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维修违规行为研究及预防性措施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为探究民航维修人员违规行为产生的根源,减少违规行为的产生,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增加风险知觉和风险容忍、组织的安全管理和工作压力四个变量,对民航维修人员违规行为产生的根源做出了梳理和分析,进而提出预防性措施,为矫正违规行为提供了依据和解决途径。
【关键字】航空维修;违规;计划行为理论
中图分类号: F562.6;V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12-0221-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2.106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ason of violations in civil aviation maintenance, thereby reducing the occurrence of violation behaviors,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by adding four factors including perceived risk, risk tolerance, safety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 and pressure of work combs and analyzes the roots of violations in civil aviation maintenance, puts forward preventive actions to rectify violations.
【Key words】Aviation maintenance; Violations;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0 引言
航空维修是航空运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保障航空运行系统安全运行,而且影响着航空运行效益。据统计,世界上20%-30%的空中停车、50%的航班延误、50%的航班取消均是由维修中的人为差错引起的[1]。这些统计数据背后是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和巨额的成本浪费。
近十几年来,随着航空运行总量和航空器數量的剧增,由维修人员违规行为所引发的不安全事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例如, 2017年某维修单位一维修人员未按照工作单的要求使用检测器具对航空器轮胎气压进行检查,而是依据个人经验,采用目视、手压、脚踩的方式对轮胎气压进行检查,导致飞机着陆时发生主机轮漏气的不安全事件。由此可见,违规是航空维修中比较普遍存在的一种不安全行为,和差错一样,给维修质量和飞行安全带来了较大威胁。因此,探究维修人员违规行为产生的根源,并依据原因制定预防性措施,对于有效减少违规行为,以及由此引发的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1 违规及违规行为研究
违规是人的一种不安全行为,是故意违反规章、标准、程序和制度的行为,发生在人们共享同一价值观和团队提倡某种行为或态度的情况下,是组织安全文化的表现。违规分为偶然性违规和习惯性违规。
目前,对于航空维修中的违规行为研究,有学者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建立研究模型,分析维修人员违规行为产生的机理,对违规行为进行解释和预测。有学者更进一步,运用改进型计划行为理论,将其它变量加入到对违规行为的研究中,其研究结果对违规行为的产生根源做出了梳理和验证,为矫正维修人员的违规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解决途径。
2 计划行为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最著名的态度行为关系理论,在国外被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为领域的研究,在国内较多的运用于航空运行人员的违规行为研究。该理论认为行为意向是影响行为最直接的因素,行为意向受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见图1)。
计划行为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不仅受行为意向的直接影响,还受个人执行行为的能力、机会和资源等实际控制条件的制约,在实际控制条件充分的情况下,行为意向直接决定行为。准确的知觉行为控制反映了实际控制条件的状况,可直接预测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是直接控制行为意向的三个要素[2]。改进型计划行为理论则将个人的风险知觉和风险容忍、组织的安全管理和工作压力等其它变量纳入到影响行为意向的因素中。
简而言之,在航空维修领域,维修人员所实施的实际违规行为直接受违规行为意向的影响,而违规行为意向与维修人员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直接相关。维修人员的风险知觉和风险容忍、组织的安全管理和工作压力也影响着维修人员的违规行为意向,从而影响着实际违规行为(见图2)。
3 基于改进型计划行为理论的维修人员违规行为分析
3.1 维修人员的违规行为态度
对于维修人员,违规行为态度则是指个人对于执行违规行为的评价是有利还是有弊,即对于执行违规行为产生的不良结果及其可能性的评价,影响着维修人员是否形成违规行为态度。例如,通过实施违规能给个人带来经济效益或上级的表扬,则会形成违规有利的行为态度。
3.2 维修人员的主观规范
航空维修人员的主观规范是指维修人员在决策是否执行违规行为时所感知到的来自他人(同事、家人等)或团体(组织)的压力,即维修人员预期来自同事、家人或组织对执行违规行为的态度和期望,以及个人顺从这种期望的意向,共同决定维修人员关于违规行为的主观规范的形成。例如,维修人员实施违规行为前,来自同事或质量监督部门的压力和期望,会影响维修人员是否实施违规。
3.3 维修人员的知觉行为控制
