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目的论视角的申遗文本英译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翻译行为要以翻译目的为指导,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以实现翻译目的。《苗族村寨申遗文本》属感召型文本,翻译时要以申遗目的为指导,遵从功能目的论的目的原则、忠实原则和一致原则,将目标人群放在首要位置,调整翻译手段,着重处理苗族特色词汇、苗族文化专有项、苗族服饰和配饰等方面信息,以实现译文能完整客观地反映原文内容和传递原文信息。
关键词:申遗文本 功能目的论 翻译手段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6-0064-02
黔东南州在苗岭山区雷公山麓,是苗族聚居区,苗族人口171万,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19%。千百年来,苗族先民们在雷公山一带,扎根深山密林、创建家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山地文化,黔东南州也因原生的民族文化、原始的自然生态、远古的历史烟尘、丰富的文化资源而闻名于世。苗族村寨是苗族文化传统保存完好、文化景观典型的地区,2010年苗族村寨进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苗族村寨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类型是文化景观,在申报遗产的苗族村寨文字说明中,民俗文化介绍是必不可少的部分,本文以功能目的论为指导,从分析《苗族村寨申遗文本》中的民俗文化介绍英译出发,针对民族文化信息的准确传达,探讨申遗文本翻译的策略方法。
一、功能目的论与申遗文本
1971年,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创始人凯瑟林娜·雷斯指出,从原文和译文两者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这种关系指的是原文和译文的功能对等的关系。1986年,功能目的论(Skopostheory)的创立者汉斯·费米尔提出,翻译是一种人类行为活动,而且还是一种以原文本为基础的有目的的行为活动。功能目的论强调,翻译行为是建立在目的性和功能性的驱使下,译者要以翻译的目的为指导,调整翻译手段,以实现原文和译文尊重客观事实、满足读者需求、突出交际和文化传播等功能的对等。英国翻译家彼得·纽马克的文本信息理论按照语言的功能,将文本分为表达型(Expressive Text)、信息型(Informative Text)及感召型文本(Vocative Text)。他认为,同一文本可兼具多种功能,但总是以某一功能为主导。他建议,对于表达型文本,如小说、散文、政治家演讲,采用语义翻译法;信息型文本,如教材、学术论著、会议纪要,采用交际翻译法;感召型文本,如广告、宣传册、说明书,要充分考虑读者的心理感受和欣赏习惯,采用读者熟悉的语言表达形式进行翻译[1]。
《苗族村寨申遗文本》主要属于感召型文本。感召型文本意在按照文本的预期意图,号召读者去采取行动、思考和感受,具有影响读者行为的目的性[2]。翻译《苗族村寨申遗文本》时,要以申遗目的为指导,遵从功能目的论的目的原则(Skopos rule)、忠实原则(Fidelity rule)和一致原则(Coherence rule),在忠实于中文申遗文本基础上,将目标人群放在首要位置,充分考虑目标人群的心理感受和欣赏习惯,采用多种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以实现译文能完整客观地反映原文内容和传递原文信息,达到营造声势、渲染气氛、号召采取行动的目的。
二、翻译方法的选用
《苗族村寨申遗文本》内涵丰富、独具特色、信息量大,特别是各村寨的民俗文化介绍部分,包含苗族特色词汇、苗族文化专有项、苗族服饰及配饰等信息,是翻译的重难点。现就如何选用适当的翻译方法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作分析:
1.苗族语言特色词汇
民族语言词汇可采用直译或音译并辅以适当解释的翻译方法。直译并作适当解释的方法即能保留民族特色,又能兼顾目的语读者的理解、接受力和文化背景,有利于文化信息的传播[3]。
“游方”是苗语直接音译的词汇,指苗族人独有的、为择偶而开展的活动,没有文字说明读者难以理解,在译文中应加上词语的解释。
例1:久吉村的多声部情歌唱法在苗族地区中独具特色。久吉人的“游方”习俗,即“走村串寨”“谈情说爱”的对歌,练就了久吉民歌的优美音色。
Multi-voice singing in Jiuji is famous in Miao areas.The custom of Youfang, i.e.traveling from villages and singing love songs, contributes to Miao songfest.With the impressive and graceful tone, the songfest has many themes, such as Visiting and Love.
例2:格頭村在习俗上较好地保留了“苗例”,村民至今没有中断“游方”这种苗族自古以来的婚姻习惯制度。
In terms of Miao custom, Rules and Regulation in Miao is well preserved in Getou village.For example, Youfang is continually practiced currently which is a Miao traditional dating custom.
