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工匠精神”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耦合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是新时代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培养学生优良的职业作风、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等。实践证明,在职业素养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有助于端正学生职业态度、提升学生职业道德、增强学生职业意识。基于此,本文从课程教学、校企合作、创新创业、环境育人这几个方面就“工匠精神”与职业素养的具体耦合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职业素养;耦合
  前言: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任,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应凸显出职业性特点。职业素养包括隐性素养和显性素养。在当下高职教育体系中,学校将主要精力放在学生显性素养的培养上,如职业技能、专业知识等,而忽视了学生隐性素养的培养,包括良好的职业态度、职业道德等。新时期下,为了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职教育长远发展,学校应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同时渗透工匠精神。在本文中,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就如何有效融合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与“工匠精神”分享几点教学心得与感悟。
  一、“工匠精神”与职业素养耦合的重要性
  (一)“工匠精神”的渗透有利于端正学生职业态度
  职业态度是指一个人在选择个人职业时候所持的态度和观念。在职业素养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引导学生秉承工匠精神理念,学习工匠的优良品质,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可以提升学生职业认同感,帮助学生端正职业态度[1]。具备工匠精神,学生在职业中就会一丝不苟、踏实认真的完成工作,而且勤于业务、敬业奉献,更重要的是,会让学生带着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和职业,这对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有积极作用。
  (二)“工匠精神”的渗透有利于提升学生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指一个人具有职业特点的习惯传统、行为规范和思想观念等。一般来说,职业道德更倾向于行为规范。在职业素养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能够引导学生有效协调义务与责任之间的关系,在面对职业活动的时候以严格的工匠精神对待,有强烈的责任心,能够在明确自身责任的前提下履行职责,遵守职业中的程序和规则,精益求精,高质量完成工作,实现自身价值[2]。
  (三)“工匠精神”的渗透有利于增强学生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是指一个人的在职业环境中形成的态度、情感、理解与认知等。在职业素养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可以帮助学生提前做好有关于就业的准备工作,为学生后面的创业、就业、择业和职业发展打好基础。实践证明,对高职学生而言,“工匠精神”的渗透对其职业意识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具备工匠精神的学生,会对职业产生难以割舍的、特殊的情感,并且在职业中自觉规范自身行为。
  二、“工匠精神”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耦合策略
  (一)基于课程教学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在传统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因为定位不准确,出现了重智育、轻德育,重专业、轻素质的问题。为了渗透“工匠精神”,优化职业素养教育,使学生得到全方位发展,高职院校应当立足实际对学生进行文化素养教育。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需要以课程教学为载体,这样可以让文化素养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程。思想政治課程肩负着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塑造健全人格的重任,是高职院校中的公共课程,但是多数高职院校并未将思想政治课程的价值和作用发挥出来。为了促进“工匠精神”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教师应根据高职学生特点,除了给学生讲解党的思想和知识,还要将为人处世的方法和原则等教给学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法,如讲述抗疫期间经典事迹等,从而融入人文素养教育,提升学生职业素养[3]。其次,高职院校可以开设一些专业知识课程,尽可能是一些能够启迪学生心智、开发学生创造力和思维的课程,如“沟通心理学”“艺术导论”“现代礼仪”等,以此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气质和修养。
  (二)基于校企合作培养学生职业技能
  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是职业素养教育中的重要构成,“工匠精神”视角下,高职院校要强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过程中坚持并弘扬工匠精神的带动和协同作用,立足高职学生职业岗位需要,通过不断强化校企合作达到培养高素质职业素养人才的目标,将学生的实践技能、专业理论与理论素养相互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学生职业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4]。首先,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与校外企业的联系,与校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在这个基础上开展校企联合、以赛促学培养机制。一方面,可以邀请企业中有资深工作经验,尤其是带过徒弟的员工来校开办讲座或进行实践教学,以校内基地为场所,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养,引导学生将自己从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付诸实践。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将学生送去企业顶岗实习,让企业内的员工担任教师,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实实在在的锻炼,以此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包括实践操作能力、利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勤勉尽责的能力、爱岗敬业的精神等。
  (三)基于创新创业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工匠精神”视角下聚焦职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仍然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部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学校应当以创新为理念搭建创业园平台,基于创新创业实现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引导学生对创新意识进行内化。在实际生活中,高职院校可以借助广播站、官方微博、校园网站等对“创新”进行大力宣传,营造创新氛围,让高职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以此点燃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5]。又或者,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校园内举办实践性技能大赛,并且整个流程均追求创新,以此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其次,学校应根据实际需求搭建创业实训实践基地,建立高职创业园,作为培育学生职业态度、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的平台。
  (四)基于环境育人培养学生品德修养
  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学风、校风,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载体。众所周知,制约人的发展有诸多因素,环境为其中之一。“工匠精神”视角下展开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学校要重视环境的建设,包括物质环境、文化环境、制度环境等。例如,在物质环境建设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张贴海报、利用宣传栏公示等方式强调“工匠精神”,比如宣传鲁班、蔡伦、张衡等中国巧匠的精神等,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让学生将这些精神内化成自身的行为准则。又如,在制度环境建设方面,可以设置“技术能手”“销售明星”“业务标兵”等奖项,用于激励学生,使学生在顶岗实习等实践活动中充分挖掘自身潜能。最后,在文化环境建设方面,学校可以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如公益性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以此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奉献社会等优良品质。
  结论:综上所述,在职业素养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能够端正学生职业态度、提升学生职业道德、增强学生职业意识,这对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中,高职院校应立足实际,根据社会对人才要求构建完善的育人体系,以课程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以校企合作为载体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以创新创业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以环境育人为核心培养学生品德修养,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旭刚.高职“双创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关联耦合探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7(13):28-33.
  [2]李细香.现代学徒制下高职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2):5-8.
  [3]余敬斌.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08):53-55.
  [4]张德文.“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路径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3):39-41.
  [5]阳桂桃.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推进途径探索[J].中国培训,2016(12):15-16.
  1. 2020年度山东省青少年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课题编号20AJY142,课题名称:“工匠精神”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耦合的研究;
  2. 2020年度全国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0-QK-004,项目名称:大思政视阈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研究与实践;
  3. 2020年度山东省职业教育研究项目,课题编号20SVE203,课题名称:新时代大思政格局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融合培养的研究;
  4. 基金项目: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9年交通运输职业教育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9A07)
  (作者单位: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2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3488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