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字技术在海宁皮影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创新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皮影”是中国历史上很特别的一种艺术,到现在有千年的历史。浙江的海宁“皮影戏”是皮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但是,随着时间的流失,由于各方的原因,许多皮影的艺术与技术,正在慢慢隐退。而在当下数字技术已经慢慢成熟,许多数字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的影视中。本论文研究把海宁皮影艺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试着探索让海宁皮影艺术部分由数字技术来实现,并运用《愚公移山》的作品进行测试,通过最终作品的演绎证明了此种技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艺术的传随、保护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皮影;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 TS971;F32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11-0155-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1.073
  【Abstract】Shadow play is a very special art in Chinese history. It has a history of thousands of years. HaiNing Shadow Show in Zhejiang Provin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hadow Show Art. It has been officially listed in the list of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mankind. However, with the loss of time, due to various reasons, many shadow art and technology are slowly fading away. At present, digital technology has gradually matured, and many digital technologies can be applied to various films and television. This paper combines HaiNing shadow art with digital technology, tries to explore how to make the art part of HaiNing shadow art realized by digital technology, and uses the works of “Yu Gong Yi Shan” to test. The deduction of the final works proves that this technology has certain feasibility and provides a new way of thinking for the transmission, protection and innov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hadow art.
  【Key words】Shadow;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
  0 引言
  “皮影”是中國历史长河上很特别的一种艺术,它曾经被用于皮影戏方面,在艺人的操纵下,透过光,在一个白色的屏幕上形成栩栩如生的影像,再加上艺人唱的曲,喜可让人开怀大笑,悲让人泪流不止。这种艺术经久不衰,到现在有千年的历史。浙江的海宁“皮影戏”作为“中国皮影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自南宋传入后,在海宁落地生根,它不仅保留了北方皮影戏演艺、声腔、造型等方面的传统样式和表演精华,又与海宁当地的民间小调、手工技艺和生活习俗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海宁地方特色的皮影的表演,成为江南皮影戏的主要代表。
  但是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皮影”这种艺术如果不加入新鲜的元素很难在当今的社会保护、传承下去,我们不防思考一下,为什么不在“皮影”的基础上加上数字化技术,让这种艺术源远流长呢。让这种传统艺术进行改革,保留“皮影”那种传统艺术感的同时加入数字化效果。在数字化时代传播速度很快的情况下,慢慢地就会有更多的人去关注这种数字化的“皮影”,加入数字化的“皮影”将以一种全新的数字作品的形式出现。从而让更多的民众关注这个的艺术,让“皮影”艺术发展下去,使这种艺术不会离开人们的视线。呼吁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艺术。
  在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较少,很多的研究都是把皮影艺术与现代数字化技术相互孤立,没有很好地结合两者。而本课题将浙江海宁皮影戏与数字化技术相融合,让这种民间艺术被更多的人所认识,使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可以流传下去。
  1 皮影与数字媒体技术结合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有许多的宝贵文化资源为“皮影”艺术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皮影艺术的保护与传承上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首先,是传承人的问题,目前,在数字化的时代,许多的人把目光都聚焦在了现代技术上,很少有人愿去真正地了解这一块的内容。然后,是传承的手艺问题,因为皮影艺术最终所展现出来的是手艺的展示。但是这种又是一种很难一代多的师徒关系能传承的,里面的内容丰富。包括各种的制作手艺、唱腔与展示手法等等。最后,制作完成的许多的皮影的物件很难保存。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这就让我们去思考把数字技术能否运用到海宁皮影戏的保护、传承与创新上。让更多的下一代除了能看到现代的影视特效,也能看到我们老祖宗所留下来的精化。