维修人员的知觉行为控制是个体感知到执行违规行为的难易程度,即影响执行违规行为的因素的多寡,以及这些因素对执行违规行为的影响程度,决定着执行违规行为的知觉行为控制状况。例如,维修人员预期到实施违规的难度大、机会小,则违规的知觉行为控制就弱。 3.4 维修人员的风险知觉和风险容忍
其他影响违规行为意向的因素还有个人的风险知觉和风险容忍、组织的安全管理和工作壓力。
风险知觉指个体对外部环境潜在的危险的主观认知和评价以及相应的准备行为,是一种情景风险意识。维修人员的风险知觉水平影响着个体的行为,也影响着个体的风险评估和风险决策。具有较高水平的风险知觉的维修人员能准确地知觉风险情景,并合理地评估自身能力,会理性地选择安全行为而非违规。
维修人员的风险容忍则是个体为了实现维修目标而情愿接受风险的数量和程度。具有高风险容忍的维修人员往往容易采用更冒险的违规行为去达成维修目标,具有较高的事故倾向;具有低风险容忍的人员则反之。简而言之,高风险容忍的维修人员发生违规行为的几率高于低风险容忍的维修人员。
3.5 维修组织的安全管理
航空维修中的安全管理是指运用组织方法管理安全的组织行为,即组织通过危险识别和系统防护机制的漏洞弥补,将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风险降至并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或其以下。对于航空维修,安全管理就是组织机构、安全政策、管理制度、程序标准、员工培训和设备环境等的设置,以及由此形成的安全承诺、安全氛围和安全理念等安全文化环境。在制度健全、培训规范、系统管理、合理奖惩、健康的安全管理环境下,维修人员选择实施违规行为的可能性更低。
3.6 维修中的工作压力
在航空维修中将工作压力也列为影响人员产生违规行为的外部因素之一。工作压力是个体对工作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做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的综合模式。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于工作条件、角色压力、人际关系、职业发展、组织系统以及家庭对工作的交互影响。工作超负荷、工作复杂性和技术压力、工作决策和责任以及时间压力等,都会直接影响维修人员的违规行为意向,进而导致违规行为发生。
3.7 违规行为产生根源
根据以上分析,航空维修中违规现象频频出现的原因在于:
(1)维修人员对通过执行违规行为的结果评估为有用或有利,即实施违规行为的结果能为个人或集体带来经济效益或是降低维修成本等利益时,就会形成了违规的行为意向,触发违规行为。
(2)维修人员在决策是否实施违规行为时,感受不到来自他人或组织对违规行为决策的压力,甚至预期到他人或团体对违规行为存在期望,为顺从这种期望,维修人员也会产生违规的行为意向,实施违规行为。
(3)当维修人员对于实施违规行为感知不到阻碍因素,或阻碍因素对实施违规的影响程度很低,能够轻易地实施违规,也会促使维修人员产生违规的行为意向。
(4)低水平风险知觉的维修人员不能准确地知觉风险情景或高估自身能力,将会更高几率地选择实施违规。而高风险容忍的维修人员发生违规行为的几率会高于低风险容忍的维修人员。
(5)在航空维修中,维修人员的工作压力主要体现在工作量超负荷、工作超时、工作复杂性和时间压力等。长期承受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导致维修人员心理、生理和认知的不良状态,导致维修人员选择捷径而采用违规的方式来达成维修目标。
(6)航空维修中组织的安全管理则是通过组织的管理行为,为维修人员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倡导健康的安全文化,不为维修人员轻易实施违规行为创造机会、资源和时间。
4 违规行为的预防性措施探讨
针对以上的分析结果,为降低维修人员违规行为发生几率,提高维修系统安全裕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阻止维修人员对执行违规行为产生有利的想法,或通过培训或制度告知维修人员,执行违规行为带来的绝对是弊大于利;
(2)在任何时候维修机构都不应该为了经济效益而降低安全目标,通过鼓励员工实施违规行为达成经济目标。
(3)在组织中形成遵章守纪的氛围,对违规行为鄙视,人人形成遵守规则的主观规范。
(4)通过有效监督,弥补系统漏洞,使员工意识到实施违规的阻碍因素很多、很困难,形成不违规的知觉行为控制。
(5)尽量选拔高水平风险知觉和低风险容忍的人员作为维修人员。
(6)分配工作任务时,考虑运行人员的运行能力,认真对待工作压力带给人员的负面影响,不长期增加额外的工作压力和生产配额。
(7)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合理配置维修资源,倡导健康的安全文化,提高个人和组织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参考文献】
[1]杨家忠,张侃.航空维修差错分析及其管理.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2):46-49.
[2]段文婷,江光荣.计划行为理论评述.心理科学进展,2008,16(2):315-320.
[3]陈芳,刘凯凯,李苗.基于改进型计划行为理论的机务维修人员违章行为研究.安全与环境工程,2016,23(2):147-152.
[4]王永刚,杨传秀.基于SEM的机务维修人员故意违章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安全与环境学报,2015,15(5):166-169.
[5]王永刚,杨洁.组织因素对民航维修人员安全行为的影响.安全与环境学报,2017,17(2):560-564.
[6]王永刚,李苗,刘凯凯.民航维修人员习惯性违章行为的SD建模研究.安全与环境学报,2017,17(1):204-209.
[7]郑双忠,陈宝智,刘艳军.复杂社会技术系统人因组织行为安全控制模型.东北大学学报,2001,22(3):288-290.
作者简介:苟立俊(1975.10—),女,汉族,四川德阳人,大学本科学历,目前是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航空维修工程师,主要从事航空器维修及管理工作。
凌云(1975.09—),男,汉族,河北高邑人,本科,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高级实验师,主要从事航空器维修实训教学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839824.htm