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宅”现状及其心理健康水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宅”大学生现状及其心理健康水平。方法:使用大学生“宅”现象调查问卷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551名芜湖市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在551名被试中,“浅宅”的大学生占30.9%,“半宅”占46.3%、“深宅”占8.9%,“不宅”人群仅占14.0%。(2)大学生“宅”的类型与年级显著正相关(r=0.129,P<0.01)。(3)大学生“宅”的类型与SCL-90量表中除强迫症状因子外的因子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总体上 “浅宅”和“半宅”,在SCL-90各项因子上均分均低于“不宅”与“深宅”且差异显著(P<0.05)。(4)“浅宅”、“半宅”在强迫症状、焦虑等因子上因子分均值高于全国青年常模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深宅”在除偏执这一因子外的其他八个因子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值均高于全國青年常模,“不宅”大学生与全国青年常模在SCL-90的九个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均值高于全国青年常模(P<0.05)。结论:大学生“宅”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在大部分SCL-90各项因子上“浅宅”和“半宅”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严重程度低于“不宅”和“深宅”人群;“浅宅”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优于其全国青年常模,“半宅”大学生恐怖体验低于全国青年常模,“不宅”、“深宅”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青年常模。
  关键词 大学生 “宅” 心理健康水平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2.070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tatus quo and mental health level of different types of "staying at home"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551 undergraduates in Wuhu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questionnaire of "staying at home" phenomenon and SCL-90 symptom checklist. Result: (1) Among 551 subjects, 30.9% were college students staying at home for some time, 46.3% in semi-staying at home, 8.9% in deep staying at home and only 14.0% in non-staying at home. (2)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ype of "staying at home" and grade (r = 0.129, P < 0.01). (3)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ypes of "staying at home" and the factors in SCL-90 scale except forcing symptoms (P < 0.05). Overall, the average scores of "low staying at home" and "half staying at home"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no staying at home" and "deep staying at home" in SCL-90 (P < 0.05). (4) The factor scores of "low staying at home" and "half staying at home"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National Youth norm in terms of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 and anxiety (P < 0.0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other eight factors except paranoia (P < 0.05), and the average valu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ational Youth norm.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nine factors of SCL-90 between the non-residential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National Youth norm, and the average valu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ational Youth norm (P < 0.05). CONCLUSION: College students' residence has become a common phenomenon. In most factors of SCL-90, the mental health level of "low staying at home" and "half staying at home" groups is lower than that of "no staying at home" and "deep staying at home" groups; the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of "low staying at home" student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ir national youth norm; the terror experience of "half staying at home" students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National Youth norm; and "no staying at home" is less serious than that of "no staying at home" groups. The mental health level of "deep staying at home" college students is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Youth norm.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staying at home"; mental health level
