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社会生活过程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高职生的心理、思想、行为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日益加深,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需放在社会现实背景下进行。运用社会学的视角解读高职生思想、行为问题,从而改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建立“基于社会生活过程”的高职思想政治课体系。
  关键词 社会生活过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2.045
  Teaching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Based on Social Life Process
  WANG Nan
  (Henan Industry and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Zhengzhou, Henan 450053)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has made the psychology, thoughts and behavior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increasingly influenced by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needs to be carried ou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ocial reality. Using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to interpret the ideologic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thus reforming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and establishing a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based on the social life process.
  Keywords social life process;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teaching reform
  0 前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高职生进入大学校园接触到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高职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但长期以来高职生对思政课的认识不够,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基于社会生活过程的课程改革,是要打破思政课的理论化,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突出其生活性、实践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1 基于社会生活过程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模式的设计
  1.1 教学目标生活化
  (1)针对高职生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全国所有高等院校大学生的必修课,和其他专为高职生编制的专业课教材不同,思想政治课教材不分本专科、不分学校全国统一教材。高职生既有普通大学生的特征,也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和本科生相比大多数的高职生文化课学习成绩较差,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低,自律性较差;但动手能力强,思维较活跃。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充分了解高职生的特点后设置相对应的教学目标,把国家对大学生的统一要求同高职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更适合高职生的教学目标。
  (2)设置基于社会生活过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置不能脱离高职生的现实生活,既要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兴趣,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让学生掌握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目标要体现出道德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高职生接触的第一门思想政治课,承担着高职生从学生转化为“社会人”非常重要的责任和意义,对高职生人格的完善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树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目标的设置要更多地承担德育的培养。
  1.2 教学形式生活化
  (1)注重养成教育,知行合一。一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优秀的道德修养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任课教师不但要在课堂上为学生传授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规范,还要从自身做起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通过言传身教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课堂德育环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
  (2)创建德育情景教学。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模拟情景中,让学生参与进来,通过扮演某种角色获得真实的感受和情节的变化,让学生获得体验和感受。在讲授“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专题中,教师可以根据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或者是一些设计道德选择的案例创设相应的情景,让学生通过相应的体验或讨论、辩论进行道德和法律的感悟,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法律思维。高职生大多对传统的理论教学兴趣不大,对情景教学则有很大的兴趣,积极性很高。
  (3)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在实践教学中按照贴近學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实际的原则,围绕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调研和讨论。让学生主动去了解社会,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分析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和素质。构建课堂、校园、社会三位一体实践平台。在课堂上通过讨论、演讲、辩论、案例分析、观看影视视频、构建情景教学;校园内进行校内调查、校园活动和参观学习、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等不同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4)利用各种媒体形式,加强师生互动。由于大学校园授课形式的特殊性、教室的流动性、思想政治课合班上课等原因,形成了上课时学生人数多,师生互动性差;任课教师上完课后和学生的接触、交流机会更少。而在互联网+时代,任课教师可以利用QQ群、微信群、微博等多种媒体形式,和学生加强交流和沟通。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新闻资讯、热门话题、课外读物和优秀视频等,向学生传递正能量的观点、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还可以随时随地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更方面的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1.3 教学内容生活化
  高职生正处于青春年华,思想活跃、感情丰富、自我意识强,但也伴随着情绪不稳定、自律性差、容易受人影响等弱点。高职生的思想意识、目标追求、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都呈现出多变性、多元化、现实性等特点。特别是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混杂,高职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到不良观念和行为的影响。因此思想政治课更应该重视社会生活中的德育教育,使教学内容更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或学生感兴趣的事情作为教学的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学生思考,进而解决问题。
  1.4 教学评价生活化
  以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评价采取的是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教学评价生活化则是希望通过观察学生思想道德发展,为促进学生良好行为进行评价。通过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变现出来的学习态度、行为表现、对周边同学的关系处理、对热点问题的关注程度和看法等进行综合评价。在实践活动评价中,更为看重学生在完成作业中所呈现出来的创新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是小组作业,小组成员之间如何分工协作、交流探讨,在活动中哪个成员积极主动、哪些成员应付差事,彼此之间最为清楚。教师在对小组作业进行评价的同时,可以让小组成员之间进行相互评价,这样既能让教师了解各位小组成员在集体活动中的贡献,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有些学生滥竽充数,促进小组成员的合作、沟通、协调能力。
  2 基于社会生活过程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践研究
  按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五个专题,包括大学生活专题、三观养成专题、爱国主义专题、道德修养专题、法律素养专题。
  专题一:大学生活专题。该专题是让刚入校门的高职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此时的高职生对大学校园还不熟悉,可以让学生讨论“大学和中学学习生活对比”“大学生活特点”。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大学生活规划”,以小组形式进行展示,并让同学间进行点评。对于学习主动性强的学生可以对大学生生活、消费观念进行校园调研等,促进学生很好地深入了解大学校园生活。
  专题二:三观养成专题。该专题是帮助高职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对待人生环境。可以帮助学生行动起来,结合上个专题的“大学生活规划”,进一步完成“再不行动就晚了”,侧重如何行动。
  专题三:爱国主义专题。该专题是引导高职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爱国主义信念,学会用理性爱国。可以让学生进行“经济全球化和爱国主义的关系”的讨论,树立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选择非理性爱国的案例,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进行直观的认识和感受,理解新时代的中国应该如何理性爱国。还可组织学生参观郑州周边的河南博物院、黄帝故里等展现传统优秀文化的地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发现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了解祖国的历史,感受整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
  专题四:道德修养专题。该专题帮助高职生理解并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在社会公德篇中让学生去寻找、拍摄校园中不文明现象,并将拍摄的照片和视频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让学生从别人的不文明行为中学会文明。在职业道德篇,结合学生的专业情况对以后要从事行业的职业道德到进行学习和分析,让学生明白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在家庭美德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通过学生身边的案例,或者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婚恋观带来的不同后果,从而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警惕学生在恋爱中出现极端行为。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结合志愿者服务参观养老院,通过慰问老人让学生很多地去关注老年人、关注和老人相关的社会问题,并可以进行老年养老问题的社会调查活动。
  专题五:法律素养专题。该专题是为了培养高职生的法律思维,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常识,并学会使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这个专题除了为学生介绍基本的法律常识外,应更多地使用典型的法律案例,让学生进行情景创建,更加真实地了解案件当事人的感受,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和研讨,学会用法律的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
  3 结束语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作业,加强了学生对各种社会问题的理解和思考,通过各种校内外社会实践,让学生更多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教学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不但锻炼了同学们合作分工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让学生学会了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
  参考文献
  [1] 谢维和.教学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学社会学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 马斌.社会生活过程导向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若干问题[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111-114
  [3] 杨護明.高校德育生活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4] 冯玉梓.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生活化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教育教学学院,2011.
  [5] 杨子均.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设计——基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探索.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7225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