  本项目小组对海宁皮影戏进行研究,将从演艺、声腔、造型、制作工艺等等方向进行,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图书馆以及皮影博物馆来深入的研究“皮影”艺术,另一方面访问海宁皮影戏的继承人,研究海宁皮影戏的艺术特点与表现手法,以及研究经典的海宁皮影戏如《大闹天宫》等作品,通过这些将大幅提升项目团队对海宁皮影戏的“皮影”艺术的理解。对数字技术与皮影“艺术”相融合的技术攻关,即保留皮影“艺术”的原味,又要有多层创新的突破。为了可以更好地使项目成果可以落地,项目组选择了海宁波影戏的经典剧目《愚公移山》,来验证项目成果。通过网络与纸质,对现有的《愚公移山》的作品进行整理,从中形成对“皮影”艺术风格相适应的剧本,并进行分镜的设计。根据形成的新的《愚公移山》剧本,进行搭建场景包括道具的设计、灯光的布置、人物动作的描述等等,运用数字设备把《愚公移山》中的皮影人物与物体数字化,作品中的场景里利用“皮影”艺术表现手法,利用数码设备记录下“剪辑”镜头。《愚公移山》作品的后期合成,主要是“皮影”艺术元素与中国水墨画神韵的手绘背景之间相融合,加入三维的数字元素,使海宁皮影戏另有一种韵味。   2 海宁皮影戏的数字化保护
  2.1 剧本设计
  剧本基本就是引用了《列子》中的原文,主要是想保留作品原来的味道,把这个寓言故事深入人心,为了突出故事的意境采用小孩子的口吻,讲述这个故事,作为旁白。从而可以引起更多人的共鸣。
  2.2 数字人物的个性化设计
  在这个测试作品里面,我们一共设计了十四个人物角色,每个人物的角色都有自己明显的特点。因为《愚公移山》所讲述的故事背景,离我们现在很远,我们课题小组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尽可能地还原当时的环境,人物,背景等。比如:人物的设计中愚公,他是整个测试作品中的主解,我们进行了个性化的设计。首先,作为人物的性格特点来分析,他是农民,身体方面要适中,不能太壮,我们的设计是他穿一身农民的衣服。头戴盘起的头发,还有长着胡须和眉毛这一点说明他是老者,这是他身份比较重要的一点。对于他造型设计,我们还可他准备了一个锄头,用于锄地所用。这里给愚公准备的道具包括衣服都是我们根据当时的农民的着装,自己买了衣服,然后进行了设计并制作。为了能更好地还原这个作品,我们同时,还设计了愚公妻子,儿子,儿子的妻子,智叟,等等。
  每个人物都有自己本身的人物的动作。比如,愚公在这个作品中的所有动作都是比较的缓慢,背有一点弯,到时说话或者做其他动作时,会不时地摸一下胡须。并且在与智叟的对说中有更多细节上的动作来表现,当时他的心情。
  在舞台皮影表演的动作中,有许多的动作与服装的外形是有关联系的,比如穿、脱、撩衣襟、甩袖子。这些动作在皮影戏里表现起来都比较的难,所以在皮影戏一般都会避免这些动作,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皮影把一些动作凝固在影人的造型上。因為我们设计的作品基于数字技术,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2.3 场景布置设计与后期合成
  根据形成的新的《愚公移山》剧本,进行搭建场景包括道具的设计、灯光的布置、人物动作的描述等等,运用数字设备把《愚公移山》中的皮影人物与物体数字化,作品中的场景里利用“皮影”艺术表现手法,利用数码设备记录下“剪辑”镜头。在作品中,还加入了海宁皮影戏中的海盐腔的古风音乐,使《愚公移山》作品的背景的海盐腔声音的与中国水墨风格的场景的融为一体。
  《愚公移山》作品的后期合成,主要是“皮影”艺术元素与中国水墨画神韵的手绘背景之间相融合,加入三维的数字元素,使海宁皮影戏另有一种韵味。
  2.4 创新之处
  本项目的科技创新,首先,将把选择浙江海宁的皮影戏作为代表,深入研究海宁皮影戏的演艺、声腔、造型等等,为了可以将研究更踏实,此项目选择海宁皮影戏中的经典剧《愚公移山》作为实验的样例,把浙江海宁皮影戏与数字化技术的进行完美结合,从而能够拓展二者的发展空间,数字化“皮影”艺术的人物运动范围可以更广一些,动作更夸张更合情,表情效果也更逼真;其次,在动作的细节上,也更加丰富。在数字技术上,可以准确地为“皮影”艺术人物设置准确的和繁琐的动作和表情,并且动作的连贯和协调性也发挥到极致;最后,“皮影”艺术在数字化的推动下,可以有更多的创新,也更能体现时代。在现代三维动画技术上,经过特效制作后,加上影视动画所特有的表现手法,如蒙太奇的运用,景别与景深的剪切,轴线的运用等等,使“皮影”艺术表现效果的逼真性更上一层楼。目前,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很少,这个项目具有较高的创新科技。
  3 总结
  本论文主要是利用《愚公移山》的故事背景,把数字技术运用到了海宁皮影艺术的传承、保护与创新之中,全新的演绎了此作品,为广大皮影艺术的爱好者提拱了皮影艺术保护的新思路与方法,把数字技术运用到皮影艺术中的的研究远远没有结束,以后的研究将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的深入。
  【参考文献】
  [1]顾欣.《Flash在中国》美术大观,2007.2.
  [2]李红军.《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9.6.
  [3]邓琪瑛.《海峡两岸潮州影系研究/中国皮影戏的历史与现状》大象出版社,2008.8.
  [4]邓琪瑛.《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光影》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6.
  ※基金项目:2016年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Z16JC109)。
  作者简介:张健(1978—),男,杭州,硕士,讲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级),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技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8397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