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效教学运用策略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景文
摘要高中物理教学要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有效教学理念和策略是一重要途径。本文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以及自身学习,谈了有效教学理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有效教学理念 高中物理教学 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所谓有效教学理念,是指为提高教师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毋庸置疑,有效教学理念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效益。有效教学理念的主要内容有: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和量化。显然,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因此,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的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决断。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感受和学习,浅谈一下有效教学理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 有效教学理念的运用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就是说,教学目标的真正实现,离不开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自由讨论的气氛,尤其是要善于创设敢于表达自己思考见解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比如,在电学教学中,学生争论“电流强度”物理量是标量还是矢量。一方认为:“电流强度”是一个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非常符合课本上表述的对矢量概念,当然属于矢量。另一方认为:q和t从定义式I=q/t看,都是标量,自然其比值也是标量。教师组织大家因势利导进行讨论。最终得到大家都认可的结论:电流强度是标量。因为矢量的确定不仅是要求既有方向又有大小,还必须符合平行四边形法则才行。这样以学生为主体,基于学生的学习争论确定教学的探究辩论式的活动,学生就能牢固掌握矢量这个概念。
2 有效教学理念的运用要注重学习的合作性
课堂教学中,注重学习的合作性也是有效教学理念的一种体现。合作性学习是当前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所谓学习的合作性,是指为了完成共同任务,学生在分组活动中进行明确的责任分工,共同讨论、分析、研究的一种互助性的学习活动。探究式学习也是当前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这二者都需要学生以小组学习的形式才能更好实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物理实际教学的需要,选择有合作探究价值的、会产生讨论争执的,且个人经过独立思考难以完成的内容进行合作小组学习。
举例来讲,在影响单摆快慢的因素实验教学时,以四人一组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并且提供胶带、剪刀、绳子、以及质量规格不同的秒表、重物,让四人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自行制作一个单摆,并测量其在20s内摆动的次数。可是,最终各组测量的结果却均不相同,为什么呢?同学们积极思考,纷纷提出不同见解。此时,笔者让学生先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分析,列出他们认为测量的结果却不尽相同的可能出现的原因。汇总后是秒表绳子长度不一、测量不够精确、摆动的起始高度不同、重物质量各异等原因。接着,教师再让小组选择一个原因进行验证,学生们在验证过程中理解了应用控制变量法的方法和必要性。课程的最后,各组通过交流结果得出下述结论:影响单摆振动周期的因素是摆长。每组每个学生都在这整个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参与,动手、动脑、动嘴的过程,无疑都是积极探讨的一种表现。所以,这种合作使他们增强了交流的能力,提高了参与意识,并且还学会了倾听等尊重他人的做人原则。
3 有效教学理念的运用要重视探究的体验性
前面说过,探究式学习也是当前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这个理念也是有效教学理念的具体运用之一。在探究式教学中,探索过程最为重要。在探索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及时把握好问题讨论的走向,做好引导和组织好活动,并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探究的问题上。
比如在自由落体教学中,先引导学生思考一个亚里斯多德曾提出的观点:重的物体一定下落得快吗?此时,学生纷纷发表不同的见解。笔者在进行评价之前,给他们提供一些简单的实验器材:纸片、三张形状相同的铁片、塑料片,让他们自己亲手实验来看看是否能够证实自己的说法。结果出现了下述两种情况:一是把纸片揉成团与金属片同时从同一高度下落,两者同时落地;二是把一张纸片揉成团与另一相同质量纸片同时从同一高度下落,纸团先落地。之后,结合上述的两种实验情况展开教学。这种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一系列实验探究活动后领悟其中真谛。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进行完美的结合,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综上所述,有效课堂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效途径,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物理教师要以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搭建好平台,在课内深入到学生中,抓住全员参与、及时反馈和个别辅导,促使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优化。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 顾邦正.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文学教育,2008(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0708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