2.苗族服装和配饰
“衽、纹样”是苗族服饰的风格,“衽”是一块连在衣服右侧的三角形插布,“纹样”则包含水纹和云纹两种图样,翻译时须采用意译法,以使读者理解其含义。
例1:南瓦村妇女服饰上装为大领右衽半体衣,盛装与便装均有花饰,纹样多采用水云纹,内容以花草为主,色彩以蓝色和红色并重。
As to the costumes in Nanwa, the women’s upper-wares are big-collar jackets with a gusset attached to the right side.Their splendid attires and casual clothes are in two main colors: blue and red, with different pictures of flowers and plants.Cloud or water patterns are employed to decorate the clothes. 錫绣是展留苗寨妇女服饰特有的刺绣技艺,为使目标人群了解这项技艺,须采取意译加注法。
例2:展留少女一般是向母亲继承锡绣技艺,女子出嫁时,母亲将绣好各式图案的绣片作为陪嫁物相赠,如此世代沿袭。
Zhanliu Girls learn Tin embroidery skills, which is a kind of special embroidery by using Tin thread (or very small pieces of Tin paper) to embroider, from their mothers.When they get married, in line with custom, the dowry would be the embroidered clothes with diverse pictures made by their mothers.The custom is inherited from their ancestors.
3.苗族文化专有项
各民族采取各种方式表示对逝去亲人的缅怀,脚车人相信逝去的人活在另一个世界,斗牛活动能让逝去的人与他们同乐。因此,他们以斗牛娱乐的方式“孝敬”死者,而不是哀悼。对死者孝敬是当地的民俗,措辞时要斟酌,“孝敬”要翻译出来,不能选用纪念、哀悼或其他词汇。
例1:在脚车人看来,斗牛不仅是活着的人的一种娱乐方式,更是对死去的亲人的一种孝敬。生前喜欢斗牛,相信在死后另一个空间仍然喜欢。
Jiaoche villagers believe that bullfighting is not only an entertainment activity but also a way to show filial obedience to their dead relatives who like watching bullfighting in their life time.
“挖山栽杉”是文斗村从古至今的独特的生产劳动习俗,不宜用音译或直译,要选用合适的词进行增译,完整客观地传递原文信息。
例2:文斗村民遵循日出而作的生活习惯,他们“挖山栽杉”的生产劳动习俗至今沿袭。
Wendou villagers keep to the habit of getting up at sunrise to begin their work.A productive labor custom of digging mountains to plant Chinese firs in the village has been carried on by the villagers since ancient time.
4.原文信息繁杂的处理
有些原文辞藻华丽、信息繁杂,一字不漏地翻译却让读者费解。应采取“去繁从简”摘译法。如“子承父业,技艺代代相传”只翻译一个词语即可。
例1:九摆村是著名的银匠村,全村70%的家庭从事银饰加工,几乎家家都有银器作坊,子承父业,技艺代代相传。
Jiubai village is well known as silversmith.70% families in the village work on silver making, and almost every family owns a processing silver workshop.Such skill is passed o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当多个形容词修饰同一词语时可采取摘译法。“辛勤开拓的原始社会场面”中心词是“场面”,修饰词语是“辛勤开拓的”和“原始社会”,保留“原始社会”一词,读者完全能理解当时苗族先民生活的场景。
例2:反排木鼓舞分为五组,再现了苗族祖先辛勤开拓的原始社会场面。同其他苗寨一样,对应着岁时祭仪和农作物的耕作收获,反排村一年间有许多节日。
Fanpai wooden drum dance consists of five parts describing the life of Miao ancestors in primitive society.Corresponding to the ritual of the year and the harvest of crops, there are many festivals in Fanpai village.
三、结语
苗族村寨申遗英译文本着眼于苗族村寨及其历史文化的英文介绍,需要在跨文化交流与鉴赏之间实现兼容互通。不同民族之间的文明互鉴与文化互参是全球化发展趋势与文化多样性的的诉求[4]。因此,译者应深入研究苗族文化的历史内涵和深厚底蕴,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抒发创作(翻译)的冲动和激情。同时,要精通中西文化,尤其是目标人群的知识背景、对文本内容评判的思维定势及基本规律,做到有的放矢,精准翻译。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翻译文本的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Newmark, P.A Text of Translation[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39.
[2]牛新生.公示语文本类型与翻译探析[J].外语教学,2008(3):89-92.
[3]陈芳蓉.文化多样性与非物质文化的译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64-69.
[4]魏向清,杨平.中国特色话语对外传播与术语翻译标准化[J].中国翻译,2019,40(1):91-97.
责任编辑:孙瑶
[基金项目]凯里学院2019年度“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民族学”专项课题“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申遗文本英译研究”(YLXKJS0054)。
[作者简介]侯曲萍,凯里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贾玉晖,凯里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汉互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808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