中庸思想却有着各自的认知内涵,他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强调经验德性论,追求自由与公正,孔子的中庸思想则侧重于先验德性论,讲求道德与和谐。通过中道与中庸思想的比较研究,探索其内在价值,为我国发展建设提供新启示。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中道说;孔子中庸学说;比较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与孔子的中庸学说是历史的产物,深刻的影响着中西方的传统文化与哲学思维,成为众多思想家所推崇的处事原则与行为指南。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中道”与“中庸”思想在某些方面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本文试图从比较学的视角,探索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和孔子中庸学说内涵的相同与相异之处,通过二者的比较研究,把握“中”的实质,这不仅是中西哲学思想史的再认识和对我国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同时也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新启示。
  一、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核心内容
  1.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的核心内容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在《尼各马可伦理学》这本著作中得到集中阐释,所谓“中道”就是“适度”、“适中”、“执中”的意思,也可以解释为平衡、和谐的中间状态。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建立在其幸福论与自我实现理论的基础上,成为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核心概念。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中道是人的最高德性。他曾说到:“德性就是中道,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正确。”①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区分了理智德性与伦理德性,理智德性因思辨而无中道可言,伦理德性因人的感情思维与行为选择合乎道德而为中道。他认为只要是在应该的时间、地点、方式来感受情感,那么这就是中道,就属于德性。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是一种相对的中道,是一种因人而异的适度状态,即适度、适量。
  2. 孔子中庸学说的核心内容
  中庸是关于人的道德准则的哲学范畴,“中庸”一词最早见于《论语》中,《论语》有言:“中庸之谓德也, 其至矣乎”,②孔子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出发,将人的感情与行为是否符合中庸作为衡量道德的标准,中庸成为一种蕴含着丰富德性伦理价值的道德机制。中庸思想主张过犹不及,即强调“适度为中”。《子路》中讲:“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③
  孔子强调狂与狷作为对立的两端,两端取其中最佳,就如孔子提倡无过之无不及,寻求一种最佳状态。这体现了一种适度原则与理性态度,散发着辩证的思想光辉。中庸的办法即“时中”和“用中”。
  二、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思想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所在的希腊古典时代末期城邦制度已盛极而衰,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社会变革的中国春秋末期。在社会剧烈动荡的大变革时期,两位思想巨人提出中道与中庸学说作为救世的良药。通过比较二者的异同,以期可以更清晰把握住各自的脉络和彼此的内蕴。
  (一)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相同点
  1.理性认识的一致:以适度最佳
  中道或中庸,都在持“中”,中的含义即指适度或无过无不及,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主张在情感表达和实践行为当中把握度,并将适度、适中作为理性认识的标准,人类的理性精神就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关于度的把握十分关键,他认为按照中道来控制与把握情感与行为需要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客观事物的性质与主观状态的影响使得找到并达到中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④
  如上篇所述,孔子认为在社会关系当中,既不偏于狂, 也不偏于狷,于两端之间取其中,则为最佳。孔子认为过于不及同样不好,两者作为完全相反的极端未体现理性的“中正之道”。后来宋明理学大家多次引用“过犹不及”一词来阐释理性精神,这无不体现着关于理性问题的共识。
  2.德性追求的一致:中道与中庸代表至上美德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把“中道”与“中庸”视为道德的最高境界和至上的美德。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他曾说到:“德性作为中道,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⑤这一论述,表明他认为美德既使人成为善人,又使人完满的完成其功能的品性,那么这种完成的品性就是中道。如:“人的德性就是种使人成为善良,并获得其优秀成果的品质”。⑥孔子曾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若将中庸的方法应用于仁德的实践中, 就会获得一种至高的品德。所以在孔子看来 ,中庸既是人们在道德实践中掌握行為分寸与尺度必须遵守的重要道德准则,又是一种道德境界,只有按中庸的方法原则去做,才能有恰到好处的善的效果。
  3.思想方法的一致:讲求致中与时中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在各自恪守践行“中道”与“中庸”思想的关系上,并不拘泥于一个僵化的固定模式,而是讲求在实践上实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即做到“致中”与“时中”。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非极端的绝对中道,而是讲求因人而异的适度要求或状态的相对中道,这也是其称为德性或美德的相对中道。但实现中道是困难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在过度与不及这两个极端中,尽力避免与中道最为相反的一个极端,这是寻得中道的正确方法,就如在鲁莽与怯懦之间,必须先克服怯懦,因为怯懦比鲁莽离中道的勇敢更远,这与“两恶相权取其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孔子中庸思想的关键就是主张不拘常规,不法常可,随时变通,以适应时势之变,即“叩其两端而竭之”的致中与灵活变通的时中。所以,有学者认为,中庸和中道可作为一种神奇的方法,“化腐朽为神奇”,从而将其构成去恶和行善的两翼。
  4.观点主张的一致:反对折衷主义
  在哲学的范畴里,折中主义是指没有自己的见解,而只是盲目的把别人的理论、思想和观点拼凑整合,以形成表面和谐、有逻辑的哲学思想。中道与中庸所指向的是事物内部矛盾的双方,因对立统一而达成和谐统一的平衡状态,可见二者含义相驰甚远。实际上亚里士多德与孔子都非常排斥折衷主义,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过”与“不及”过于极端,而德性才是其中点,人们的道德选择要符合道德的要求,那么德性才能发现适中。因此,中道的德性是唯一的,而不是选择过与不及的调和或折衷主义。⑦孔子用“君子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一论述来反驳与呵斥混淆是非、折衷调和的好好先生乡原。可以看出,孔子是完全把中庸思想与折衷主义、平均主义对立起来,反对折衷主义的态度是明确的。   (二)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差异
  尽管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有着相当的一致性,但在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下,他们对于社会的感知和思想主张也有着较大的差异。
