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2012年至2017年广西区海域赤潮及水华发生趋势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利用2012—2017年广西区海洋环境监测资料,研究2012—2017年广西区海域历次赤潮及水华发生情况,分析历次赤潮及水华发生时间、发生区域、藻类优势种的趋势变。分析结果表明:2012—2013年广西区海域无赤潮或水华发生,但从2014年开始每年均发生一次以上赤潮或水华;广西区发生水华或赤潮的藻类优势种主要为石莼(Ulva lactuca L)、囊藻(Colpomenia bullosa)、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 Scherffel),发生时段主要为12月至来年5月的冬末春初季节,该时段可提前加强现场巡查力度密切注意赤潮预警, 为赤潮防灾减灾提供宝贵的时间。
  关键词:赤潮  广西  海洋
  中图分类号:P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3(b)-0245-02
  近年来随着我国沿海工业、农业、水产养殖业和旅游业的持续迅速发展,近海海洋环境污染有所加重,赤潮的发生频率、规模和面积不断增大, 对我国沿海养殖业、渔业资源、渔产品质量、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健康构成了重大的危害和威胁,严重影响了沿海经济[1,2]。因此,对赤潮和水华发生时间、发生区域、藻类优势种的趋势变化研究越来越重要。
  1  材料与方法
  笔者所在机构长期负责广西区近岸海域水质、赤潮、溢油等海洋灾害事故的监测工作,对广西近岸海域水质总体状况的评价结果和赤潮、溢油等海洋灾害事故统计情况也体现在了历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中。监测手段主要包括由航空遥感、船舶、在线浮标、海洋监测站和志愿者等组成的多层次的赤潮监测网,发现水质异常后通过现场采样、室内分析,依据按照《赤潮监测技术规程》[3],判断藻类密度是否已达到赤潮生物细胞浓度标准限值来认定发生赤潮或水华暴发的性质与藻类优势种。
  2  监测结果与分析
  通过立体监测网监测监视发现,2012—2013年广西区沿海未发现赤潮事件。
  2014—2015年广西区沿海没有发生赤潮灾害,但出现了2次较大的水质异常现象。2014年2月下旬,铁山港、涠洲等海域突然水色异常,海水中悬浮着大量棕褐色小球状物体,经监测分析,棕褐色小球状物体是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 Scherffel),属于赤潮生物,此次最高细胞浓度为1.6×105cells/L。虽然其含量仍未达到赤潮预警浓度,但已经能够引起海水变色。同期,涠洲石螺口海滩出现了大量的藻类(石莼Ulva lactuca L和囊藻Colpomenia bullosa),影响了生态景观。2014年12月中下旬至2015年2月,广西沿岸特别是各个港湾同期都出现了水色暗淡的水质异常现象,经监测发现,此次大范围水质异常仍然是由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 Scherffel)的爆发性增殖引起的。虽然这期间球形棕囊藻的最高细胞密度一直没有达到赤潮预警值,以致水色持续暗淡,但这次水质异常的影响范围较广、持续时间较长,引起了沿海各级政府和海洋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2016年5月17~19日,广西区钦州湾南侧海域发生赤潮,现场监测海水有淡腥臭味并呈红褐色,赤潮面积约20km2;镜检分析显示赤潮第一优势种为红色赤潮藻(Akashiwo sanguinea), 细胞密度最高达9.1×105个/L,按《赤潮监测技术规程》(HYT 069-2005)(国家海洋局, 2005), 已达5.0×105个/L的赤潮生物细胞浓度标准限值, 因此认定发生红色赤潮藻赤潮暴发; 5月20日巡视发现海水颜色恢复正常,红色赤潮藻仍为第一优势种, 细胞密度为1.0×104~2.6×105个/L已低于赤潮浓度标准限值;5月21日赤潮消退(见图1)。
  2017年,广西区沿海没有发生赤潮灾害,但监测到水质异常现象1次。2017年1~3月,广西区部分近岸海域特别是各个港湾海水中的赤潮生物——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 Scherffel)又出现了爆发增殖,海水中其细胞浓度处于较高的水平,局部海域出现了较长时间的水色暗淡现象。3月15~23日,该藻类在涠洲岛北侧岸边曾一度出现了明显的聚集。
  3  讨论与结论
  (1)对2012—2017年广西近岸海域发生水华、赤潮等水质异常的状况进行分析表明,研究时段前期无赤潮或水华发生,但后期每年均发生一次以上赤潮或水华,分析认为随着沿海经济产业的持续发展,近海海洋环境污染有所加重,导致赤潮或水华的发生频率增大。
  (2)广西区发生水华或赤潮的藻类优势种主要为石莼(Ulva lactuca L)、囊藻(Colpomenia bullosa)、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 Scherffel),发生时段主要为12月至来年5月的冬末春初季节,分析认为该时段容易在气温刚刚回升、光照加强的环境下,引发藻类增殖,该时段可提前加强现场巡查力度密切注意赤潮预警, 为赤潮防灾减灾提供宝贵的时间。
  参考文献
  [1] 洛昊,馬明辉,梁斌,等.中国近海赤潮基本特征与减灾对策[J].海洋通报,2013(5):595-600.
  [2] 张丽旭,赵敏,蒋晓山.中国赤潮发生频率的变化趋势及其多发年份的R/S预测[J].海洋通报,2010(1):72-77.
  [3] HYT069-2005赤潮监测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①作者简介:青尚敏(1983,11—),男,汉族,广西南宁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海洋环境监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8352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