  “宅”源于“御宅族”(Otaku)带有较强的消极色彩与日本文化特色,[1]现如今这一概念被扩大化,凡“足不出户”的人,均可称其“宅”,[2]本文中的“宅”指长时间待在住所,足不出户,缺乏现实中的交往行为的群体。“宅”现象的普遍给也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随着大学生“宅”现象的普遍存在,对其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多数文献集中在对“宅”现象原因、影响及解决对策的研究。然而,这些文献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宅”现象不完全是有害的,“宅”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许多大学生都是“御宅”族,面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发挥其有利的一面,规避其有害的一面。因此本文按“宅”划分的三种类型研究其心理健康水平各因子的差異。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芜湖市6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其中有效问卷有551份,有效率为94.35%。一般情况见表1。
  1.2 方法
  1.2.1 大学生“宅”现象调查问卷[3-4]
  根据杨晓慧与陆明的划分方式把大学生“宅”的类型划分为“浅宅”、“半宅”和“深宅”。按照空闲时间在住所的比例大小、正常情况下持续呆在住所的时间、校园实践活动的参与度、对学习的热爱度、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主动程度来区别三种类型的“宅”大学生,满足三个可以区别“宅”的类型,具体如表2。
  1.2.2 SCL-90症状自评量表[5]
  SCL-90量表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焦虑、抑郁、恐怖、偏执、敌对、精神病性、其他10 个因子,每个因子 3 分,得分越高,心理和认知状态越差。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1.3 统计处理
  运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以 P < 0.05为显著性水平。采用描述统计学,相关性采用 Pearson 相关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SNK-q检验以及t 检验。
  2 结果
  (1)将被试按“宅”的类型划分由表3可以看出,“半宅”人数最多,占总体的46.3%,绝大部分大学生属于“宅”之一族,占总体的86.0%。
  (2)对自己是否“宅”问题回答如表4显示:17.1%的人认为自己肯定“宅”,60.6%的人认为自己可能“宅”,22.3%的人认为自己“不宅”,这与表3中结果存在差异。
  (3)不同类型“宅”大学生的相关因素分析:结合表5发现“宅”的分型与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学科相关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宅”的分型与年级显著呈正相关,(P<0.01)。
  (4)不同类型“宅”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分析。不同类型“宅”大学生SCL-90各项因子间是否有差异方差分析:由表6可知,不同类型“宅”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各项因子除“强迫症状”(P>0.05)外,其余各个因子P值均小于0.05,不同类型“宅”大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在强迫症状暂且不能说有差异,在除强迫症状外的各因子上均有差异。详情见表6:
  由SNK-q检验结果表进行样本间两两比较可发现:
  “浅宅”与“不宅”,在各项因子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均值均低于“不宅”;“浅宅”与“深宅”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焦虑五个因子上差异显著;且均值均低于“深宅”。
  “半宅”与“深宅”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四个因子上差异显著;“半宅”与“不宅”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六个因子上差异显著。
  “浅宅”和“半宅”在各项因子上均无显著差异,“不宅”与“深宅”在各项因子均无显著差异;大部分“浅宅”和“半宅”的均数低于“不宅”和“深宅”。详情见表7、表8。
  “浅宅”大学生SCL-90与全国青年常模t检验结果发现:“浅宅”大学生与全国青年常模在强迫症状、人际敏感、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四个因子上差异显著(P<0.05或P<0.01),且在强迫症状、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均值得分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在人际敏感因子分均值得分低于全国青年常模,详情见表9。
  “半宅”大学生SCL-90与全国青年常模t检验结果可发现:“半宅”大学生与全国青年常模在强迫、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四个因子上差异显著(P<0.01),且在强迫、焦虑、精神病性三个因子上均值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均值,在恐怖因子上均值低于全国青年常模均值,在其余五个因子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0。
  “深宅”大学生SCL-90与全国青年常模t检验结果可发现:在除偏执这一因子外的其他八个因子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除人际敏感、敌对两个因子外的其他六个因子都存在显著差异(P<0.01),且“深宅”大学生这八个因子均值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详情见表11。
  “不宅”大学生SCL-90与全国青年常模t检验结果可发现:“不宅”大学生与全国青年常模在SCL-90各个因子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宅”大学生这九个因子均值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详情见表12。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宅”大学生占总体的86.0%,“浅宅”占30.9%,“半宅”占46.3%,“深宅”占8.9%,“不宅”占14.0%,对是否“宅”的回答中认为自己可肯定是的占17.1%,认为自己可能“宅”的有60.6%,仅有22.3%的人认为自己不是;说明大学生对“宅”现象的认识可能存在一些误区,在调查中发现有部分大学生认为“宅”就是心理异常,针对这部分大学生高校应引导其正确认识“宅”现象。
  本研究中在与“宅”大学生类型相关因素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宅”的类型与其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学科相关性不强,(P>0.05),这与相关研究[6-8]一致,“宅”大学生类型与年级相关性显著相关(P<0.01),与邓兵等人[8]、李志凤[9]等人以及于游[10]等人的研究研究相一致。这些研究都表明年级与“宅”有相关性,但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结果存在差异,这可能与样本的构成有关,在本研究中由于样本调查时间原因大三、大四的学生较少,在样本的构成上与邓兵、李志凤等人的差异较大,结果也存在差异,但与于游等人的样本构成差异较小,结果也与其一致,在之后的研究中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分析两者的相关性。   本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宅”大学生的SCL-90各项因子,在除强迫症状外的各项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总体上可以说不同类型“宅”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间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浅宅”和“半宅”人群,心理健康水平严重程度相当,“不宅”和“深宅”人群心理健康水平严重程度相当;在大部分SCL-90各项因子上“浅宅”和“半宅”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严重程度低于“不宅”和“深宅”人群。