  1. 获得途径的差异:经验德性论与先验人性论
  “伦理德性是由风俗习惯熏陶出来的,而不是自然本性。自然的东西不能用习惯改变。”⑧亚里士多德认为中道说受至善论影响颇大,中道是一种至善的美德,他认为伦理德性并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生活习惯中养成习得。他将德性与其他技术做比喻,并强调一切德性通过习惯而生成,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其实是一种“学习德性”论。而孔子的中庸思想则是立足于天人合一的观念,继承了“天地人”并生共存的观念,孔子还提出“内省”,以修身养性。对于中道与中庸德性获得途径的差异,我们也可以感知亚里士多德与孔子看待世界的理论基础的不同。
  2.政治思想的差异:法治与德治
  亚里士多德与孔子都将其中道与中庸学说广泛的运用到政治领域,提供了有效的治理良方,但其侧重点却大不相同。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与当时的民主政体有着密切的联系,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把中道与法律结合起来。在他的政治思想中,他提倡“为政应取中庸”,同时中道的实现离不开法律的作用,要实现公正,必须依靠法律。他说到:“法律作为一个出于思考和理智的规则是有强制性的……对德性的共同关切,只有法律才能实现。”⑨与亚里士多德截然不同,在孔子看来,“德”和“礼”才是为政的根本,是行之有效、深入人心的治国之道,因此“德治”也成为构成中国封建统治秩序的坚实基础。两种不同的主张充分反映了中西不同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中西伦理哲学不同的思维特征。
  3. 价值选择的差异:求公正与致中和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思想在实践过程中的不同诉求和价值取向,是引起古代中国走上追求法专制下社会和谐的道路与古希腊选择寻求社会公正、民主法治社会道路的重要原因,影响深远。中道追求的是“公正”的品质,中庸实现的是“致中和”的态度。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正自身是一种完满的德性……公正集一切德性之大成。”⑩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就应当公正地分配善与恶,既要反对特权主义和平均主义,试图达到一种“中正”状态。孔子的中和思想在《论语》中得到集中反映,“礼之用, 和为贵”,既合乎人类的伦理道德规范,又体现了讲求合乎中道原则的共处状态。二者价值选择与价值追求的差异,对其所处的时代的社会发展趋向造成深远影响。
  三、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思想的现代启示
  在当今社会发展中,“中”的思想仍可启迪我们的思维,尤其是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道德教育、法治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1. 坚持适度原则,指导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代人与下辈人的利益与资源分配,际之间的资源协调和决策适度,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社会发展与环境的重要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必然选择。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与孔子中庸思想提倡一种适度原则,启示着人们能够遵循适中性原则,考虑经济效益时,兼顾可持续发展战略,谋求人类与自然与人类自身的和谐共生,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持续性、整体性、协调性发展。
  2. 加强道德教育,促进个人道德品质的提高。从现实社会看来,破坏公共秩序,缺乏公众道德的负面事件时有发生。在加强道德教育,促进个人德性与道德品质的培育发展方面,其中道与中庸思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在思想意识层面,“中”的德性思想引导积极的方向,如勇敢、节制、公正、仁慈等,意识的德性化可以潜移默化的导向德性的行为;另一方面,在环境层面,“中”的思想实践运用提供了一个追求善与幸福的良好道德环境。此外,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提倡公正与法治,法律可以实现德性的共同关切,综上,充分发挥“中”的思想对于道德建设的指导作用,要坚持理性精神,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使自身的情感与行为实践符合德性要求。
  3.探索中西文化,辩证吸收优秀文化。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都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不是绝对而是相对,强调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这对于我国当今文化事业的大变革大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我们应以理性的态度探索研究中西文化,辩证看待价值观差异,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辩证的把民族化和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辩证的把中西优秀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吸收借鉴西方优秀文化并批判继承中华民族传统伦理文化,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之路。
  [注释]
  ①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第 32 页
  ②朱熹.四书章句集注[Z].北京:中华书局,2010.
  ③《论语.子路》
  ④亚里士多德著:《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第 275页.
  ⑤苗力田:《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第 40页.
  ⑥苗力田:《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第38页.
  ⑦余仕麟.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S1):16-22.
  ⑧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第21页.
  ⑨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第111页.
  ⑩苗力田:《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103页.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苗力田:《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3]楊劼.“中庸”与“中道”:孔子与亚里士多德之德性观的差异[J].理论界,2016(07):98-103.
  [4]余仕麟.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6-22.
  [5]戴春巍.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的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1.
  [6]苏燕.孔子中庸观与亚里士多德中道观的影响意义之比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02):305-306.
  [7]蔡景行,弓克.孔子的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比较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1):58-59.
  (作者单位:汕头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汕头 515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703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