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调整振兴规划》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安 晖
2009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12月4日即将召开,在宏观经济回升向好的大环境下,产业如何开始新一轮的调整升级?企业如何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诸多热点问题将会得到解答。
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全球,给各国家地区和各行业领域的发展造成极大冲击。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产品出口增速下滑,销售收入增速下降,企业经营出现困难。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出台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调整振兴规划》),对电子信息产业2009~2011年的发展进行了部署。
经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伴随着国内政策效应不断显现和全球经济逐步复苏,《调整振兴规划》实施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已企稳向好,生产增速持续回升,出口下滑速度放缓,经济效益降幅收窄,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日益增多,总体回升趋向基本明朗。这些情况表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初步达到了《调整振兴规划》提出的“保增长、保稳定”的目标。作为国家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的稳定发展,也为我国整体经济的企稳向好奠定了坚实基础。
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看到这些初步成果的同时,必须冷静对待的是,由于前期工作主要集中在“量”上面,在“质”上下功夫相对不足,因此,一些长期困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尚未解决,依旧突出。这些问题主要包括: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关键产品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产业体系脆弱;产业集中度不够,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大企业,产业规模亟待提升;产品结构不合理,软硬件比例不协调,产业整体处于价值链低端;支持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和服务环境还不适应产业自身特点和规律的要求;国内需求培育不够,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缺乏应用带动,在一些领域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低;信息技术应用带动效果不明显,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结合不紧密。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的增强。
产业发展是一项艰巨的长期工作,既要立足当前,也要布局长远。虽然通过增加产业投入、拉动消费需求、创造市场空间等方式在短期内能够促进产业的增长,但这种外延式发展模式的刺激效应有限,不足以支撑产业的长期快速发展。惟有更加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幅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发展模式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才能够增强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完成规划提出的“调结构、谋转型”的目标。
当前,电子信息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都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需要更加谨慎和努力,进一步化“危”为“机”。化解危机,创造机遇,并不意味着多成立企业、多建生产线、多扩充人员,而是要充分把握国际产业竞争格局变化带来的充分利用全球核心技术和专利等战略资源的机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业长期发展动能,并发挥信息产业“倍增器”、“转换器”和“助推器”作用,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经济和国民经济整体的调整与振兴。这同样要靠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要靠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
四方式提升竞争力
电子信息产业具有高度全球化、核心技术占据制高点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包括核心技术、市场规模、产业集中度和产业结构等方面。《调整振兴规划》在这些方面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任务,需要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更加努力地落实。从《调整振兴规划》可以看出,我们能从四个方面来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要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以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为前提和基础,技术产品创新研发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实力。《调整振兴规划》将产业技术创新提上重要议程,提出集中全力进行产业瓶颈突破。其中,加大国家投入和资金支持、加强政策扶持、完善投融资环境、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强标准化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措施为企业开展重要研发提供了实际支撑,能够推动企业和产业的技术创新进程。对技术创新的推动,既可以帮助企业通过完善功能和改进质量增强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推动企业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又能通过降低成本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获得更多的价格竞争优势。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提高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核心关键技术掌握度,从而切实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要拓展产业市场空间。针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外向度高、易受到国际经济发展影响的突出问题,《调整振兴规划》明确提出要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以及家电下乡、其他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进一步拓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空间。市场需求规模的扩大,在促进产业总量做大的同时,会刺激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改进技术和提高生产率,从而提升产业竞争力。同时,《调整振兴规划》也相当重视“低碳行业”、“绿色行业”的发展,推动了其后一系列有关太阳能、光伏产品发展和应用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这些政策不仅刺激了我国对太阳能发电的消费需求,而且对我国光伏产业“两头在外”的产业结构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也有利于通过扩大市场需求,促进产业竞争力提升。
三是要提高产业集中度。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表现出强烈的国际性,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对产业竞争力起主导作用的往往是一些规模和实力较强的优势企业。针对产业集中度不够、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这一问题,《调整振兴规划》提出支持优势企业并购重组,鼓励优势企业整合国内资源,支持企业“走出去”兼并或参股信息技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引导资源和市场逐步向大型优势企业或地区集中,有助于优势企业更好地凝聚和利用产业高端资源,实现更快发展。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将进一步增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力。
四是要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振兴规划》提出的六大工程注重对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软件等核心基础产业链的完善,提出要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形成健全的产业体系;注重对内需市场的开拓和新增长点的培育,提出强化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领域的运用,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新应用带动新增长;注重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不仅确定了将软件和信息服务收入在电子信息产业中的比重从12%提高到15%的规划目标,而且提出提高软件产业自主发展能力,加快培育信息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在着力提高国产软件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开发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信息服务业务。
为落实好《调整振兴规划》中提出的这些要求,实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调整和转型,就需要将产业发展的重心进一步从规模增长向竞争力提升转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0884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