  本研究中不同类型“宅”在与全国青年常模的比较中发现:“浅宅”、“半宅”大学生在主观的躯体不适感、焦虑、恐怖的体验高于全国青年常模,且有敌对性,可能会有自责倾向,还可能有孤独感;但“浅宅”大学生在人际敏感因子与全国青年常模差异显著,且均值低于全国青年常模,可以说“浅宅”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时体验的个人不自在感和自卑感要低于全国青年常模,可能是由于“浅宅”大学生与外界接触变少,面对的压力、矛盾减轻,有了可以让自己心理得以放松的途径;“半宅”大学生与全国青年常模在恐怖因子上差异显著且均分低于全国青年常模,“浅宅”大学生与全国青年常模在恐怖因子上差异显著且均分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可以说,“半宅”大学生恐怖体验低于全国青年常模,“浅宅”大学生恐怖体验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半宅”与“浅宅”大学生相比恐怖体验降低,对与生人交往、去空旷处的担忧、与他人相处有的不安感等有所下降;可能由于“半宅”与“浅宅”大学生相比一方面与他人现实交往减少,另一方面随着网络的发展,新颖的交友方式、多样的信息接收手段,[11]有助于其情绪的发泄,也开阔了其视野,也会一定程度上降低其不安感。[12]“深宅”大学生在除偏执这一因子外的其他八个因子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值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不宅”大学生各个因子均值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且存在显著差异,可以说,“深宅”、“不宅”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青年常模,“深宅”大学生将时间与精力放在网络上,日夜颠倒,脱离现实生活,其独立性与自制力喪失,危机意识也渐渐缺乏,影响其身体状况,社交能力也会逐渐减退,变得焦虑迷茫;[13]“不宅”大学生面对着来自学习、工作、生活、以及人际交往的巨大压力,对未来的希望降低,自我释放的空间被缩小,缺少了自我调节的时间与空间,负面情绪得不到缓解,使其心理健康水平下降。[14]
  因此,面对大学生“宅”现状,高校应该接受它,尊重大学生的心理诉求,引导大学生发挥其积极作用,规避其消极影响,鼓励“深宅”大学生积极走出去;“不宅”大学生静下心来“浅宅”一回,适当“宅”一次,让自己从繁忙紧张的学习工作中的到一次休息,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调节自身的心理状态,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班级活动,促进人际交往,充实课余生活;[4]就个人而言,随着“宅”现象的普遍,大学生应该全面认识“宅”对自身的影响,提高自控能力,可以“浅宅”,不可“深宅”;同时提高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更积极面对各方面的挑战,[15]利用网络等新媒体的积极作用,而不是沉迷与虚拟世界;同时关注自身心理健康水平,自发调节自身心理状态,摆脱负面情绪影响;对自己的未来做一个科学的规划,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才能不惧外界的考验。[16]“宅”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宅”类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通过本研究,帮助“宅”大学生更好的调节其心理健康水平,以更积极的方式认识“宅”现象,面对“宅”现象,帮助高校采取更科学合理的方式引导“宅”大学生。
  *通讯作者:陈方煜
  参考文献
  [1] Thiam Hua Kam.The common sense that makes the“ otaku”:rules for consuming popular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Japan[J]. Japan Forum.2013.2:151-173.
  [2] 张宣.“宅”现象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6(07):110-112.
  [3] 陆明.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宅”现象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2.
  [4] 杨晓慧.当代大学生成长规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5]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5.
  [6] 阎英.当代大学生“宅”现象下的学生工作创新性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01):224-226.
  [7] 苏旭,孙元皓.大学生“宅”现象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1):117-118.
  [8] 邓兵,沈芙蓉,陈沛然,彭星然,谭敏,陈静,刘琴.大学生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公共卫生,2015.31(08):1008-1011.
  [9] 李志凤,胡春梅.大学生宅的现状调查:原因、行为表现、影响[J].心理学进展,2016.6(12):1253-1260.
  [10] 于游,李勍.大学生“宅”现象调查研究——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12):217-218.
  [11] 苟玉.大学生“宅”现象与高校学生管理的关系探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20(01):107-109.
  [12] 于洋.当代大学生“宅”生活的心理解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65-67.
  [13] 叶引姣,汤瑾,赵丽娜.大学生“宅”一族成因与出“宅”对策分析[J].才智,2015(05):40-41.
  [14] 赵娟,王丽文.对“宅文化”的认识和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7(16):288-289.
  [15] Wu Jiujun ,Wen Xiaoping ,He Li. Mental Health for College Students: A Regression Analysis with Positive Mental Characters[J].China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2015,23(12):1885-1888.
  [16] 梁媛园.大学生“御宅族”现象调查、成因分析和高校辅导员的应对策略[J].高教论坛,2015(08):95-9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7224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